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毛泽东的斗争观
有人喜欢指责毛泽东的哲学为斗争哲学,其实这种指责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犬儒式的斗争呢?不能从哲学本源上彻底批倒,而是风言风语地丑化,通过语境,把毛式哲学的正确性和毛泽东本人割裂开来,把毛泽东描绘成为一个一味好斗的人,这样,指责者个个都成了活菩萨,而毛泽东和他的哲学就只能永远地臭下去了。可惜,这些指责者,他们谁也消灭不了斗争,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华民族竞争力的提高,乃至中国国家意志在国际上的伸张,不是老老实实提高中华民族内在的斗争能力,而是靠着他们儒家知识分子那点伎俩,靠着他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那点狂热和幻想,去领导人民修行匍匐的功力和长期体验卖儿卖女的艺术感行吗?即使是人民的创造力再高,国家因之而出现一点繁荣的局面,但是如果根基不牢靠,那是早早晚晚是要出问题的。大宋朝的历史教训对于国人来说并不是人人都忘记了,中国用什么样的哲学治国,就一定会得到什么样的命运,而用儒家思想治国,汉民族几千年来的苦难该是让人民受够了吧?靠着小资产阶级墙头草随风倒的特质和只能存在于一时的狂热性治国,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并不缺乏给人民带来灾难的教训。如今的社会,自由、民主、平等、协作已经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一个国家立国的基础,而如何真正地实现之?只有按毛泽东所给出的一套法则办,那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应当成为象我们这样的一个文化意识比较落后的国家向着现代化快速转型的政治路线、经济路线和组织路线,而独立自主,应当成为提高我国国力和民族竞争能力的不二法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则应成为保障我们国家和社会不断进步、国力不断提高的政策支柱。
毛泽东所留下的思想遗产是如此的伟大,可是有人对此却偏偏不屑一顾,而非要到孔子那里去寻找什么“人本思想”?这到底是民族灾难的前兆,还是民族福音的前兆?我相信历史终究会给出一个答案。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转型的时代,中国人终究是要做好历史倒退的准备的。不过,危言耸听的话我不准备多讲,本人在这里主要想讨论的,不是政治,而是哲学,还是让我们回到哲学的轨道上来吧。那么,我认为,毛泽东心法的第一大宗旨,就是斗争观。它由三大基石构成,第一是阶级斗争理论,第二是矛盾论,第三是实践论。阶级斗争理论做为一种斗争观很好理解,那么矛盾论呢?毛泽东说,矛盾就是斗争,所以把矛盾论理解为一种斗争的理论也是很容易讲通的,至于实践论,我把实践论理解为主观对客观的斗争,那么站在这个角度看,它仍然是一种斗争的理论。毛泽东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和革命家,他的工作对象与我们普通人根本不同,如果各位读者如果能注意到这点的话,那么把斗争观理解为毛泽东心法的宗旨,我想人们是应该能够接受的。
阶级斗争理论究竟是什么?现代已经很少有人能说清了。某也是个不读书的人,听说考茨基写过一个《阶级斗争论》,可惜没有看到过,毛泽东好象也没有写过有关阶级斗争的著作,所以,如何理解阶级斗争,就只能靠着自己的智慧了。
我以为阶级斗争理论本身并不是号召阶级斗争的,它只不过是阐明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规律,怎样认识和驾驭这个规律,那是使用者自己的事情。就好象人们从来只会谴责小偷,而很少会有人会谴责小偷所用的工具。
可惜,现在有些人一听到阶级斗争四个字就恨的要死,可是,这仍然阻止不了他们继续做激化阶级斗争的事。
那么阶级斗争理论真的如此可恨吗?不见得,只有地主阶级文人情怀的人才会有如此的思维,站在历史的角度看,与所有的治国学说相比,其实只有阶级斗争理论才是最慈悲、最仁义的治国学说。因为它是要解决斗争的,它告诉了人们社会的悲剧是怎样形成的,人民的苦难又是怎样发生的,它也告诉了人们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怎样才能避免人民苦难的出现,这与那些总是企图掩盖阶级斗争真相,专门只为统治阶级欺压人民服务的治国学说相比难道不是要仁慈上几百倍吗?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不敢于正视阶级斗争的政治家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子!而任何企图掩盖阶级斗争真相的理论和宗教都是人民的毒药和刑场。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的儒家学说难道不是这样的东西吗?现在的一些儒教弟子,一些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为了巩固他们的既得利益,居然又给孔子贴上了时代的标签,美化出了什么“人本思想”来,孔子真有这样的思想吗?中国自从有了孔教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人民的苦难真是多极了,也大极了,可是在这个过程中,孔子的人本思想什么时候发生过作用呢?它拯救过人民于苦难吗?没有,实际上照我看,它们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苦难,关于这一点我在《透过历史的迷雾看孔子和他的儒家》中已经有过详细的论述了,这里不再重复。那么,一个是直面社会的矛盾真相,一个是欺骗人民,为统治阶级剥削和压迫人民服务,直面矛盾的必然解决矛盾,最终也就缓和了阶级斗争,而欺骗人民掩盖矛盾的必然激化矛盾,最终也就刺激和激化了阶级斗争,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请问谁会给人民带来福音?谁又会加重人民的苦难呢?
