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右愤歪曲杜撰列宁“反爱国主义”真相

火烧 2009-11-18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揭露右愤歪曲列宁‘反爱国主义’言论真相,指出该言论为杜撰,非列宁原话。并回顾列宁推动苏俄退出战争、签署和平法令的历史背景,批判右愤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


    近年来,不管是政府号召还是匹夫们自发表示出爱国主义热情时,马上会有一群右愤搬出所谓列宁说过的一句名言:“每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出现重大危机的时候,爱国主义的破旗就又散发出臭味来。”这几乎成了右愤们反对政府和一切以国家利益至上为己任的爱国人士的口头禅。但当真要问他们列宁的这句话出自哪里?是针对什么的?他们从来就回答不上来!

    网上有说列宁的这句话出自《我党宪法规定的领导思想创造者,苏维埃的缔造者》;也有说是《苏维埃的缔造者》。有人说这是列宁针对第二国际中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民族沙文主义者所说的。但有网友查边《列宁全集》,根本找不到这些文章的题目(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4502271.html)。通过网上搜索有关列宁和与爱国主义相关的论文,也从来没有人规范地引用过与那句话相似的内容。因此,所谓的那句名言和它出处的这个标题,应该是杜撰出来的。但右愤们如获至宝、不问真假地跟着转帖复制,到处蛊惑人心,是极其下流心态的总暴露。”

    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十月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还在进行,俄国已饱受3年帝国主义战争之苦,整个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十月革命的第二天,即11月8日,苏维埃政府颁布《和平法令》,严正谴责了帝国主义战争,建议交战国立即缔结停战协定,以便和平谈判,签订不割地,不赔款、各民族平等的和解。但是协约国拒绝了苏俄的建议。为了早日退出帝国主义战争,苏俄决定单独同德国进行和平谈判。

    但这在布尔什维克党内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反对缔结和约,主张对帝国主义继续世界大战;而代表苏维埃进行谈判的托洛茨基则主张停止战争、复员军队,但不签订和约。1918年1月2日,苏维埃政府召开中央和地方负责人会议。60人出席的会议上,赞成布哈林主张的32人,赞成托洛茨基主张的16人,赞成列宁主张的仅15人。最终,列宁的主张因处于少数而未能被通过。

    而布哈林和托洛茨基拒绝妥协的错误立场都有葬送十月革命成果的危险。2月10日,德国提出最后通牒,要求苏维埃俄国立即缔结和约,放弃从波罗的海沿岸到纳尔瓦、普斯科夫和得文斯克一带领土。苏维埃政府代表团团长托洛茨基没有接受列宁的建议,拒绝签署和约。德军遂以此为借口,于2月18日向苏俄发动全线进攻,占领了苏俄大片领土。

    列宁痛斥了托洛茨基和布哈林的错误立场,以极大的忍耐进行说服工作。2月23日,列宁的主张在布尔什维克党内终于得到了通过。1918年3月3日,苏维埃俄国接受了德国提出的苛刻条件,正式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按照和约,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的一部分属德军占领;俄军应完全复员;苏维埃俄国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

    列宁后来指出,签订“布利斯特和约”是执行革命的妥协策略,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恰恰是必要的。它使苏维埃俄国赢得了和平喘息的时机,以积蓄力量,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红军以巩固国防。

    再来看列宁在《皮季里·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中说的一段话:“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同时又说:“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特别巨大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困难,就是它不得不经过一个同爱国主义断然决裂的时期,即布列斯特和约时期。这个和约引起的痛苦、怨恨和愤怒是可以理解的。自然,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只能期望自觉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懂得下面这个真理:为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利益,我们承担而且应当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版,P187)。

    在这里列宁不仅表达了对爱国主义的深厚感情,同时说明了为什么要与拒绝妥协的极左“爱国主义”断然决裂。这是为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利益而承担的“最大的民族牺牲”。显然列宁并不是在抽象地反对“爱国主义”,而是反对那种在“爱国主义”旗帜下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爱国主义”。而且事实也很快证明,列宁的妥协是完全正确的。1918年11月德国发生革命后,苏维埃政府立即废除了“布利斯特和约”,使得该条约的内容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而我们看到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倡劳动竞赛,号召工农群众参加“星期六义务劳动”,以捍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这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

    由于右愤们普遍排斥唯物辩证法,必然存在正常思维的各种障碍。如网上流传的所谓名人们反对爱国主义的语录,实际上都是断章取义、歪曲阉割后的大杂烩。他们经常以僵化的逻辑诡辩来作出如下推理:希特勒是魔鬼,他提倡过爱国主义,所以提倡爱国主义的都是魔鬼。因此从列宁上面的论述中推断出他反对“爱国主义”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