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读张宏良《能不能我们自己的孩子也穿上一双棉鞋!》有感

火烧 2009-12-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反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指出其导致社会道德沦丧,强调人的精神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 

   这是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第一章,原题为《关于过去工作的基本总结》。(一九四二年十二月)
    现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是发展了,美元也多了,可保障谁了?供给谁了?
    毛主席啊!毛主席!您老人家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后面的房子出来吧!看看吧!

     1978年12月18日,即将迎来冬至的北京异常寒冷,此时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帝国的大门,中国再次站到了历史拐点上。改革开放,这是刚走出"浩劫"不久的XXX做出的抉择。从此,中国的思想开始波澜壮阔的解放,中国的经济开始奇迹般的腾飞,这是中国命运的大转折。1978年因此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元年,在其后的30年间,中国开始书写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历史,并日益深刻的影响着世界。

      终于,中美国出现了。

       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长久的治国理念是值得深思和拷问的。经济发展不等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文化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人的发展。长期把经济建设置于中心的地位,其结果必然导致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滞后,出现不协调甚至畸形的发展格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念容易使人们加重对“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庸俗化认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这个哲学观念本来是针对人的意识的起源讲的,属于生物哲学的范畴。如果把这个哲学观片面引用到人类社会发展中来,把“精神”置于“物质”的脚下,人就会成为物质或金钱的奴仆。当代中国社会物欲横流,人成了金钱的奴隶。金钱这只魔爪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不仅经济生活要受它的左右,政治生活也要受他的左右。党内的严重腐败与人格的物质化、金钱化大有联系。 
   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是人的精神的发展。追求物质是为了生存。但一般动物也能靠自己的劳动获得生存,何况人是高等动物,更何况现代人追求的物质不是一般动物猎取的自然物质,而是文化物质,即人们运用自己创造的文化精神再与自然界有机结合,创造出新的物质。人为什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道理就在这里。所以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发展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发展。一个不经过学习、教育、改造的人是自然人而不是文化人。人的一生学习、修养的目标是使自己成为一个文化人,包括道德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且应把这些文化运用于生活之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话证明人的发展和建设比经济发展和建设困难得多,需要的时间长得多。缺衣少食一年两年内可以解决,要把社会道德提升一个层面或许要十年八年,医治社会道德的沦丧就更加困难了。就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和精神观看,人不是纯粹的物质,也不是纯粹的精神。人是自然物质和文化精神相统一的活的生命有机体。搞经济建设,人这个生产力是前提,是决定的因素,且这个人应当是有道德有知识的人。没有这样的人,经济建设也搞不上去,即使一时上去了,又很快会垮下来。

毛主席说"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 体现了毛主席一生追求的为人民服务 的崇高境界。       

    毛主席怎么说,他们就不怎么做,张宏良《能不能我们自己的孩子也穿上一双棉鞋!》是一个实例,但确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实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