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资本家从政,梁稳根不是问题,“司令部”才是问题!

火烧 2011-10-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分析资本家从政问题,指出梁稳根并非核心,真正关键在于‘司令部’的意图。强调政治是群体行为,资本家身份更具利用价值,而非个人意志决定政治走向。

资本家从政,梁稳根不是问题,“司令部”才是问题!  

   

Yangguo

   

   

最近,有关梁稳根从政的争论,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一些人认为梁稳根人品不赖,从政未尝不可——总比找一个“心比煤黑”的家伙强吧!

另外一些人认为资本家进入中央,就会“国将不国”、“党将不党”。

   

但是,在我看来,梁稳根最终能不能进入中央,进去以后会产生什么后果,都不是梁稳根能够决定的,恐怕也不是我们左派爱国人士能够决定的。

   

关键是——“司令部”的意思。  

那些把梁稳根推上前台的人,究竟想要干什么?  

   

   

政治是一种“群体行为”  

   

   

政治斗争,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阶级斗争、同阶级内部的派系之争、以及少数的基于私人恩怨的报恩复仇行动。

   

也就是说,政治斗争最常见的形式就是——群体行为

   

政治理论的宣传、政治主张的推广、政治力量的成长、阶级专政的实现,都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能够实现的。任何政治派系的影响力,都远远不是派系花名册上的少数几个人,而是成千上万人。

   

参与政治斗争、身处政治漩涡中的人,几乎都要受到自己所在的阶级以及派系的影响。很少有人能够挣脱阶级和派系的利益,超然世外。至于坚持真理、甩开纠缠不休的几派人马,自建舞台、自搭布景、自弹自吹、自拉自唱的,更是非大智大勇不能为也!

   

   

梁稳根的价值何在  

   

   

梁稳根,在普通人眼中也许是个“首富”,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但是,在阶级力量面前、在政治团体面前,他不过是个小脚色。比他更加强有力的人物,数不胜数。

   

而他是不可能违背“推手”的意图、撇开其他人单干的。他没有这样的勇气。  

   

所以,梁稳根的角色,也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举足轻重”。他不过是个小角色,不过是“过河卒子”。卒子嘛,没有不行;但是,如果真的没有了(比如他突然横死街头),随时可以换一个。

   

所以,梁稳根是谁不重要,他自己的想法也不重要,甚至他是否支持“重庆模式”也更加不重要。

他的“首富”、“资本家”身份,才是最有利用价值的。  

   

   

政治,对于一些人是“高尚的事业”,对于另外一些人,则是“有力的工具”。  

   

梁稳根,有些人会把他当成朋友,会尊重他的主张;有些人则只会把他成傀儡,是可以随时抛弃的工具。  

   

具体被当做什么,梁稳根先生没有发言权。  

   

   

“推梁司令部”的图谋  

   

   

正如一些朋友分析的那样,梁稳根以资本家的身份挤进中央,既不符合党委选举的正常程序,也不符合共产主义信仰和党纲党章,如果左派爱国人士不发一言、装聋作哑,这是有悖天地良心的!

   

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把炮火都集中在梁稳根身上。我们要炮打“推梁司令部”!  

   

   

梁稳根不是自己主动要跳出来的,是有人推他出来的。这个幕后推手是谁?

   

目前,还没有证据说明“推梁司令部”究竟有些什么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但是,这件事情至少产生了两个效果:

1.       迷惑了一部分人民群众,特别是民族资本家们。让他们以为他们将来也会有机会参政,并通过一些有利于民族资本家的决议。  

2.       造成左派阵营争吵不休。如果有人再煽风点火,很可能造成左派阵营的分裂。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效果?

   

因为梁稳根不是一个恶毒的资本家,恰恰相反,他的背景还算是比较清白的。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梁稳根是靠疯狂压榨工人(半年跳楼十三个)、盗采国家稀土资源、搞房地产开发(经常强拆闹出人命)、组织黑社会团伙(例如文强)……发家致富的,那么还会有这样的争论吗?全国人民一定会唾沫横飞地漫骂,全国人民吐出的唾沫将会排山倒海般地淹没“推梁司令部”(水漫金山???)!

   

正是因为梁稳根相对清白的背景迷惑了一部分人,让他们看不到“推梁司令部”的存在,满足了他们潜意识中的“清官情结”。  

   

   

而真正的效果(假如梁稳根成功进入中央),这些人将会大失所望。

   

梁稳根不过是个傀儡,他是“推梁司令部”的传声筒,不能够有任何自己的主张!  

   

他有可能被动地成为“推梁司令部”的武器;甚至有可能品尝到生杀予夺的乐趣,从而主动去做一些可怕的事情。届时,他将会成为一柄“死亡之剑”,指向无产阶级、永不折断的“死亡之剑”!  

   

   

当今的最重要任务是“炮打推梁司令部”  

   

   

我严重怀疑,梁稳根参政,不过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其中一步!!

因此,所谓的“推梁司令部”,不过是“政改司令部”的下属分支机构!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被梁稳根吸引了注意力,我们应该“炮打司令部”

   

炮打哪个司令部?

