《周易》和毛泽东都认为制裁坏人是为了教育成好人
《周易》和毛泽东都认为制裁坏人是为了教育成好人
关于这个问题,《周易》在困卦九五爻辞中说:“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赤绂,祭服。徐,徐徐,慢中不断,有持久和逐渐之意。说,悦。
这大意是说,对罪犯采用削鼻砍足,还给他穿祭服参加祭祀造成困难,使他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去参加祭祀活动,这是坏事,但他为了能早日像正常人一样参加祭祀活动,他就会努力改正过错,逐渐得到喜悦,这是利用正常的祭祀活动教育罪犯的表现,说明制裁坏人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坏人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改造,再回到好人行列,并不是为了把坏人整死。
在对坏人教育的问题上,毛泽东说:“对于反动阶级和反动派的人们,在他们的政权被推翻以后,只要他们不造反,不破坏,不捣乱,也给土地,给工作,让他们活下去,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他们如果不愿意劳动,人民的国家就要强迫他们劳动。”(注)强迫的办法,在农村,如对地富反坏右这五种类型人所实行的管制政策就是一例。对这些人,在平时不但只许他们规规矩炬,不准他们乱说乱动,而且强迫他们在劳动中接受改造。在未改造好之前,就不准他们和人民一样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只有改造好之后,成了新人,才准他们参加。这实际是把古人不准坏人参加祭祀活动,只有改造成好人之后才可以参加的道理基本是一样的。只是时代不同,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不同罢了。而且五类分子得到改造之后,他本人喜悦,大家也为他喜悦。
以上所举,说明在对坏人的制裁上,不论是《周易》还是毛泽东,都是为了把坏人改造好,而不是把坏人整死。说明制裁坏人只是对坏人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但对制裁的手段,古人使用酷刑,这一点,则是毛泽东坚决反对的。
注: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81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年9月北京第一版。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