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经济
鄂尔多斯经济
-----------
作者: 香港东方日报
聂世达
7-15-2010 《东方日报》
中国计划大力开发新疆和西部,相关概念股连日炒起,新疆和内蒙拥有丰富资源,由鄂尔多斯的致富经验,投资者自然寄望甚殷。 说起鄂尔多斯,香港人或许认识不深,但在刚公布的《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中,该市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城市,人均境内生产总值(GDP)由○六年的6,645美元飙升至19,666美元,已超越了香港! 这全拜黑金(煤炭)经济所赐。"
近年煤炭价格飙升,中国最富裕城市已非上海或北京。 这年来,鄂市频频见报,拉上关系的有神华(01088)、福山(00639)和蒙牛(02319)等本港上市公司,反映的是当地经济「一黑」(煤炭)、「一白」(羊和奶),较多报道的关于该市惊人的GDP、豪奢、生态大灾难。
煤炭丰富 俨如中国杜拜
煤炭产业占鄂尔多斯GDP比重已高达36%,当地占全国煤炭储量的六分之一,天然气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稀土储量达65亿吨。 名贵越野车数量较的士还要多,城镇居民每百户就拥有37辆汽车;当地蒙族青少年可享有19年免费教育……
鄂尔多斯,有人称她为「北方香港」,贴切的是形容她的繁华度,但她更似「中国杜拜」,靠资源业建起繁华梦。 杜拜用油元在沙漠上建起绿洲,鄂市则用煤元在草原上建起一幢一幢的摩天大楼,与其他内地城市一样、近年房地产起飞,○四年就斥资50亿元人民币建起一座新城「康巴什」,现时只有2.6万人居住——得了个「鬼城」的外号,大部分楼房都已卖出去,但十室九空,「康巴什」已成房地产泡沫的代名词。
经济发展与生态维护往往不能并存,一个3,500亩的高尔夫球项目拟建在生态林之上,幸最后被中央叫停,但大片沙棘林被拔除,使沙尘暴吹袭到北京、远至香港和台湾,该市由「绿」变「黑」,使保育人士摇头叹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只存在于历史和想像之中。
拓多元产业 免侧重资源
不过,经济发展侧重于资源并非好现象,「荷兰病」指的是荷兰发现北海油田却导致其他行业凋零,假如煤矿掘光了,想再养草放牧已不行。 香港靠金融业,澳门靠赌博业,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总非上策,所以澳洲亦要征收资源暴利税以补贴其他行业,鄂尔多斯也致力发展汽车等其他产业,中国开发新疆和内蒙,在以资源作开路先锋之后,亦宜均衡发展,将资源税所得用于开拓其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