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努力发展世界华文文学

火烧 2010-07-1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6
文章围绕推动世界华文文学发展,介绍旅美华人作家协会成立背景及华文文学创作方向,强调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展现华人新形象,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记得2004年春节,我们在美国旧金山和世界各地华侨华人一道,舞龙舞狮,举行春节大游行,热烈庆祝我们祖国的春节!那热闹壮观和万人空巷的场景,令人无比振奋!它将是带给世界各地人民如意吉祥,也表现我们中华民族春节文化走向世界!  

就在春节过后,我们就在旧金山华埠“万寿宫酒家”成立“旅美华人作家协会”,至今已有六年了。我们“作协”同仁们,对“作协”成立六年来的工作,作了前瞻与回顾。为了进一步推动我们金山华文文学,为发展和繁荣世界华文文学,我们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一)  

我们旧金山“旅美华人作家协会”于2004年2月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以文会友”,团结一切爱国华侨作家,互相切磋,共同提高,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华文文学,加强中美文化交流,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因此,我们作协一成立,即向美国政府注册,并创办作协机关刊物《金山文艺》。我们是一支在金山文坛崛起的文学新军,是老中青结合的队伍,当中有在文坛驰骋几十年的著名作家和评论家;也有的是蜚声文坛的大学教授、学者和专家;还有的是近年来在金山文坛崛起的勤奋创作的、并出版过多部作品的中青年作家。他们是一支颇有创作实力的文学新军。  

我们作协一成立,首先就发动会员进行华文文学创作。我们的华文文学创作就是根据当前21世纪美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情况,即我们华人已在美国参政议政,融入主流社会当家作主了的现实生活,进行创作的。因此,要求我们要打破过去华文文学是反映华侨低层社会生活的传统旧思想旧观念,我们不能再写华侨华人的低层生活了,而是要提高我们华文文学的品位。因此,要求我们作家要树立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思维方法,运用新的表现手法,反映我们华文文学的主人公——华侨华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当家作主,在主流社会里风云际会的生活面貌。  

我们的华文作家,就是要随着美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变化,改变观念,进行创作。我们要以全新的思维,创作我们全新的北美华文文学,塑造全新的华文文学的英雄形象。  

我们作协成立后,会员们就创作了一批新的华文文学作品。主要有:——  

副会长老南(黄英晃)创了一首近百行的长诗《世纪宝鼎》。  

作者满怀激情地讴歌了这座座落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广场上的高大雄伟的中国青铜宝鼎。这座重达 一千五百公斤 的青铜宝鼎,三足鼎立,雄伟壮观,制作精美。在这宝鼎上面突显着五十六条正欲腾空而起的青龙。这是代表着伟大的中华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团结、奋进、腾飞的伟大形象。它代表东方一个具有十三亿人口的文明古国,它具有悠久和辉煌的历史文化。这些青龙,这般真实,如此生动!它展示在联合国广场上,吸引着全世界人民的目光!  

诗人在诗中写道:“它在默默期许,深深祝愿——让世界不断走向进步、(和平)与繁荣!”  

我们的副会长施业荣的报告文学《怀念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是写女作家张纯如,为了揭发日军侵华期间,在南京实行大屠杀所犯下种种罪行,作者张纯如为了写好这部书,她便返回祖国南京,实地采访,克服各种困难,终于将《南京大屠杀》—书写出来并出版了,它向全世界人民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作家梁伟阳的报告文学《记—中同学曾喆烈士》。文章的主人公曾喆是广州市一中学生,美国九·一一世贸大厦受恐怖袭击时,曾喆同学勇敢冲入现场抢救伤员,他不幸光荣殉职,被追认为九·一一美国英雄。他是我们华侨华人的表率,他的英雄事迹,使广大读者受到教育。  

副会长穗青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金山有约》(六十一万字,上下集),是描写华侨钟国仁移民美国,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拼搏,开创自己事业,成为金融界巨子——大发银行董事长,他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当家作主了。同时小说也写到八十年代华人在美国拼博,以及留学生的生活等等。作品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幅北美华人生活的图画。这是一部让读者耳目一新的华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当家作主的全新的华文文学作品,受到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好评。  

从上面所列举几部作品的主人公,如“世纪宝鼎”的伟大形象;创作《南京大屠杀》一书的女作家张纯如;九·一一美国英雄曾喆;以及长篇小说《金山有约》的主人公大发银行董事长钟国仁等,这些作品的华人新形象,是过去北美华文文学作品中,从来没见过的,而是我们作协成立后,我们的作家,根据当前美国社会政治生活情况,以新的思维,新的创作方法创作出来的。它们真实地反映我们华侨华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当家作主的生活面貌。这些华文文学作品,给金山文坛带来新的气息,新的风貌,大大地提高我们华文文学作品的品位。从此,我们的华文文学在北美不再是什么漂泊文学,边缘文学了。  

