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毛泽东关于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观点
《周易》和毛泽东关于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观点
《周易》在鼎卦初六爻辞中说:“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实用六十四卦》注析时认为这大意是说:“鼎失去一足而倾跌,这虽然是坏事”,却可“顺势把鼎中秽浊之物倒出,使大家得利。就像妻子无子,取妾得子一样,从而弥补了无子这个不足,因此是无咎的。”
再如,《周易》在渐卦中的上九爻辞中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这大意又是说,鸿本为水鸟,现在要逐渐来在陆地上生活,然而,改变这种生活环境谈何容易?鸿在克服困难中,使美丽的羽毛都脱落了。这羽毛脱落虽然是坏事,但若能把这羽毛利用起来,作为装饰仪仗之用,这就把不利因素变成了有利因素,从而取得了吉祥的后果。
以上所举两例,那是指怎样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的一些具体思路和做法。关于这个问题,在毛泽东著作中,体现的就更为突出,如毛泽东在抗大制定教育方针时,把 “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注1)当作其中的最主要内容之一,目的就是要造就一批能够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指导下,成为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人才。
毛泽东一生中最伟大业绩的取得,就是在敌强我弱的严重局势下,能够采取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而且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具体做法。如毛泽东曾这样概括说:“我们三年来从斗争中所获得的战术,真是和古今中外的战术都不同。……我们的战术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固定区域的割据,用波浪式的推进政策。强敌跟踪,用盘旋式的打圈子的政策。’‘很短的时间,很好的方法,发动很大的群众。’‘这种战术正如打网,要随时打开,又要随时收拢。打开以争取群众,收拢以应付敌人’。”(注2)毛泽东就是通过这些办法,当自己在战略上处于“以一当十’的不利因素的条件下,就要在战术上,即在大小不同的战役上、战斗上,都变成“以十当一”(注3)的有利因素,从而战胜了强敌。在这方面,毛泽东的论述是很多的,如对十大军事原则的制定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总之,通过以上所说,可以看出,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这一思想上,《周易》中是通过具体事例反映出来的,而在毛泽东著作中,却从理论到具体实践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略战术的思想体系,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制定出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工作原则,从而保证了革命在劣势下的不断胜利。
注:
(1)《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l 9 39年5月26日)第3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2)《毛泽东选集》第一巷,第107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
(3)《毛择东选第》第一卷,第220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 9 5 2年 7月北京第二版。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