孔教治理国家: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听起来蛮不错的,可是最后的结果呢?所带给人民的,只有一次又一次的苦难。而按照阶级斗争理论,治理国家的真正奥妙在于团结统治阶级,缓和与统治阶级的矛盾。这个理论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呀?试想如果历史上的每个汉民族政权的统治阶级内部能够团结,例如大宋,文官集团和武官集团不是那么对立,那么古代汉民族所建立的国家还能屡屡亡于外族的入侵吗?如果统治阶级能够主动的与被统治阶级缓和矛盾,那么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还能屡屡发生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吗?而如果没有以上事件的发生,那么古代中国人民的苦难还会有那么多吗?而如果今天的人们懂得了以上的道理,在治理国家时遵从这一规律,那么,国家还会出现大的动荡局面吗?而如果长期出现国家大治的局面,这难道不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带给人民的福音吗?现代的欧洲国家,人们享受着高福利,阶级矛盾十分缓和,这难道不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给人民带来的好处吗?
阶级斗争决定国运!
这是《矛盾论》的推理 ,也为人类历史上无数国家的兴亡存替所证明。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人类社会也同样是由矛盾组成的,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性质,也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这也即是说,是阶级斗争决定了国运。
阶级斗争决定国运,在中国有太多的利子,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存亡,都是由阶级斗争发展到的程度决定的,当统治阶级内部能够团结,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也能缓和的时候,国家就会出现大治的局面,如汉初、唐初的兴盛,而当统治阶级内部一团纷争,与被统治阶级水火不容的时候,国家便离灭亡不远了。中国历代王朝的灭亡都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比如秦朝。不过,我倒觉得秦朝的灭亡其实最不应该,因为它覆灭在了这个国家强盛的顶峰期刚过不久,国家积弊还没有到足以导致国家灭亡的时候。可是它终究还是灭亡了,为什么呢?因为它的统治阶级内部太不团结了,同时与人民之间也是水火不容。假设秦始皇死后,宦官集团与权臣集团并没有发生你死我活的斗争,李斯等权臣也没有被杀掉而能继续发挥作用,那么这个国家至于那么快就被灭掉吗?可惜,中国历代的统治者都不知道统治阶级内部团结对于国家命运的重要性,宋代皇帝赵匡胤总结历代王朝灭亡的原因,得出了什么宫闱之祸、外戚之祸、宦官之祸、潘镇之祸等等可致国家灭亡的结论,以为只要避免了以上错误,国家就能长盛不衰,可是,他的朝庭内文官集团与武官集团严重对立,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也并不是那么融洽,这样,当这两大矛盾一旦激化之时,他的江山还能够稳固吗?宋朝其实就是这样亡的。当然,从表面上看宋朝好象是被外族消灭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宋朝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财力和科技水平,是周边的国家什么辽、金、西夏等严重不能与之抗衡的,北宋光常备军就有九十多万,而且都是职业化军队,这么多的军队,如果不是文官集团长期压制了武官集团,使军队丧失了本来应该有的作战能力,那么就凭女真人那点力量,能把一个大宋消灭掉吗?从这个历史教训看,当统治阶级内部严重对立的时候,他们所管理下的国家机器也就必然成了内斗的牺牲品,正是由于这种内斗的长期存在,瓦解了国家的力量,才使国家走向灭亡的步伐加快了。
