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俄两国有基本相同的历史命运和使命(修改稿)

火烧 2011-10-08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分析中俄两国相似的历史命运与共同使命,强调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批判西化改革带来的问题,呼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避免第三世界国家陷入西方社会罗网。

中、俄两国有基本相同的历史命运和使命(修改稿)  

   

傅晨光  

   

(一)  

   尽管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还是死而不僵。冷战结束以后,俄罗斯的西化派梦想国家实行了“西化”(政治上搞“民主选举”,经济上搞私有化),就会很快实现“富强民主”,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也是如此。但是,现今的事实人们已经看到,苏联解体了,国有经济基础被完全摧毁了,中国也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大多数国家承认中国已是“完全市场经济”国家),而现实并没有如当初所愿:中、俄以及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不过是向西方发达国家提供廉价原料、廉价劳动力和廉价商品的市场基地;即使你还实行一百次“改革”,北约仍然要东扩。

    面对现实,中、俄如再不清醒,国内政治经济大权和思想文化大权还是交由由西方培植起来并已羽翼丰满的的亲西方势力把持和主导,那么,不仅仅是中、俄两国,广大的第三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及其民众将永世为奴。

    我的基本观点是:尽管中、俄两国属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已恢复了东正教为国教),两国近代以来唯一正确的道路,就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如果两国还是继续沿着“冷战”结束以后形成的路线走,放弃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世界观,放弃社会主义道路,而走越来越民族化的道路(即走使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以邻为壑的道路),那么,用不了多久,不仅这两个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大国必将陷入西方早已编制好的社会罗网,其他第三世界国家也不能幸免和例外。

在这个多极化世界中,中、俄两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俄两国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  

中、俄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两国历史的共同点,不能将西方的制度作为自己的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是正确的道路。   

   

(二)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要从世界生产发展的历史说起。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是由属于什么“人种”和宗教信仰来决定的,而是由其国家和民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水平在世界中处于怎样的地位来决定的。  

    从世界生产发展阶段上分析,中、俄两国基本上处于相同或者相近的发展阶段。  

    俄罗斯的近代工业(大机器工业)的发展起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彼得大帝(1672-1725)改革时期。彼得大帝亲自微服到西欧荷兰、英国等国游历,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造船工业和管理经验,把这些引入到了落后的俄国,以后又渐渐引进了西方如法国、意大利等国银行的投资。整个18世纪,俄国经过了科学的学习、工业技术的掌握,到19世纪中期,在西欧部分,大机器工业已经大大发展起来了,全国的铁路建设与现代通信业,与西欧已不相上下。  

    但是,就是这样,俄国与西方工业发展还是落后了一到两个世纪。而且就国家整体而言,到十月革命时,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当俄国大工业发展的时期,西欧各主要国家如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等,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积累,工业资本已经在全球扩张并处于绝对的霸权地位(当然,是“不平衡”的),这样,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虽然有发展,也只能局限于国内,满足本国的生活需要,要想与西欧国家一样在全球发展,已经没有可能了(就是“世界领土被瓜分完毕”)。  

    中国比俄国又要落后一百余年。彼得大帝的改革时期,正是康熙皇帝当政时期。中国的近代工业发展是19世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准确地说是19世纪6、70年代“洋务运动”以后,主要走的是官僚买办的道路,仅仅只能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夹缝中发展一些与日用消费相关的工业,纯粹意义上的私人资本家自由发展的民族工业,也只是到20世纪初期才有了一点起色,参与世界竞争是根本谈不上的。  

    所以,中国比俄国的“工业社会”要晚将近一百年,而俄国比西欧的“工业社会”也要晚一百年。最重要的是,当俄国的近代工业发展开始的时候,西方各主要国家特别是英国、法国(但不包括后来的德国)已经完成了工业积累,工业资本已经在全球扩张。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上,不但是中国,即使是俄国要想继续走资本主义道路而实现“国富民强”而不做附庸,是不可能的。  

   

(三)  

    上文已经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在世界中的地位,归根结底是由其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不是由所谓的“人种”决定的,也不是由其意识形态决定的。拉丁美洲大部分居民是西方白人移民,主要来自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家,但是,这不仿碍拉丁美洲各国在社会发展阶段上属于“第三世界”,同样不能逃脱资源被掠夺、政治受控制、民族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相反地,日本属于亚洲国家,只是由于某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使日本在19世纪中后叶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并使其成为亚洲的一个资本主义的代表性国家。  

中、俄两国处于相同或相近的社会生产发展阶段,因此,具有基本相同的历史命运,如果也走资本主义道路,最终的结果只能做附庸,永远要忍受资源被掠夺干净、劳动力被剥削的可悲命运,最终甚至要成为资本主义的殉葬。  

所以,中俄应该坚决反对各自国内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奴才,广泛联系和依靠本国和世界各国的工人和农民,广泛联系广大的第三世界,以联合抗击资本主义,改变资本主义,领导和推动世界上一切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俄两个世界大国的使命!(2011.9.25)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