当然应该是“政改司令部”

   

   

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梁稳根?  

   

   

梁稳根既然能够得到很多人的称赞,能够被选中塞进中央,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他的才干,也许真的可以有利于中国人民。

   

但是,在这次的事件中,梁稳根其实只是被利用的角色。该说什么,该做什么,都不是他能够决定的。

   

从政治原则来说,我不赞成梁稳根进入中央系统。但是,如果他真的被塞进去,我也只能祈祷“政改司令部”和“推梁司令部”不要欺人太甚。梁稳根是活人,不是工具,更不是奴隶,他不应该变成某些人予取予求的工具,甚至被当做抵挡人民怒火的挡箭牌。

   

   

如果有一天,人民重新当家作主,梁稳根先生也许仍然会有身居要职的机会(不过不应该在党委之类的地方),他也许不能被那时候的当政者称为“同志”,但是仍然可以被称为“朋友”。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只不过是“会说话的工具”

   

   

一则有趣的新闻——民族资本家对梁稳根的幻想  

(请仔细阅读红字部分)  

   

   

我认为新闻里的这句话很有价值:

   

事实上,对民营企业家做中央候补委员的动议“十七大就有了”,当时考察的是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  

   

   

在当今的中国,民族资本受到外国资本和中国官僚资本的双重打压,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中国的民族资本,有其不可忽视的缺陷。中国的民族资本家们,出于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家本能,在无力对抗强势集团的压迫的时候,就转而欺凌、压榨更加弱势的工人和农民。

   

我认为(这也是我父亲的观点):

在大敌当前(外国资本家),应该承认既有事实,让民营经济和国营经济联合起来,抵抗外国资本家的殖民地战略进攻。必须对民营经济和国营经济同等要求,包括各种外部政府和金融系统的政策支持,也包括内部员工的工资福利和劳动保护,国家的节假日制度等等。  

否则的话,依靠压迫剥削老百姓的民营经济,政府部门不予支持。

   

   

至于有些民族资本家以为梁稳根进入中央就代表着民族资本有救了,其实全是假象。  

   

那些推手推梁稳根,只不过是为了搞政改。那些人推梁稳根,根本不是为了挽救民族资本,是为了自己的目的。梁稳根不过是个挡箭牌,事情搞砸了就扔出来给群众泄愤。  

   

我想,我们不但应该让人民群众知道这一点,也应该让民族资本家们清醒过来。

   

   

政府欲解中小企业难题  

2011-10-05 07:35:25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北京) 有392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9)  

梁稳根获重用不能上纲上线看待。中小企业的问题很复杂,除了信用体系缺失,旧体制回归、国进民退倾向等须引起警惕,还必须打破目前权力配置资源严重的局面  

本刊记者/赵杰  文/祝小霖  

“越来越粗重的债务链,正像网一样缠绕着民营企业家的心,”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罗仲伟如是说。  

三天前,当罗仲伟从广东和浙江调研民营企业回来时,正值媒体热炒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即将从政的消息,这并没有吸引他太多注意,与吸收民营企业家从政相比,他更关注如何才能缓解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债务困境。  

“在民营企业家中间,消极无助的情绪正在蔓延”,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罗仲伟坦言现在谈中小企业“倒闭潮”并不客观,但不能对背后的潜在危机放松警惕。  

对倒闭潮的担忧在中央政府层面亦有所反应,9月22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作为中国首个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该规划提出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保持中小企业平衡较快增长。其中,中小企业户数年均增长8%,中小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8%。  

“成长规划”同样试图对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等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即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继续壮大中小企业板市场,积极发展创业板市场,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等。  

与相对远期的目标相比,罗仲伟更期望,如何强有力地落实规划,给民营企业真正所需的东西。  

莫高估“梁稳根”  

就在罗仲伟倾听浙江民企心声的同时,梁稳根正因即将 “高升”而为更多人关注。报道称,这位中国新首富刚刚接受了上级人事考察,从此或会跻身政坛高层。  

于是,“红顶首富”“民营企业家第一人”等词汇几乎一夜之间充斥报端,给人一种梁稳根来了,民营企业家从此有救了的感觉。  

“梁稳根从政一事一定不能上纲上线看待”,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很多人在不了解情况时随意评论,以炒作的心态看待此事。事实上,对民营企业家做中央候补委员的动议“十七大就有了”,当时考察的是红豆集团董事长周海江。  

保育钧认为,梁稳根从政之于社会“并非新闻”。民营企业的生存状态也不会因为一两个民营企业家从政就得以改变。  

罗仲伟同样认为应理性看待此事。“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是一两个人被重视就可以解决的”,他认为,和众多属于中小企业的民营企业不同,三一重工早已发展成为国内引人瞩目的企业,具备较强实力和影响力,不具有浙江、广东等地众多企业的共同特点。  

不过,他也认为,梁稳根从政并非毫无现实意义,可以看做是“对民营经济的一种鼓励和肯定姿态”。  

中国的商人从政,以清末著名徽商胡雪岩为典型代表,“红顶商人”一直被津津乐道,政商两栖的耀眼身份,会被认为是商人的成功典范。梁稳根于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前夕被考察一事成为舆论热点,便是这种理念支配的自然体现。  

