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居里夫人》与科学的春天

火烧 2010-07-23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通过阅读《居里夫人》一书,反思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指出英语学习占用大量时间,影响本国历史地理学习,呼吁重视母语教育与文化根基。

星期天,觉得很无聊,找本书来看一看吧。高深的读不懂,就读点简单的。《居里夫人》,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安X著,2006.1。上学期为女儿买的,她一页也没看,我以前也没看过,那就看一看,为女儿作好带头作用。很快看完了。今天有点时间,来写个读后感。

首先简述一下从这本书里知道的居里夫人。

1815年,沙皇俄国统治了整个波兰,沙皇自封为波兰国王,波兰人民多次起义,都被残酷镇压,1863年的全国大起义又被镇压了。在沙皇俄国的白色恐怖之下,俄语被定为波兰的官方语言,教材及课堂用语均只能用俄语。1867年,玛尼雅(玛丽)出生于华沙,为家中第五个孩子,上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父亲为中学物理教师兼副督学,母亲为女子学校校长。几年后母亲因肺结核而失去工作,在家休养,一家人的生活开始困难起来。玛丽7岁左右时,父亲副督学的职位被解除,收入低了,生活更困难了,为维持家庭生活,他开始招收寄宿学生,提供食宿并为他们补课。9岁时,大姐因照看生病的寄宿学生而感染了急性伤寒后死去。11岁时,母亲也死了。14岁时,哥哥考入华沙大学。16岁时,高中毕业,成绩优异,无钱上大学,去乡下亲戚家住了一年。17岁时,去当家庭教师,每月寄钱支持姐姐在法国的留学。24岁时,姐姐毕业、结婚并与丈夫在巴黎开了一个诊所,到法国留学。1893年,26岁,获物理学学士学位,获奖学金。1894年,获数学学士学位。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成为居里夫人。1903年,36岁,获理学博士学位,与丈夫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04年,放弃镭提纯的专利。1906年,丈夫被马车撞死。191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14年一战爆发,参与战地医院工作,将第二次诺贝尔奖奖金买了法国战时公债,将仅有的一克镭捐献给了一家医疗机构。1918年战争结束,波兰获得独立。1934年,病逝于巴黎。

下面写几点感想。

亡国奴的语言。初中时学过都德的《最后一课》,印象很深。要长期奴役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是破坏、糟蹋这个民族的语言、文化、历史、英雄,让他们忘记自己姓什么。奴隶主们看来都喜欢用这个办法。普鲁士皇帝这样,沙皇这样,日本天皇当年也是这样教育咱们东北银的。再一看如今的中国,英语成了每个孩子必学的语言,有的从幼儿园就学起,有的从小学学起,初中则每周至少五节英语课,又要大量背单词,又要搞听力、语法、写作、作业、测验、考试等等,花的时间起码是汉语的三倍,因此很多初中生没有时间去学习本国的历史、地理等等,一些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这些非中考的科目通常只能考50多分。从语言上来看,如今的中国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半殖民地了——学生们必须花一半左右的时间学英语。

亡国奴的日子也不是那么糟。有点夸张,汉奸言论。但仔细对照一下,则也有一定道理。140多年前,五个孩子,母亲生病在家休养,仅靠父亲当中学教师兼学校副督学(估计约等于现在的中学副教导主任)的收入就能维持住全家的生活,与咱们现在相比,一点也不差嘛,现在有几个中国的中学教师能凭工资支撑这么大的一个家呢,还有看病呢,住房呢?现在中国教师的工资,据说已让很多国人羡慕了,因为很多国人,好几亿吧,工资更低。但玛丽家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和咱们现在有点类似。她爹没当副教导主任后,因孩子大了,妻子又生着病,只好补课赚钱。后来,也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其他孩子要上大学,那就自己打工挣学费吧。幸好留学费用好象也不是太贵,姐姐打工几年后挣了点钱,然后由妹妹继续打工供她上学,竟然完成了在巴黎的学业。看来当年打工的收入比现在咱们的收入要高。现在中国出去留学的大多数都靠父母出钱,很少听说有靠打工存够钱出去的。

出国热。当了亡国奴怎么办?没办法。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对平民的孩子来说,想改变命运,出国留学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到国外,有好的教育,好的前程,好的收入。玛丽她姐姐、姐夫就是榜样,她姐夫也是波兰人。1918年波兰独立后,她们好象都没有回国。从书中描写来看,她们都很爱自己的祖国,但法国已成她们的第二祖国。1918,列宁,苏联。本书没有写居里夫人怎么看1918年的这个事。或许要想知道答案,只有去找找书里提到的《居里夫人自传》,看有没有谈到这个事。那几年,很多中国人也出国了,但没多久又回来了,如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等,后来,他们与没出国的毛泽东一起改变了自己的国家,于是更多的人也回国了,如钱学森、邓稼先、李四光等等。看来那时的中国留学生们更爱国。改革开放后,更多的中国学生开始出国了,出国热迅速形成且越来越热,这次他们中的很多人一去不回,不知是几十万还是几百万,有关部门说这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绩,真不知那些人是什么样的猪逻辑。

知识产权。书后附有居里夫人名言录,其中之一是:“科学是不分国界、阶级、种族的,科学无祖国。它应该打破狭隘的局限,服务于全人类!”。科学应该服务于全人类,想法不错,但科学不分国界、阶级、种族则明显错了。居里夫人当年放弃了专利申请,但如今好象没有什么人会这样做了。科学是分国界的,每个国家、每个公司、每个人搞科学的唯一目的好象都是为了赚钱,于是有了知识产权,有了无数的专利,且每天以不知多少万件的数量在增长。科学无祖国也不对,资本无祖国才对,赚钱时无祖国才对。中国无数搞科学的人,正绞尽脑汁赚中国人的钱,正帮着美国人赚中国人的钱,正在赚全人类的钱,这或许也叫服务全人类吧。

科学的春天。我上小学时正赶上“科学的春天”,知道居里夫人这个名字就是那时。家里不贴毛主席像了,学校墙上则贴了爱迪生像、居里夫人像等,爱迪生像下写着“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之类,居里夫人像下不记得写着些什么了,不知是不是“科学无祖国”?那时的流行口号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多同学的数理化都学得很好,少数同学也确实走得很远。科学的春天来了,夏天和秋天好像也来了,但很多果实最后却被人摘走了。春夏秋过去了,冬天也就来了,到处白茫茫一片,几乎什么也没有,高科技产品、高品质产品、专利、利润等等几乎都是别人的,咱们就继续做世界工厂吧,孩子以后出不了国可在国内打工。

 2010-7-2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