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内需是扩出来的吗?

火烧 2009-12-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扩内需’政策是否合理,分析其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冲突,结合百姓实际需求,质疑政策是否真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内需是扩出来的吗?  

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不少的看起来像回事,可是仔细琢磨又感觉不可思议的“新鲜”提法,近年来作为宏观经济基本方针之一的“扩内需”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扩内需”,顾名思义:扩是扩大,内是国内,需是人民群众之需。在这里有几点疑问:  

1、“扩内需”的提法与“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成为悖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判断现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人民群众的需求不是一般的旺盛,而是很旺盛的,焦点在于生产还落后,应该好好发展生产。所以,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不争论,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必须黑猫白猫,必须改革开放,必须必须打破一切束缚的因素,必须改革公有制经济,必须引进外资………亲爱的广大人民群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你们的需要啊!按照这个判断,扩内需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那么旺盛还需要扩吗?你只要好好发展生产就可以了。  

可是,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忽然之间,开始关注扩大内需问题了。一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家”,喋喋不休的议论:“投资、消费、出口,是三驾马车啊,现在国家投资很大,出口很好,但是经济还是有问题的,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国内储蓄率太高,老百姓不花钱,对了,老百姓真奇怪,你怎么不需求呢?不花钱干什么呢?这是个大问题,必须解决。”于是频频的向上献计献策,要扩大内需,2001年底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提出要扩大内需,其后一直在扩大内需上做文章,到了去年,更是把“扩内需”作为宏观经济指导方针和重要的“保8”措施来抓。不断提出,要拉动内需、扩大内需。既然人民群众的“内需”需要“拉”了、需要“扩”了,是不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满足了,不再日益增长了?如果是这样,是不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了呢?  

2、用我自己的身体思考“扩内需”  

作为一个普通百姓,我只想用自己的身体思考一下“扩内需”。首先表明,我不是想穷奢极欲,也不想甘于清贫,只是很普通很现实的想法。  

我用身子思考“内需”:首先是安放身子问题,想要一套面积不太大、设施还算过得去的房子(当然,大了更好啊),真的需要啊!没有这个,就娶不到老婆,不能成家立业,不能。。。其次是想穿得体面一点,最好衣着光鲜,能有几套名牌衣服更好,呵呵  

我用嘴巴思考“内需”:想吃得饱一些、更想吃得好一些,最好能够时常下馆子。。。。。  

我用胳膊思考“内需”:手指头上最好带上戒指,手腕上最好有名表。。。。  

我用腿思考“内需”:走路、骑车、开车,还是买汽车好啊!  

我用脚趾头思考“内需”:要穿鞋子,要穿袜子,普通的可以,名牌更好啊!  

。。。。。。。。。。  

我想来想去,我的内需很多、很旺盛而且日益增长,我的内需不需要拉动、不需要扩大。关键的关键,是我自己没有那么多的钱,无法满足自己的内需。  

推己及人,由个体到群体,由小见大,由表及里,理论的抽象,不难得出一个老百姓的切身体会:内需之不足仅是表象,民之不富、无力实现需求、不能满足需求乃是根本。 

3、用脑袋思考“扩内需”  

内需不足是表象,民之不富是实质。一是收入分配上的失控和错位。“先富”政策的实施,收入分配的失控和错位,造成了二元收入格局:贫富差距过大、贫富群体比例过于悬殊。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过低、过少,无力满足自己现实的好多需求、不能进一步增长自己的需求;极少数暴富阶层不会也不可能无止境的需求。时至今日,暴富阶层已成气候,既得利益群体能量非凡,调整分配收入政策,关注民生、富民、安民,即想为之、又难为之。二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极大偏差。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竟然长期坚持以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为主导,用所谓的极低的人工成本、优惠的资源环境为招牌招商引资、出口创汇,处于国际产业链的最低端,用无数的血汗工厂、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环境的高度污染,换回了两万多亿的绿纸片。时至今日,欲罢不能、欲停不能,不出口或者少出口血汗,数量庞大的血汗工厂就会关门,数量庞大的人群就会失业,所谓的鸡地屁“面子”就会下降,会产生很大的社会问题;继续下去,就会继续流血不止,会在未来引起更大的危机。三是既得利益群体把持、影响参政议政的话语权和政策的拟定权,造成多“与民以小惠”,多富富之策,而少富民之大政。面对资产型的高度通货膨胀和生活资料的通货膨胀,内需真的拉不动、扩不大。  

国之大政,肉食者谋焉。但是,事关自身,也忍不住妄自揣摩。  

要坚持以人民为本,实现社会的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转轨。中国是一艘巨大的航船,任何形式的急刹车、急转向都会是灾难性的,政策的调整真的需要渐进、缓和、逐步,但是不能以此为借口不做、不改,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调整、必须改正的危急关头。尤其是: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彻底扭转越私越好、越洋越好,积极探索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重新确立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建立、加强、完善收入分配政策,真正做到为民富民;改正出口导向型的宏观经济发展略,在现阶段实行以内为主、以外为辅的政策,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严厉打击损害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卖权行为、卖政行为、卖国行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