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企业,衔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人本企业,衔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评价一个社会好不好,要看它的生产力水平与公有化水平,是否相适应。就是说,在人群的什么范围内(个人、企业、国家)对什么行业(商业、轻工业、重工业、基础产业)进行公有化。有了超级计算机,我们描述一个社会时,甚至可以计算出它的公有化的系数。
生产力的主要部分,是劳动者素质;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部分,是文明与凝聚力。中华文明以朴素唯物主义为根本,以汉字为主要媒介,稳定而发达。
新中国建立后,在周围反华势力围剿下,新中国没有垮掉,而是凭着社会主义的巨大凝聚力,建立了纯粹的全民公有制,高效运转达30年之久,奠定了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基础。在极端时期,甚至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指大食堂)。
我国的所谓改革,就是在国际形式对我国的压力解除后,人民要舒缓一下,凝聚力就下降一些,使公有化退出了轻工业部门。轻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小,影响是有限的,主要是国民精神上的滑坡。
这是没有办法的选择。好比说,高度的计划经济是一列高速列车,只有经过特别训练的人才能驾驶与乘坐。但由于情况变了,换驾驶员了,乘客也换了,那么高速列车我们就不要用了,以免翻车。我们就把它改装成若干个卡车,继续前进。即使这样,也比牛车快很多啊。
如果说高速列车换成了卡车,是我们非常遗憾的事情,那么,另外一条理由会让我们感到一些欣慰。就是说,当年高度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奠定了雄厚的工业基础,而且打造出强大的武装力量。毛时代的解放军四处出击,征战境外,打出了军威国威。那时的世界真正感觉到“中国威胁”,并联合牵制中国,如苏联美国一起支持印度反华,苏联支持越南建立南亚军事中心,对付我国。
而改革,使国家主要任务转向民生经济,主动收敛军事锋芒,目的是避免国家长期处于风头浪尖,成为世界遏制的对象。改革通过经济文化交流,与敌国握手言欢(融入国际社会)。好比一个新崛起的村霸,打遍全村无敌手,后来收起刀剑,安抚村民,表示愿意和睦相处,共享和谐盛世。
就是说,我们的改革,是把公有化程度降到了一些,在轻工业部门实行私有化,形成接口,实现招商引资。但不幸的是,改革被巨大的惯性控制,一直往私有化的方向坠落。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搞好基础产业的公有化经营,严防某些贪婪分子对基础产业的私有化的企图。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员工持股已经普及,这是灵活的公有化进程。他们虽然表面反对共产主义运动(或者说是反对疾风暴雨般的剥夺资本的运动),实际上却在运用公有化的一些基本原理。我国的民营企业,更应该当仁不让地推行员工持股。
资本雇佣劳动,也像奴隶鞭策劳动一样,只是一种暂时的、低级的形式,注定要让位于自愿进行的联合劳动。人本将与资本一起,以同样甚至更优的地位,构成企业实体。
坚定信念,循序渐进。不相信坏人不改变,不嫌弃笨人学得慢,不在乎别人跑前面。共产主义社会也许还很遥远,但是共产主义伦理并不罕见,你如果感受到温馨的家庭,你就看见了共产主义的一角。共产主义不是从天而降的事情,而是从土壤里发芽成长的事情。它在你家发芽了,在你的企业发芽了,在每一个阳光照得到的地方发芽了。总有一天,它会遍及海角天涯。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在农业、矿产、金融、交通、重工等主要行业,全民所有的国有企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企提供了大量的税收和利润,使社会保障也得到稳步实施。因此从整体看,我国仍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为了社会和谐,我们同意民营资本主义企业适当发展,前提是,国有企业要发展得更快。
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为了社会进步,我们倡议发展民营人本企业。这里,我们不说是人本主义,因为它仅仅存在于民营企业,不影响国家层面,所以不算是一种主义。为了便于描述,我们把企业制度分为四种,按先进性排列:
1、资本企业:私有,按资分配;
2、合作企业:私有,半按资分配;
3、人本企业:私有,按劳分配;
4、国有企业:公有,按劳分配
在人本企业里,承认资产的私有,并可以获得利息收入。但是,资产不得享有企业的利润。人本企业与社会主义企业只有一步之遥、一念之差,它最能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人本企业与资本企业和平竞赛,可以避免他们铤而走险,使他们逐步放弃贪婪,跟上步伐。
民营人本企业,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