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贪得无厌的私有观念是可持续发展的天敌

火烧 2011-09-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私有观念阻碍可持续发展,强调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性,分析财富分配不均和社会矛盾,呼吁公平分配以实现共同富裕。

贪得无厌的私有观念是可持续发展的天敌  

杨景水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和不可颠覆的论据,是几乎在全球都叫得山响的关键词。我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见,“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多么重要。然而,贪得无厌的私有观念是“可持续发展”的天敌却不为人们所认识,或人们不愿意去认识。 

何谓“以人为本”?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何谓“可持续发展”?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 “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多么崇高的事业,多么美好的论述。遗憾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对以上论述竟然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和操作。最为突出的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公有制为主体”已名存实亡,民营经济和外企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上已喧宾夺主,即使“公有制”也因“股份”的制约而使“国企”的原本性质变了味儿;如此的所有制经济的社会现实,自然会引出“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纷争。温家宝总理去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但说来容易做来难。实际情况是,一场关于“做蛋糕与分蛋糕”的争论却持续至今,并未因此达成一致。为何?有分析人士认为,“做蛋糕重发展,要解决的是效率问题;分蛋糕重分配,要解决的是公平问题。两者相辅相成,同样重要,不可偏废。”看来也似乎有理,但如何才能“公平”?如何才能真正“公平”呢?笔者以为,在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不可能做到分配公平,这才是问题的根本。在千万乃至亿万富豪有权有势有名的社会中,给弱势群体“喝点肉汤”,怎能抵消对“大块吃肉” 撑破肚皮者的不满?在私有观念随着私有制的泛滥而日益时髦的今天,只能是“蛋糕”做得越大,贪得无厌的私欲就越膨胀,“蛋糕”就不可能分得公平合理,两极分化就越突出,社会矛盾就越难解决,“维稳”的压力就越大。社会的客观现实就是如此。据中国新闻网 2011年4月13日 披露,“中国千万富豪(已)达96万人,相比去年增长9。7%,其中6万个亿万富豪比去年增长9。1%。”其增长之速使人瞠目结舌,这怎能谈得上如温总理所说的分配“合理”呢?  

说到此,必会有人说,“文革”回来了,又要吃“大锅饭”了。其实并非如此。在孙中山的治国理念里还有“节制资本”呢,我们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共产党人,既然承诺要建设社会主义,怎能容忍私人资本的无限扩张呢?  

私人资本无限扩张必然走向资本主义!因为他们奉行的是生产成本的最小化和生产利润的最大化。为此,他们不惜采取对劳动者的残酷剥削、血腥奴役,和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欺骗甚至危害消费者的手段,以榨取最大的剩余价值,养肥自己。在我国,此类事例举不胜举,不举也罢。这样下去,社会怎能“可持续发展”呢?  

因此,完全可以得出结论:贪得无厌的私有观念是可持续发展的天敌。2011,9,2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