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周易》和毛泽东都认为制裁坏人是为了教育成好人

火烧 2009-12-17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探讨《周易》与毛泽东对坏人教育的共同理念,强调制裁坏人是为了教育和改造他们成为好人,而非惩罚致死。通过古代祭祀与现代管制政策对比,体现教育手段的演变与核心目的。

《周易》和毛泽东都认为制裁坏人是为了教育成好人  

关于这个问题,《周易》在困卦九五爻辞中说:“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赤绂,祭服。徐,徐徐,慢中不断,有持久和逐渐之意。说,悦。  

这大意是说,对罪犯采用削鼻砍足,还给他穿祭服参加祭祀造成困难,使他不能和正常人一样去参加祭祀活动,这是坏事,但他为了能早日像正常人一样参加祭祀活动,他就会努力改正过错,逐渐得到喜悦,这是利用正常的祭祀活动教育罪犯的表现,说明制裁坏人的目的,正是为了使坏人从中受到教育,得到改造,再回到好人行列,并不是为了把坏人整死。  

在对坏人教育的问题上,毛泽东说:“对于反动阶级和反动派的人们,在他们的政权被推翻以后,只要他们不造反,不破坏,不捣乱,也给土地,给工作,让他们活下去,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成为新人。他们如果不愿意劳动,人民的国家就要强迫他们劳动。”(注)强迫的办法,在农村,如对地富反坏右这五种类型人所实行的管制政策就是一例。对这些人,在平时不但只许他们规规矩炬,不准他们乱说乱动,而且强迫他们在劳动中接受改造。在未改造好之前,就不准他们和人民一样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只有改造好之后,成了新人,才准他们参加。这实际是把古人不准坏人参加祭祀活动,只有改造成好人之后才可以参加的道理基本是一样的。只是时代不同,表现的形式和内容不同罢了。而且五类分子得到改造之后,他本人喜悦,大家也为他喜悦。  

以上所举,说明在对坏人的制裁上,不论是《周易》还是毛泽东,都是为了把坏人改造好,而不是把坏人整死。说明制裁坏人只是对坏人进行教育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但对制裁的手段,古人使用酷刑,这一点,则是毛泽东坚决反对的。  

 注: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81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60年9月北京第一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