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惩贪和邓小平反腐不可同日而语
毛主席惩贪和邓小平反腐不可同日而语
——评《毛泽东反腐的绝招与邓小平反腐的实招》
网上有一篇文章,题为《毛泽东反腐的绝招与邓小平反腐的实招》。因为内容不长,我姑且全文照录:
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叫做“英雄所见略同”。主要意思是,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如赤壁之战,周瑜和诸葛亮,破敌之策不谋而合,都是主张“火攻”,结果顺应天时、地利,火烧战船、大败曹军。在当今时代反腐败的问题上,一代巨人毛泽东和一代伟人邓小平也所见略同,都是主张从严治吏,铁腕反腐。
新中国成立不久,毛泽东和他的一个亲属谈话时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 治国就是治吏,治国必先治吏,治吏务必从严,把官吏管理好了,把官场风气搞正了,官员的表率作用增强了,社会风气就会自然好转,老百姓就会一呼百应,国家就会政通人和。建国初期, 针对刘青山、张子善等重大贪污犯罪,毛泽东严正告诫全党:“必须严重的注意干部被资产阶级腐蚀发生严重贪污行为这一事实,对腐败分子轻者要批评教育,重者要撤职、惩办、判处徒刑,直到枪毙一批最严重的贪污犯”。据薄一波回忆,在公审刘青 山、张子善的大会召开之前,曾有党内的老同志找到薄一波,要薄一波向毛泽东再说说,是否可以不枪毙刘、张。毛泽东说:“正因为他们两个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犯有 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事实证明,刘青山、张子善两颗人头落地,至少换来了中国官场上20年的安 定。“治国就是治吏。”这就是毛泽东的反腐绝招。
无独有偶,邓小平反贪实招是,“越是高级干部越要抓紧查处。” 他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要“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 “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
显而易见,毛泽东反腐的绝招与邓小平反贪的实招,都是抓干部队伍,抓官员的思想、作风、纪律建设,从严治吏,铁腕反腐,惩前毖后,防微杜渐,均在不同程度上收到纲举目张的奇效,一度有效遏制了腐败。然而,一个时期以来,反腐败斗争似乎有些失之偏软、偏宽,使腐败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大行其道。愿各级党委、纪委从毛泽东反腐的绝招与邓小平反贪实招中受到到启迪!
看完这篇文章后,很有些想法,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文章对于毛主席反腐绝招的论述,我没有异议;但对邓小平反腐实招的分析,则不敢苟同。
大家想想看,我国的官场腐败是从哪个时候开始的?应该是改革开放不久就逐步呈现,并逐步严重的,对吧?而邓小平的上述讲话,又恰好是改革开放不久就开始了,可结果又怎么样呢?
我在那篇题为《由清廉指数变化看邓小平反腐》的博文中,曾帖出一张《中国清廉指数变化图》。这张图告诉人们,刚刚改革开放之初,也就是在1980-1985年期间,我国尽管已经出现较大范围的腐败现象,但由于毛泽东时代官场的清廉惯性,此时的清廉指数仍高达5.13,尚属于轻微腐败国家;但到了1993-1996年,正是邓小平指引中国大踏步走向改革开放的高峰时期,正是邓小平多次强调要严厉惩治腐败的时期,而我国的清廉指数锐却减到2.43,进入极端腐败国家的行列。这对邓小平而言,能实现美化效果吗?
事实上,毛主席反腐和邓小平反腐,不能同日而语,更不可同日而语,二者完全不在一个层次。毛主席惩治腐败,一以贯之,却并不刻意;如烹小鲜,却从未懈怠;条规不繁,却令行禁止;制度不多,却游刃有余;杀人很少,却立竿见影,仅以刘青山、张子善两颗人头的落地,就创造了中国官场20多年清廉的奇迹。而邓小平生前尽管很重视反腐败,尽管将反腐败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尽管多次发表反腐败的言论,但在采取实质性配套措施方面,却未能有所作为,到他在世的最后几年,中国进入极端腐败国家的行列。如果邓小平反腐真的有什么实招而且管用的话,那胡锦涛、温家宝将官场腐败列为当今中国“最大危险”,又该怎么解释?
众所周知,邓小平生前,最喜欢将“实事求是”的标签贴在自己的脸上。面对腐败这一当今中国的“最大危险”,文章作者牵强地说他反腐有实招,而且还给出“有效遏制了腐败”这一违背基本事实的结论,如果邓小平地下有知,也一定会为之赧颜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文章作者只是列出邓小平在反腐方面讲了些什么,却没有列出一个象样一点的例子来支撑其论点,从而使文章对邓小平反腐实招的分析显得非常单薄,这当然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网友的评论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作者的主观动机还是好的,期待我国在惩腐兴廉方面能有更好、更大、更出色的作为,但由于作者错误地将二者并列起来,既不妥当,也不严肃,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基于上述理由,我认为,《毛泽东反腐的绝招与邓小平反腐的实招》不是一篇好文章,反而是在有意无意地非化邓小平。其实,邓小平真正值得歌颂的,完全可以不拿反腐说事。他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以后,在“猫论”、“摸论”、“不争论”、“先富论”的思维模式下,大刀阔斧地变革社会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精心而巧妙地模糊社会主义边界、探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化,造就了一个占人口5%而拥有社会财富70%以上的先富人群。无论是其速度,还是其规模,都让西方国家为之惊叹和钦佩。这才是他创造的真正奇迹啊!文章作者不浓墨重彩地歌颂邓小平这一历史性贡献,却将着墨点放在反腐上,这不是故意置其于难堪的境地吗?
您或许对下列文章有兴趣:
【转帖】毛泽东历史真相专题导读
【转帖】毛泽东不死,毛泽东永生!
【原创】毛主席惩贪铁誓谁胆颤?
【原创】毛主席时代“经济崩溃”?
【原创】老百姓咋评价毛主席?
【原创】毛主席把人民比做啥?
【原创】毛主席励志名言60句
【原创】毛主席要谁“别装老子”?
【原创】毛主席的魅力何以天长地久?
【原创】毛主席哪首词引震撼?
【转帖】毛泽东咋不怕“鬼”?
【转帖】毛主席文革中的八大创举
【转帖】毛主席取胜的秘诀
【转帖】毛远新的这些年
【转帖】骆家辉睁眼说瞎话一点不脸红
【转帖】日本对中国有“严重战略误判”
【转帖】纪念“九•一八”,你在干啥?
【转帖】勿忘9.18:不抵抗就要灭亡!
【转帖】希望汪洋书记能够收起他的“谋策”
【转帖】从河北越狱犯的家庭看现时的农村问题
【转帖】由杨澜的一条微博想到妇女的解放
【转帖】谁说外汇储备不能随便用?
【转帖】如何才能喂养好一头转基因猪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