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一)农林水利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979)
一 农林水利篇
1949.11.8~11.18 水利部在北京召开全国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傅作义部长致开幕词并作会议总结报告。李葆华副部长作关于水利建设方针和任务的报告。
1950.6.30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了解放区土改运动。党明确规定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1950.7.27 湖南大通湖蓄洪垦殖工程完工,可蓄水22亿立方米。大大减少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洞庭湖沿岸的水灾。
1950.11.6 治淮委员会成立,曾山为主任。
1951.2.14~2.24 全国林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拟定了有关护林、封山育林、造林及森林合理采伐与合理利用问题的条例草案。
1951.7.10 淮河上游石漫滩水库完工,可蓄水4700万立方米,灌溉农田9万亩。
1952.1.5 山东省黄河入海处减凌分水工程完工。
1952.3.31 荆江分洪工程完工,分洪区蓄水量可达50~60亿立方米。
1952.9.13 陕西榆林至甘肃酒泉的防沙林带建成,造林129000多亩。
1953.7.9 政务院第185次会议通过《关于发动群众开展造林、育林、护林运动的指示》。
1953.8.2 河北省独流减河工程完工,完全减除了天津市和津浦铁路的洪水威胁。
1953.9.19 河南省境内引黄(河)济卫(河)工程完工,修筑渠道4945公里,可灌溉农田72万亩。
1954.1.14 新华社报道,全国有近半数的农户参加了农业互助组。
1954.1.28 政务院第204次会议通过《关于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的指示》。
1954.5.13 我国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库----北京市郊区永定河官厅水库竣工。蓄洪量22亿多立方米。
1954.10.14 武汉人民战胜长江特大洪水。
1954.11.6 安徽霍山佛子岭水库建成,看蓄洪水5亿立方米。灌溉农田70万亩。
1954.12.16 国务院发布《关于建设国营友谊农场的决定》。
1955.7.22 《人民日报》社论指出,1954年我国粮食产量达3390亿斤,平均每人560多斤。
1956.3.23 全国新修农田水利的五年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原计划在五年内扩大农田灌溉面积480万公顷,现已达到800万公顷。
1956.4.3 全国已完成造林面积610多万公顷。
1956.6.14 我国最大的产棉农场在新疆建成,面积42万多亩。
1957.4.23 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卫生部、文化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科普协会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农村中的科学普及工作。
1957.5.24 全国水土保持委员会成立。
1958.4.4 国务院第74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大规模造林的指示、国务院关于利用和收集我国野生植物原料的指示。
1958.5.25 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参加十三陵水库义务劳动。
1958.7.23 全国玉米杂交工作促进会召开。
1958.8.29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1958.10.21 全国土壤普查工作会议召开。
1958.12.9 黄河三门峡截流成功。可造成一个3500平方公里的水库,容水量647亿立方米,灌溉农田4000万亩。
1959.10.24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大规模兴修水利和积肥运动的指示。
1959.12.26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截流。
1960.1.1 黄河刘家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可形成水库面积100多平方公里,灌溉农田1500多万亩。
1960.2.24 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使宁夏地区形成一个面积1000万亩的黄河平原灌溉网和山区扬水灌溉网。
1961.3.17 珠江三角洲排灌电力网一期工程建成,受益农田250万亩以上。
1962.10.8 国务院发出保护和利用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
1963.3.28 全国农业科学技术会议召开。
1963.5.2 全国植物保护工作会议召开。
1964.5.27 全国植棉模范吴吉昌创造“棉花芽苗移栽法”。
1964 中共中央八届十一中全会发表关于“农业学大寨”的决议。
1966.3.20 全国家畜血吸虫病防治会议召开。
1968.3.1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科学工作者和各地的农业技术人员密切配合,经过六年的努力,使长期难以解决的马铃薯退化问题找到了解决途径。
1968.9.24 安徽省舒(城)、庐(江)干渠工程竣工放水。干渠全长80多公里,可灌溉农田92万亩。
1969.7.8 河南林县红旗渠工程历时九年建成,总干渠长104公里。红旗渠建成后,林县水浇地面积从不到10000亩扩大为600000亩。红旗渠工程之建成,创造了“人间奇迹”。
1969.9.23 江苏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可灌溉农田250多万亩。
1970.5.18 横贯豫、皖、苏三省的水利工程,开挖新汴河、治理沱河工程全部竣工。
1970.7.2 我国一条大型人工河----湖北汉北河竣工,全长110多公里,可灌溉农田100多万亩。
1972.5.16 新华社报道,去年南方水稻良种面积已占水稻总面积的80%左右;杂交高粱占高粱播种面积的20%;杂交玉米占玉米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小麦抗锈、抗倒伏、高产品种已在全国普遍推广。
1972.10.10 我国解放后大规模治理辽河,取得重大成就。辽河上游和支流共修建水库220座,修筑堤防4500公里,全流域共有电力排灌站920处,可灌溉农田1100多万亩。
1972.12.10 新华社报道,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可达4800亿斤。
1973.12.21 新华社报道,五年来全国已有8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974.2.23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初期工程建成。
1975.10.7 我国培育的多个水稻新品种,培育成功。
1977.10.23 新华社报道,危害我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之灾,已被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控制,我国已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蝗灾。
1978.1.4 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
1978.8.10 新华社报道,解放以来,我国农民综合治理江河和改造农田,使全国出现了70000多座大中型水库,兴修了近百条排洪排涝人工河,全国近一半的耕地得到了人工灌溉。
1978.12.26 新华社报道,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5900亿斤左右。
1979.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颁布。
1979.6.10 新华社报道,解放后全国农村共建成700多万个沼气池。
1979.9.25 新华社报道,三十多年来,我国建成了80000多座大中小型,5000多处万亩以上灌溉区,20000多眼机电井,6500万马力的机电排灌动力,使耕地的灌溉面积达到7亿亩,比1949年增加近两倍。
1979.9.26 全国已有拖拉机56万台,手扶拖拉机140万台,年产化肥近870万吨(按百分之百有效成分计算),全国办起了2500多个大中型国营农场。
1979.12.10 我国蚕茧总产量达420万担,生丝产量创历史最高记录,成为世界上产丝最多的国家。
1979.12.27 全国油料作物总产量1亿2000多万担。
1979.12.31 新华社报道,我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扩大到7600万亩,增产稻谷78亿斤。杂交水稻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1974年在生产上推广的一项重大科技成果。今年粮食生产又获丰收,全国粮食总产量6300多亿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