决定国家命运的阶级斗争中有两种情况应当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历史教训。一种是内部矛盾长期积集而导致的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尖锐化的对立冲突,如陈胜吴广起义;另一种是外在压力下尖锐化了的阶级对立冲突,如南宋赵构之对岳飞。统治阶级尤其是地主阶级有着一种天生的保守性,当它遇到强大的外来威胁时,会本能地对外谄媚讲和,对内残酷镇压。对外谄媚讲和是出于维护它既有的剥削人民的权力,但是对外谄媚讲和往往会受到人民的反对,在内外压力下它们往往会产生政权不保的心理,因此对人民的镇压就是极其坚定和残酷的,南宋故事正好反映这一点。有人评价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即为“对外讲和,誓死与人民为敌”,这刚好也符合这个阶级斗争律。而我们今天的社会,内部矛盾在一天天的加剧,外部还有个美国因素,美国事实上是中国那些向往资产阶级的人士的领导者,因此,今天的阶级斗争所带给政治家的压力,并不比古时候少。
除了直接的阶级对立,统治阶级内部各阶层各势力由于对统治方式的认识、见解不同以及利益方面的差异,会产生出许多矛盾,这就是所谓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认识、见解不同会产生派别斗争,利益不同则直接引发集团冲突。这些由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所产生的斗争同样地也会影响到国运。因为统治阶级在社会矛盾中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社会的性质及发展方向。因此,治理国家的根本奥妙就在于首先要分清谁是统治阶级,谁是被统治阶级,然后才谈得上团结统治阶级,缓和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阶级斗争是全方位的,它包含在道德、文化、思想、意识、经济、科技、军事等几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思想文化方面的斗争属于上层建筑,是意识形态领域内的阶级斗争,中国古代科技很发达,但是始终没被统治阶级重视过,这是统治阶级的特质决定的。在军事领域,近代世界大致出现过三种性质的军队,资产阶级的军队,无产阶级的军队和封建军阀的军队,不同的军队按不同阶级的思维进行编成、作战和训练,这是阶级斗争存在于军事领域的活生生事实。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哲学的阶级性。把握这一点很有意义,因为它能很好地帮助人们驾驭斗争。既然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有各自不同的哲学逻辑和思维特点,那么只要把握着了这一点,也就等于把握着了对手的命门。无疑,毛泽东是这方面的大师。当年毛泽东教育人民让日本人多占地才叫爱国,可是很多人到现在还不明白这个道理,因为这些人对斗争的奥妙一窍不通,根本不知道日本统治阶级的思维特点。日本统治阶级的思维特点是下层狂妄、上层无知,施政方式往往是下层推动上层。那么,不彻底地满足日本人的狂妄无知,他们能发动太平洋战争吗?既然我们在军事上暂时打不过,为什么还要把人拚光呢?不如暂时放过一马,让他们把兵力杀到南洋去,同时向着美国、苏联、中国、英国开战,难道日本不是正因为这样而走向灭亡的吗?在现代社会的国际政治斗争中,美国是个斗争式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老爱干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傻事,日本是个封建财阀式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他们的领导层总爱用封建时代的思维观察如今的世界,印度是种性制度下的资本主义,当然我们是个不知道什么性质的儒式国家,所有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大家各自一般的思维逻辑,如果谁抓住了阶级斗争论中产生的这个方法论,那么对于对手的特点,总能一抓一个准。
阶级斗争存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个阶级竞争的问题。阶级斗争的存在并不否定阶级竞争的存在,但是阶级竞争是次要矛盾,并不会直接对国家的命运产生影响。一般来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大致是稳定的,即统治阶级内部是基本稳定的,被统治阶级的内部同样也是基本稳定的,但是这并不否定两个阶级内部的个别分子通过阶级竞争而被竞争出局或者竞争出局,从而成为新的被统治阶级的一员或者统治阶级的一员。《红楼梦》中的贾家就是一个在统治阶级的竞争中被竞争出局的典型。不过,无论贾家出局的人有多少,既使有更多的出局者,就整个统治阶级来说,仍然是基本稳定。贾家的悲惨遭遇,可以使象王熙凤那样的人改变立场,反思自己以前的行为,但是从总体上来说,统治阶级的思维仍然是基本稳定的,仍然是该干嘛干嘛,并不会因为看到了统治集团内部有人遭遇到不幸而吸取到教训从而做出一些改变。所以,阶级竞争无论怎样的激烈,无论社会各阶级成员的身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都丝毫不会改变阶级斗争的规律。
