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随城市化而来的老大难问题

火烧 2011-10-04 00:00:00 网友时评 1048
文章探讨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城乡差距、房地产暴富、法律体系争议及强拆现象,分析改革开放对社会结构的影响,突出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

随城市化而来的老大难问题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对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绩这样描述:“今天的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城市化率超过了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教育、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发生的变革,中国人民命运发生的变化,其广度和深度,在人类发展史上都十分罕见”。  

社论所讲的成绩,基本都是讲好的一面,而且是抽象的词语。张勤德,韩德强等学者,在非主流网站,有文章专门论述30年改革开放的成绩与问题的文章,大家可搜看。  

我讲点自己的看法。“城市化率超过了47%”。可这个城市化是如何化起来的呢?第一步是把人民公社的集体经济强迫化掉,使亿万农民进城打工,接着是扶助私人企业,把中小型国企改为私有制,少数人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千万富翁,当家做主的几千万工人下岗或转岗为打工仔。  

在国企和事业单位进行房改后,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经济,低价征购农民承包的国家土地,高价卖出,增加财政收入。强拆乃至暴力拆迁,被拆迁者后来觉醒,纷纷用《宪法》或者毛主席在八大二中全会上,批评河南省的官僚主义强拆农民的家修建机场,支持农民打官僚主义的扁担的话(详见《毛泽东选集》第五卷P.325)维权。  

最近,媒体报道长春市因暴力强拆死2人,市长道歉。涉及到利益时,温总理的不许强拆的话,有人照样不听。房价是,总理说了不算,经理说了算。  

城市化使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有的人无住房,蜗居。租房者劳动所得的相当一部分付房租,生活压力很大。有的人房子住不完,出租,不劳而过上好生活。  

城市化使无城市户口的人子女得不到公平教育,穷人看不起病,家家户户装上钢铁防盗门窗,但却防不了入室盗窃乃至杀人。在推进城市化中,一小撮房地产商及与房地产商有关联的人很快暴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非主流网站,不少学者认为,现行的许多法律法规,都是留美精英制定的资产阶级法律,是保护私有制私有财产,钱多权大的人说了算。  

贺卫方这个法律精英用法律论证共产党执政不合法。贺卫方之流说薄熙来在重庆“打黑”不合他们的法呢。康菲石油公司漏油污染渤海湾,我们的有关领导,为何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去制止公司扩大污染,要求他们,像美国政府要求英国石油公司污染墨西哥湾那样赔偿呢?  

现行的法律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共同富裕吗?能使人民当家作主,干部为人民服务吗?我看不可能。  

“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文化生活确实比过去丰富,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化却被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的大量糟粕的东西淹没了。我们出版了大量的西方资产阶级时期的书籍,书店摆满了讲孔孟儒学的书,可很少看到马列,毛主席著作,以及宣传像过去那样的有志青年,如董家耕,邢燕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奋斗。  

许多媒体宣传的多是一个人如何发财,过上了一般人过不上的生活。明星的个人私事,吃喝拉撒,结婚生子统统成了媒体的热门话题。那还管要你百姓关心钓鱼岛,南海的主权,购买的美国债务缩水等国家大事。  

前不久大庆市的裸体车模,河南的性文化节,网民批评之声激烈,却没看到有关部门的干涉,而洛阳人民唱红歌,却有人去捣乱,执法部门不去制止。平顶山市群众树立的毛主席塑像,却被推倒了。  

贾平凹的《废都》,被吹为好作品,一个高中生读此书后,成了强奸犯。李锐,辛子陵,茅于轼等人,出版了大量污蔑,抹黑,造谣毛主席和社会主义的文章和书,却被有的人视为该保护的专家,不给在主流媒体上发表批评文章。  

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的本质被文化的多样性叫嚷淹没。人民大众接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文化思想的权利被无声无息的剥夺了。没有经历毛泽东时代的青年的纯洁心灵,不知不觉,无声无息地被孔孟文化中的奴性,资产阶级文化中的腐朽以个人为中心,享乐至上等毒素吞噬。  

“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教育、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社论尽管用在医改,教改,房改描绘了如此美妙的词句,可掩盖不了人人知道的事实:教改,医改,房改,使穷人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无自己的住房。民间流传,医生由白衣天使蜕变成为了钱,吞吃病人的“白蛇”。老师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演变成赚学生钱的“眼镜蛇”。房改则是一小撮人发了大财,多数人成了房奴。北京人说:“上班在路上化一,二个小时很正常。”  

我与人讲毛泽东时代,我到哪个学校工作,就住在学校里。“预备铃响了,拿起课本去上课。”听的人说:“那当然好,可现在没有咯!”  

我与人们说起毛泽东时代,尽管物质是不如现在丰富,但有工作,有住房,看得起病,有公平教育,为了人民和国家利益,有信仰理想。他们说:“你说的如今都没了。我们只有命运,等待命运安排。”(2011年10月3日16:36初稿,20:32修改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