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中国文化信仰浅谈之一----信仰流失与附会之风

火烧 2010-07-09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探讨中国文化信仰流失现象,指出当前对古典文献的解读多为断章取义与附会西学,偏离原始信仰。强调回归文化原点的重要性,并提及道家思想对中华文化信仰的继承与升华。

中国文化信仰浅谈之一  

----信仰流失与附会之风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一日

从一个远远的距离、可以看到全貌的距离,静静地观察现在的中国人是如何对待和解读我们的古典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只有少数的人能够放下一切的功利和成见,谦卑地回到遥远的记忆中去领悟先哲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穷究世界的真理;而太多的演讲与著述却是断章取义,附会西文的流行学说,以满足中国一部分人当下的虚荣,“证明”中国一部分人当下的选择,而不是向广大的人民群众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真义。在我看来,这正是中国文化信仰流失的表现。

所谓文化信仰,它是一种文化生命的灵魂,一种文化生命永恒的精神,一种文化无论如何发展变化都不能割断的那个最根本最彻底的原头,是这种文化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所能追溯的终极真理,是对这个真理的无条件的服从。如果一种文化在演变过程中失去了信仰,也即失去了解释文明的终极真理,那么,不论它看上去多么华美,也不论它在历史上如何地挣扎,最终都要枯萎凋谢。相反,如果一种文化在演进过程中始终坚守它的信仰,不论多少人反对或质疑,它总能保持常新的生命力。

我相信但没有足够的能力证明,人类文化有一个经过长期积累后突然开悟的起点,那个突然开悟所获得的对世界至简至朴至真的终极的认知,便是人类应该坚守的文化信仰。它是直觉的发现,不是理性的创造。它是人类一切创造的动力之源,又是人类一切创造所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法则。人类的一切历史创造都不能偏离它所指引的方向,否则那部分历史就不是真历史,就会重新回到原点再出发。我们人类的历史正接近于这样一个重新开始的节点。

传统文化研究的价值就在于准确无误地回到文化的最彻底的原头,以此作为文化的信仰,并且以这个文化信仰为唯一的标尺和指南,去检阅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切文化创造,去指引文化演进的正确方向。那么,今日人类所继承的传统文化是不是离弃了我们的文化始祖突然开悟的那个原点呢?答案近乎于肯定。

一是,世界上目前最强势的文化----基督教文化是经过几次改造的产物,它已经不知道自已与某个开悟的原头到底有没有关系。有学者将这种文化称为次生文化。从基督教文明所表现出来的内部矛盾和它带给人类前途的威胁来看,可以基本上认为它偏离了那个文化信仰的原点。世界上其它比较有规模的文化,如伊斯兰文化和佛教文化,都可以确定是次生文化。

二是,世界上唯一连结着最初那个开悟原点的文化----中华文化,也从二、三千年以前开始了偏离信仰原点的文化创作,到春秋战国达到高峰,历史上称那些个创作大师为诸子百家,称那种热闹场面叫百家争鸣或百花齐放。幸运的是,有一个被后世称为道家的学派,较好地继承和升华了中华文化的原始信仰。

现在世界上有一种动力推动着我们回望中华文明的漫长历史,企图从中找到人类的前途。这个大方向是对的,但是我们不能将回望的目光停在我们最“亲切”或最感兴趣的地方,而是应该一直追溯到最终的文化源头,看看他是否可以成为人类文明创造的统一法则。这个审视的过程不可用西方的标尺甚至不可用西方的方法,更要杜绝那种附会之风。

我们有理由假设,在历史的某个节点上,文化的变异,即标新立意的发展将历史引上了一条错误的轨道,而我们至今在这条错误的历史轨道上寻找未来的出路。不难理解,这是徒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论喜欢与否,先回到那个最初的原头上去冷静思索它可能引出的不同于现在的发展轨迹。如果我们找到了,就有可能使人类文明这列快车沿着真理指引的方向前进。

独立自主地找回并持续广泛地传播中国文化的终极信仰,这是当代乃至于今后几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真正使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