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我理解的毛泽东的战略思想

火烧 2015-10-13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毛泽东战略思想对现代战争法则的影响,分析抗美援朝战争打破综合国力决定胜负的定律,强调毛岸英英雄形象及中苏关系破裂的背景,突出金门炮击的和平意图与战略意义。

  刘云山访朝,又勾起了人们久违的记忆。他参观了烈士陵园,新华网也发了相关文章捍卫抗美援朝战争。中国真是个奇怪的国家,从1840年以来,真正意义上的外战胜利竟然被所谓的民主人士批的一文不值。毛岸英也被人抹黑,实在令人悲哀。无论承认与否,毛岸英都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表,抹黑他,实际上在对那些英雄无理,以小博大,有些人做的很高明。

  实际上,抗美援朝战争改变了现代世界的战争法则。现代世界,人们认定的战争法则是什么?那就是综合国力决定战争胜负,也就是比肌肉大小。这在实践上被反复验证,从无例外,只有抗美援朝打破了这个定律。抗美援朝战争让世界领略了毛氏游击战的威力,从此以后那些不堪屈辱的国家都在用这个方式争取民族的独立,捍卫国家的尊严。毛派共产党开始在国际共运史上崭露头角。

  所谓的专家反对抗美援朝的依据是什么呢?那就是彻底阻隔了中美两国,并且美国重新武装了日本。中国人是健忘的,甲午战争期间,几百名日本人就敢旋风一般的冲过鸭绿江追赶中国溃兵。对于没有尊严的国家来说,灾难的降临是不需要理由的。美国强加给蒋介石的那些条约比之二十一条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没有尊严的国家如何与别人和平相处?美国武装日本的一个后果是什么?是苏联人全力支持中国的工业化建设。苏联对中国的援助是空前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帮助另外的一个国家到达了如此的地步。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他知道这样的援助是有代价的并且是有期限的。那个时间节点就是在综合实力上中国可以匹敌日本,以此缓解苏联的压力。当苏联人在1957年发射了人造卫星,并且在核潜艇等尖端武器制造上与美国达成了平衡甚至隐隐有超越美国的苗头时,中苏之间的平衡也被打破了,因为中国在苏联的地位下降了。在苏联卫星发射不久,赫鲁晓夫行动了。他解除了朱可夫元帅的职务,开始大权独揽,实施他的战略图谋。所以才有了1958年的中苏长波电台事件和联合舰队事件。现在的一些专家说这是很小的争吵,即使不同意也不要伤了和气。但两国之间岂有小事情,双方的领导人都很清楚对方的目的。苏联人想要中国人在事实上做它的小弟,并且要中国坐上苏联的战车,替苏联人开疆扩土。如果不同意,那就是磨刀霍霍向牛羊。

  那么毛泽东用什么回答呢?那就是金门炮击。虽然在打仗,其实传递的是和平的讯息。这种姿态摆出来,其实是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不打算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但保留武力手段。中国将走独立自主的道路,中国愿意与美国和平共处,但前提是美国尊重中国的主权。全世界的当局者都听懂了毛泽东的暗示,苏联人也不例外。赫鲁晓夫的应对方式是什么?那就是访美,希望用这样的方式与美国达成谅解,各自在全世界扩张,瓜分整个世界。访美归来,赫鲁晓夫参加了中国国庆十周年的纪念活动,但也迫不及待的指责中国,中苏关系出现重大裂痕。

  对于中苏关系破裂的前景,毛泽东是如何准备的呢?那就是他亲自发动了大跃进。在看似荒唐的表象下,中国完成了工业化,汽车、石油、钢铁等工业建立起来了,中国有了基本的雏形。在最困难的时期,中国启动了原子弹计划。但苏联没有兑现交付中国原子弹样本的承诺,反而在中国最困难的时期向中国索要贷款。因为这时候,苏联人真正看到了中国人的潜力,中国人的决心,这时候他们要全力打压中国人。中国人又创造了一个奇迹,在短时间内爆炸了原子弹,世界的格局再次转变了。赫鲁晓夫以后的苏联领导人为何执行没有赫鲁晓夫的赫鲁晓夫政策?因为,他们不能接受中国人和他们平起平坐的现实,而在这种现实中,苏联人并不能得到他们想要的利益。

  当1961年柏林墙起立,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整个60年代成为冷战时期美苏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因为如此时刻美苏之间实现战略平衡,没有退让的可能。在如此国际形势下,向外发展是没有前途的,所以毛泽东决定解决内部问题。但一切的前提是实现中国的国家安全。而当1964年中国爆炸了原子弹后,一切条件都具备了。原本毛泽东的设想,是用四清的方式让官员们全方位的检讨,从而全面启动社会主义建设。当他发现一切积重难返时,就决定用激烈的文化大革命回应。

  可能很多人会想,用调整职务等政治斗争的方式进行不可以吗?其实是行不通的。赫鲁晓夫就用了大规模的官员更替的方式推行官场改革,以朱可夫元帅为后盾,结果是他被政变请下了台。毛泽东选择群众运动的方式改革官场风气,但打碎了一个旧世界,新的世界并不能马上建立起来。当林彪出走,老同志重新复出后,实际上意味着现实层面上文革的失败。革命接班人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革命小将担负不起治国理政的职责。但文革的思想却流传了下来,让一代代的革命小将们去继承,总有一天,他们会成熟起来。

  毛泽东首先是一位现实的政治家,他终生的努力就是要实现国富民强。但他又是位浪漫的诗人,为着纯粹的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他相信精神化物质,物质化精神。他把精神的火种传递下来了,让他的后人在脚踏实地的奋斗的同时,不忘记心中火热的理想。他是无私的,因而也是无谓的,未来的历史会为他证明,他是中华民族千年而立的民族脊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