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藐视腐败说明啥
两江居士博友的佳作《毛主席反腐为何能“一剑封喉”》赢得了网友们的广泛赞誉,这正在情理之中。因为毛主席当年反腐败不仅用时较短费力较少而且效果极佳,和某些时候出现的用力越大反得越难的状况,恰好是一个极其鲜明的对比。两江居士博友将毛主席能够对腐败“一剑封喉”归纳出的几点奥秘笔者都非常赞成,但习惯于比较出奇思考的笔者觉得还有一个兵法上的关键“奥秘”可能大家因为有所顾忌而忽略了。而这个关键的兵法奥秘就是:
毛主席从未将腐败当成真老虎!
笔者通读毛主席和他当年的战友们关于反腐败的论述,发现他们根本没有把腐败当成一个真正的对手来对待。换句话说,假如真把反腐败当成一场战争的话,则他们完全做到了对腐败分子的相当藐视。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除了一个仅仅持续约一年的“三反”运动之外,大家回想一下:毛主席和党中央可曾就反腐败问题作过重要指示下过重要文件开过重要会议?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在前三十年中又开过几次重要会议?而从改革开放以来,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党中央关于反腐败的专题性重要会议几乎是每年一次有时甚至是一年数次!
会议多文件多自然说明确实是“高度重视”甚至是“极其重视”,然而为什么让公众感觉似乎“越反越难”甚至是“越反越腐”?在笔者看来,这与我们在战略观念上缺乏对腐败现象的藐视是分不开的。我们没有像毛主席他们当年那样藐视腐败,相反过于抬举了腐败分子,把他们这些见不得人的丑恶东西太当成了不起的对手了。反映在宣传口号上,动不动就是什么“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大灭反腐败的志气,大长搞腐败的威风,好像在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反腐败比当年长征和推翻“三座大山”还要艰难似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特异的作战心态。
毛主席他们当年面临的反腐败形势有多么严峻和残酷,大家只要看看蒋介石政权覆灭的原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尽管陈毅元帅在解放上海后曾经担心解放军“红的进去,黑的出来”,但他同时在前面强调“老子绝不相信”!毛主席虽然早在西柏坡就提出警惕“糖衣炮弹”必须“两个务必”,但在60年前的政协会议上的铮铮誓言却是“要把旧社会的一切污泥浊水荡涤个干干净净!”然后在土改剿匪和抗美援朝的同时举重若轻,用一个“三反”运动和刘青山、张子善两颗人头,就摆平了腐败这个小玩艺儿,而且产生了近30年的长期疗效。现在我们面对较长时间以来的反腐败的不理想效果,不是认真反思自己战略战术上的缺陷和失误,反而归因于腐败分子的厉害和反腐环境的复杂,是不是很像电影《侦察兵》里边的那位情报处长:
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了!
我们有伟大、光荣、正确而且是战无不胜的先进执政党,我们有富于嫉恶如仇而且有数千年仇腐传统的人民群众,我们有新中国前三十年风清气正良好氛围,腐败又明明是见不得人上不了台面的反动和丑恶东西,凭什么要让反腐败变得“复杂”恶化成“艰巨”而且拖成“长期”?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是反腐败真的比我们党当年长征和推翻“三座大山”还要艰难千百倍,需要我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挖山不止”,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子子孙孙无穷匮”地反腐败,为什么就不想到“感动上帝”——“这个上帝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让他们来把腐败大山背走呢?须知毛主席当年和黄炎培讨论如何走出历史周期律的根本保证时,就已经明确指出了“一条新路”,而这条新路正是“人民民主”啊!
我们党既然“与腐败水火不相容”,就一定要树立“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战略气势,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一往无前气概,打一场“要扫除一切害人虫”的人民战争,从而赢得“荡涤一切污泥浊水”的新的伟大胜利!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