北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看到这些真实反映我们华人华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当家作主的华文文学作品,十分赞尝,称它们是开在金山文坛上的文学鲜花!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北京举办“中华颂”全国文学、书画、摄影作品大赛。北京组委会特邀请旧金山“旅美华人作家协会”推荐本地优秀作品参加大赛。我们作协联系湾区作家积极响应参加。在前面讲到的老南的《世纪宝鼎》、施业荣的《怀念华裔女作家张纯如》、梁伟阳的《记一中同学曾喆烈士》,还有计安的《从血泊爬出来的日子》,以及陈雪丹、吕红、王性初等的诗歌和散文,都荣获得北京“中华颂”文学大奖。特别是荣获“中华颂”长篇小说大奖的只有四部长篇小说,我们旧金山作家协会获得两部大奖,一部是穗青的《金山有约》,另一部是马浪萍和贺朗合著的《蔡廷锴上海大血战》。  

我们作协和湾区的作家,参加北京“中华颂”作品大赛,都分别获得长篇小说、散文、诗歌,书画、篆刻、摄影等多项大奖,满载而归。他们都被授予“优秀艺术家”、“优秀中华文学家”等光荣称号。他们有的被选入“中华文学家大辞典”。  

(二)  

我们作协成立,在发动作家搞创作,同时也着手抓文学评论工作,以评论推动创作。  

我们作协首席顾问计安先生,是资深的老作家,是旧金山星岛日报著名的专栏作家,他是我们作协评论工作的领军人物,由他和陈雪丹、司马羊等组成的文学评论队伍,参加星岛日报、世界日报、侨报等评论专栏撰稿。计安等针对国际政坛发生的事情,进行评论。他们站在国际时空的高度上,审视局势,从而以精辟的见解,凌厉的文笔,写出一批在政坛上颇有影响、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评论文章,例如计安的《谁主沉浮?》、《阿扁公投没必要》、《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以及批判“台独”教父李登辉,揭发其人阴阳恶毒,欺骗台湾人民的可耻行为的《“台独教父”反水?》等。  

司马羊针对诺贝尔文学评委马悦然,他公开说什么写中国的俳句(诗歌)很好玩,很容易,他三天就写了一百多首。他说用中文写出的俳句,就是中国文学了,而且是中国文学的财富了,云云。这位老外显然对中国古诗词的无知。针对这些有辱于中国文学的错误谬论,司马羊当即在《星岛日报》“广场”发表了《从马悦然写俳句谈起》文章(两天连续刊载),对这位老外的谬论进行了批判,以维护中国文学的尊严!  

文学评论家陈雪丹经常发表批判台独的文章。有的在“侨报”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影响,星岛日报马上转载。他除了创作诗歌、小说外,经常在侨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等报刊发表较有影响的国际评论文章。  

自从“作协”成立后,在加强创作同时,也在加强文学评论,以评论推动创作。从而有计划地组织评论,因此,读者们就在报刊上经常看到以计安、陈雪丹、司马羊等为首的评论文章,使金山文坛更加活跃,更有生气。  

还有,为了帮助会员作家提高创作水平和写作技巧,于是我们加强对会员作品的评论,推动华文文学作品的创作繁荣。比如诗人、作家郑其贤,写了一部散文集《美国风情画》。我们对它进行分析评论,帮助作者提高写作技巧,从而使作品修改得更好出版。  

我们作协设立网站,由秘书长马浪萍负责,利用网站发表作者作品,大力培养文学青年。当他们的作品先在网上发表后,对作者进行辅导,帮助作者修改好作品后,就将作品介绍到作协刊物《金山文艺》发表。  

有文学青年“小草”(笔名)写了一篇散文,作品很有基础,我们对她进行了辅导,帮她将该作品修改好了,取名《咖啡馆景观》,后来该作品就在我们《金山文艺》发表了。从而使她走上文学道路。  

作协成立六年多来,我们虽然为发展旧金山华文文学做了一定工作,但很不够,与时代对我们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我们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为弘扬我们祖国伟大的中华文化,发展和繁荣华文文学,加强中美文化交流,要继续努力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三)  

加强学习。要发展和繁荣北美华文文学,对我们华文文学作家来说,还需要有一个认真对生活学习的任务,以充实和提高自己。这个学习包括向美国社会生活学习,向华侨华人生活学习,向华侨移民历史学习,向北美华文文学史学习,等等。因为,我们的华文作家们,大都是近年来移民美国的,他们对我们祖先华人移民来美国的苦难生活不够熟悉,对北美华文文学史不够了解。他们只是在书本上知道一些华人的移民生活情况,缺乏实际的生活感受。因此有些北美华文文学作品,反映华人们的生活,大都缺乏生活感情,作品反映的生活是苍白的,不能真实地反映华侨华人的实际生活,不能感动读者。尤其是描写爱情的作品,更缺乏华侨生活的特色和思想感情,缺乏地方特色和时代色彩,说它是在北京谈爱的或在巴黎谈爱的都可以。……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作品缺乏生活特色和真实思想感受的缘故。我想,如果你要写过去华工移民的苦难生活,你能乘船到“天使岛”去看看,因为“天使岛”是“华人血泪的一面镜子”。你去了“天使岛”后得到实际生活的感受,你回来写华工移民的苦难生活,你的思想感情就不一样了,下笔如有神了。  