除了梁稳根从政所显示出高层对民营经济的重视,罗仲伟认为,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中小企业的困境屡被提起,前述规划作为国家层面首次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出台专项规划,也体现了国家对中小企业作用的充分认可和强化。  

诚信严重缺失  

国家层面的重视并未使得民营企业家们感觉轻松,相反,诚信严重缺失成为企业家备感担忧的问题。罗仲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整体民营经济面并不太好,很多中小企业的动力不足,短期化、投机化心理明显,值得警惕。”  

在罗仲伟看来,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决策时运用潜规则,以至很多好的政策不能落到实处,还有一些政府朝令夕改,让企业无所适从;作为社会单元的一些机构、企业同样缺乏诚信,恶意拖欠现象严重;一些国有企业配套项目对民营企业退避三舍;企业员工频频跳槽。种种原因导致很多企业家对政策产生怀疑,对长远没有预期。  

另外,宏观政策在金融危机以来的不稳定,也使得不少企业选择保守经营甚至消极经营,不敢再扩大规模。罗仲伟说,去年因宏观政策调整出现一轮难得的增长周期,企业开始尝试扩大投资,但“没想到今年该举措突然刹车”,让许多毫无心理准备的企业一夜之间倒闭。  

这样的投资环境下,不少企业家茫然地问罗仲伟:“明年企业应该怎么做?”罗仲伟坦言自己同样无法判断,因为一切都变得太快。  

困境之下,诚信缺失的问题开始显现,9月20日,著名的“眼镜大王”、浙江信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福林负债失踪,在胡福林消失前后,还有8月27日出走的唐鹰服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胡绪儿,以及此前的浙江江南皮革法人代表黄鹤、温州铁通电器股东之一范乐乐等。  

“你们耕种的是奸恶,收割的是罪孽,吃的是谎言的果子”,这句西哲名言开始应验于此。  

在负债出逃人当中,不乏被媒体调查认为的个人豪赌等原因。但是,罗仲伟认为,问题的核心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严重缺失。以人才为例,接受座谈的企业均提出人才流失严重,他们甚至提出每年一线员工的流动高达100%,最保守估计也在80%左右,“其中不乏中高层主管”。  

由此,罗仲伟认为,除去一些企业本身缺乏诚信之外,企业员工的忠诚度不高暴露的同样是个人诚信问题。他坦言,诚信体系的构建要求虽迫切,但实属不易,任重道远。  

相伴而生的突出问题便是老生常谈的融资难等问题。“民营经济的各个行业遭遇的问题不尽相同,但是融资难则较为一致”,保育钧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一些企业倒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现象,但是目前的整体状况并不好,背后的情况很复杂,除了信用体系缺失,“旧体制回归、国进民退倾向严重,必须引起警惕”。  

针对中小企业的困境,“成长规划”除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之外,还提出继续清理涉及中小企业的各项收费,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等措施。但学界认为,在中小企业发展局促之际,仅靠几项收费政策的调整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保育钧认为,必须打破目前权力配置资源的严重局面,“政治体制改革如果不与经济同步,问题就无法解决”。  

警惕“倒闭潮”  

“接触到的制造业企业全都提到了恶性拖欠问题,反映恶性拖欠的时间越来越长、额度越来越大,企业均不敢再投资”,罗仲伟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由此,罗仲伟提出,虽然当前谈“倒闭潮”有些夸大其词,但是一旦因企业信用风险产生的危机蔓延,更为严重的后果可能是,企业债务支付拖欠环环扩展,蔓延、扩散至整个经济领域,从而彻底破坏企业间的信用基础,全面引发企业支付危机,继而在不断加重金融系统恶性债务负担的同时,引发银企之间债务关系的全面恶化,最终恶化金融危机。  

“在浙江调研过程中,大家认为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缓解,明年可能会出现真正的‘倒闭潮’”,罗仲伟提醒,如果融资难、信用危机等现状没有改观,“倒闭潮”将不再是“狼来了”口号,而会成为现实。  

同样身为中小企业的永正制衣(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正,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认为,由于民营经济不发达,京津地区的中小企业问题不明显,但是江浙和广东地区的中小企业则不然,“他们遇到的是综合性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当前的紧缩政策,“高利贷问题严重便与此有关”。  

罗仲伟认为,“在通过正常渠道融资不可得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不得不求助于地下金融的‘高利贷’,落入债务恶性循环陷阱而难以自拔。”  

“在造船、五金、电气机械、通用机械等涉及高配套环节的制造行业中,由于债务支付拖欠行为普遍存在且拖欠程度日益加深,企业间已经形成环环拖欠的恶性债务链。”罗仲伟说,严重的债务支付拖欠正在导致企业间的正常协作关系发生扭曲或异化,这些严重后果,都会在微观层面影响中长期经济运行的质量,影响转型升级战略目标的实现。  

由此,他认为,要解决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国家层面一些举措应得到持续的强有力落实。比如此前推出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人才政策等。此外,切实研究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和诚信危机问题,为中小企业创设下稳健、安全的发展环境,这才是当下最急迫的事情。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NN076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