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车市该降温了

火烧 2010-07-16 00:00:00 网友时评 1033
文章指出车市过热导致城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严重,人行道和自行车道被占,威胁行人安全。强调需控制汽车增长,改善城市空间,保护环境,呼应全球变暖警告。

车市该降温了  

小五  

   

当我们“温饱”之后,缺少的东西似乎还很多:更多的钱、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环境、洁净的水源……  

钱可以挣,房子车子可以买;至于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环境,洁净的水源等等,通过努力,都可以得到。那么,我们最缺的是什么呢?是空间,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你多用一点被别人就会少一点。汽车多了,以至任何城市修路考虑的都是汽车。车道宽了,人行道当然就窄了,把自行车挤得几乎无路可走,盲道也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据《健康报》报道,现在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因素是汽车尾气,污染造成的后果谁不明白啊?不加限制的鼓励人们买车所造成的恶果难道还不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吗?  

在郑州,我没有走过一条畅通无阻的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甚至盲道也不例外。为什么?车多呗!大多数商店、饭店、机关单位、医院、学校门口都没有停车(汽车)场,汽车只能占人行道或者干脆就在马路边上停放。家属院里高楼林立,停满了汽车,出点意外,消防车和救护车都开不进来!同时,汽车的尾气和噪音,特别是夜里失控的汽车报警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行人和骑自行车的多是老人、小孩子、中小学生和普通劳动人民,他们本来就是弱势群体,更需要社会关爱。可我天天看到的是:行人走人行道时,常常被乱停乱放的汽车档住去路,被逼下人行道上了快车道,与飞驰的汽车争道而行,多危险啊。  

最让人揪心的是骑单车上学的孩子,他们呼吸着汽车尾气在高速行驶的车流里穿行,险象环生,因为现在根本就没有自行车道了!  

英国气候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7年拯救地球》一书中警告:“从现在到2015年,人类还剩下7年时间拯救地球。”麦克古尔警告说:“未来7年里,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必须达到稳定状态,否则地球将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包括战争、瘟疫、饥荒、干旱、洪水、飓风等在内的各种灾难将轮番席卷地球。”无独有偶,在比尔·麦克古尔推出新书的同时,联合国政府兼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主席帕乔里向欧盟发出同样的警告,他希望欧盟能够带领世界对抗全球变暖。“人类必须好好利用从现在起的7年时间,积极作为,确保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高于安全程度,否则将形成难以预期的恶性循环。”这些论述和麦克古尔的观点不谋而合。(见《人民政协报》 2009-04-09 日 09版)  

近来,郑州的各大报纸上老说交通拥堵的事,大家也纷纷献计献策,想了不少办法,出了好多主意:错时上下班、修立交桥、单行道……  

我觉得如果不从源头治理,所有的措施都不能治本。城市交通拥堵是世界范围内共同面对的难题,实践早已证明靠增加城市道路供给无法解决这个难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限制小汽车的增长,着重在舒适性和便捷性方面增强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逐步增加地铁、常规公交、快速公交的出行比重。对于短途出行,则提倡使用自行车、电动车等慢行工具,不鼓励个人买车。对使用私家车者征重税——谁污染谁治理嘛。这样交通拥堵才能得到逐步缓解。  

我老想啊,交通拥堵的根源是什么,难道当,局真的不明白吗?一边加大力度鼓励大家买车,一边又把买车的门槛降那么低,你看,这几年生活必需品,比如粮食、水、电、天然气、取暖、孩子入园,上学……哪一样不是看涨啊?只有汽车,价格越来越低。  

干什么都不要忘记中国有13亿人口,把中国搞成一个汽车社会,与国情不符,据《大河报》(2010. 7.13 C 03版)报道,郑州市预计今年机动车总数将达到168万辆。有关资料表明,2009年一年郑州市新增机动车17.3万辆,大大超过2008年新增11.7万辆的数字。  

按照郑州市目前车辆的增幅,预计今年新入户机动车将突破15万辆,这些新入户车辆如果首尾相连停放,将达到670多公里,比郑州至北京的距离还长!(见 2010年4月1日 大河文摘报 08版)  

新车不断上路,可道路是有限的,2009年,中国以1300多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  

首先,土地制约。城市街道交通拥堵,不少街道、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都成了“停车场”。中国已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用于新建、扩建公路,其中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 5万公里 ,相当于美国的近60%,而节约用地的铁路总里程仅有8. 4万公里 ,相当于美国的1/3。这说明中国交通发展向汽车倾斜的程度超过了美国。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耗费土地资源的“汽车轮子上的国家”?  

其次,能源的制约。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超过50%的水平,按2020年预计13.4亿人口计算,中国将保有6.9亿辆汽车。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可能吗?即使普及电动汽车,这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我们向汽车社会迅跑的制约。  

还有,环境制约。汽车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6.9亿辆,就意味未来废弃排气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在日本,虽然汽车普及率很高,但东京等大城市公共交通十分发达,人们普遍利用公共交通上下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车族”倾向于少开车或不开车,尽量选择附近的商店进行购物,以致远离住宅区的大型商业设施的经营者惊呼“‘汽车社会’在日本消失了”。其实,汽车社会在日本并没有消失,只是人们增高了开车出门的门槛,降低了以拥有豪车显摆身份的兴趣。欧美日这些汽车社会“先行国家”的新动向,值得中国深思。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