我们记得,2004年2月,我们作协在华埠“万寿宫”成立时,我们作协首席顾问计安先生,在大会致祝贺词:《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该贺词后来在星岛日报2月29日发表了)。这祝贺词对我们作协同仁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计安顾问在贺词中说:“中华文化随着华人全球性的徒居而传播,而蔓延,而移植,而发展,而开花结果,而繁荣茂盛,一代代华人文化园丁们的殷勤耕耘和浇灌,终于在北美这块美好的多元化的文化领域里,开拓了这片属于中华文化的沃土,绽开了无比美丽的文学花朵!今天在我们祝贺“旅美华人作家协会”成立的时候,我们除了庆贺和赞扬我们在座的许多作家们的辉煌成就外,我们也同时要回顾和纪念那些在北美为开拓这片原本是一片原始荒原和处女地的中华文化的先驱们与先行者,是他们创造了新华人文学的发韧,让我们华人文学从漂泊文学、边缘文学走向反映新华人新形象的新移民文学,因为原先的以乡愁悲情、飘泊无奈为主题的边缘文学,是无法承载崛起中的新华人的各种诉求的。上述新文学的主旋律和新形象都是对飘泊主题的突破,更由于华人作家们大都能在熟悉掌握中华文化的同时,潇洒地融入了西方文明的健康因子,所以他们之中很快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新作家,这是我们感到十分自豪的事。有了这么多的海外新华人作家,当然就应该有相应的华人作家协会来为他们服务,这就是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所以以贺朗先生为首组成的“旅美华人作家协会”的成立,是一件值得我们旅美华人都来庆贺的大事。……最后,我谨以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文化中对我们作家、思想家的一则格言与我们协会的同仁和我们尊敬的作家们共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徃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计安先生的贺词,给我们作协全体同仁,极大的鼓励。  

我们就是按照计安先生的鼓励和指导,向那些在北美为开拓这片原始荒原和处女地的中华文化的先驱与先行者学习和致敬,是他们创造了新华人文学的发韧,让我们华人文学从漂泊文学、边缘文学走向反映新华人形象的新移民文学。直到今天我们华文文学随着作品的主人公而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了。  

美国是个移民的社会,仅二百多年来,文化底子很薄。我们华人移民美国,文化底子更薄。据有关历史记载:上世纪20年代末,中国留学生吴景超用英文写了一部反映唐人街华人生活的文学作品。这就是北美华文文学史的起源。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林语堂大师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唐人街》(在台湾出版),该小说写广东华侨移民来美,开洗衣店谋生的故事,它反映了华人移民来美的低层生活。这是我们北美华文文学史重要的一部著作,它为我们后来华文作家进行创作华文文学起到示范和学习作用。  

直到1979年8月,台湾作家涂翔宇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移山记》(22章),从8月8日起,在《世界日报》连载发表,直到该年底连载完毕。该长篇是描写当年中国华工建筑第一条横贯美国东西的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英雄事迹的故事。作者文笔隽美,事迹动人,华工英雄形象突出鲜明。当该作品在《世界日报》发表后,轰动了北美整个文坛,广大读者为中国华工帮助美国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而喝彩!从而提高了北美华文文学的地位。在美国旧金山定居的老作家谢冰莹女士对该长篇作了高度的评价。她写了对《移山记》的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等分析文章。(这篇文章,收入她的《作家与作品》一书中,)她的文章充满激情,帮助中外广大读者认识到中国华工的伟大。谢冰莹说:“我们华工修成这铁路,为美国作出巨大的贡献。他们个人未能青史留名,但他们留下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  

《移山记》长篇报告文学,在北美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值得我们华文文学作家认真学习的。  

总的来说,我们要研究和创作北美华文文学,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和了解北美华文文学史,及其整个华文文学发展的历程,它是怎样从漂泊文学、边缘文学发展到新移民文学的。直到今天,随着祖国的强大,成为我们华侨华人的坚强后盾。我们华侨华人参政议政,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当家作主了。我们的华文文学也就随着作品的主人公融入主流社会,华文文学的地位也就大大提高了。  

我们只要了解华文文学的过去,才能真正认识华文文学的今天。从而,我们才能正确地创作出真正反映今天我们华侨华人当家作主的新的华文文学来。  

   

2010春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