在封建社会中,有人失意归故里,有人星夜赶考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些都是所谓的阶级竞争,但是总体看,基本的统治阶级、基本的被统治阶级仍是稳定的,所以,阶级矛盾激化时,农民起义该发生还是要发生的。从目前的社会来看,统治阶级是指封建特权阶级和资产阶级,被统治阶级是指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尽管我国目前处在一个社会大分化的时代,阶级竞争十分激烈,有些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的家庭成员通过努力,可以上升成为公务员、大老板,而有些封建特权阶级、资产阶级家庭的成员则可能会失落为无产阶级中的一员,但是总体上来说,各阶级之间泾渭分明。工人农民的思维方法是找工作,打工,培养孩子,让孩子上大学,将来考个公务员,或者当大老板;封建特权阶级的思维方法是制造潜规则,让自己捞一把;资产阶级的思维方法是偷税漏税、找关系、寻靠山、欺骗、掠夺。由于时代的特点,在如今的社会中,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之间的身份转化是比较快的,以至于让人感到阶级斗争似乎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人们真的能够跳出历史吗?不能,我们注意到矛盾正是积累中,中国的今天实际上面临三个前途,一个是在经济上兼融了资本主义的某些特点,在政治上试行高度民主、自由、平等、协作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为美国所忽悠,成为只为资产阶级谋幸福的所谓民主、自由的国家,一个是倒退的儒式国家,即由封建特权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执政的国家。这三个前途,最终都要经过阶级斗争的考验,而且最终也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达到,这些都真真切切地关系到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可惜,今天的人们对此似乎都没有一点感觉。
关于毛式心法中斗争观的三大支柱之矛盾论和实践论,由于毛泽东有著作在,这里就不再论述了,否则有点读后感之嫌。不过老实说,对于毛泽东思维方法的理解,说到底还是本作者自己的理解,其正确与否,实在是不好说的,而本作者做为一个普通人,却试图去解释毛泽东神鬼莫测的斗争术,真有点不自量力了。可是研究毛泽东的思维方法,是我多年的爱好,不能很好地解释社会、自然和思维,就是能解释一些花花草草也是好的,而本书的绝大部分内容,都写于2004年,今日观之,有些已经很可笑了。可是,今日之我难道已非昨日之我?由于能力和精力都有限,我还是把以前的文章重新复制上来吧,这样所展示的所谓花花草草的斗争观,也同样代表着一个人的思维,任何行业都有憋脚的研究者,在研究尽毛泽东的思维领域,我也算是一位吧,尽管如此,我还是相信,我的研究对有些人来说,也许还是能起到一点启迪思想的作用吧。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流行复古 服饰搭配:"复古风潮"强力登陆
- 笑猫日记幸福的鸭子好句 幸福的鸭子读后感350字
- 立春偶成 春光好(侍宴苑中賞杏花)
- 鲍照的代出自蓟北门行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 小林一茶的俳句原文 好事近·茶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好事近 好事近·秋饮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100元人民币后面的风景名胜 人民币背面的风景名胜各是哪些?(详细的告诉我)
- 立春偶成 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一作李乂诗)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
- 佳能数码相机哪个好 推荐一款佳能数码相机,主要是为孩子拍照和摄像。要求光线不好时效果也还不错,带运动抓拍,小巧便携。谢
- 立春偶成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