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让官员、资本家先富起来”的错误

火烧 2009-11-1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批评让官员和资本家先富的错误,揭露村支书侵吞集体财产、官员权力致富及国企改革中官员中饱私囊的现象,强调群众致富应通过劳动而非权力,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农村中的先富者,村支书侵吞了集体财产  

城市中的先富者,大小官僚  

“让官员、资本家先富起来”的错误  

   

2009年11月9日晚的“焦点访谈”节目, 谈了一个很好的题目。

有一个村的支部书记,侵吞了村办的砖瓦厂,不但未给村民办好事,还让村民背上了人均数百元的债务。实际上,村支书本人却有上千万的财产。

   

回首改革开放之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曾经激励起多少人的致富梦想。  

先富起来的是哪一些人呢?这些人是怎么先富起来的?  

   

许多人,通过辛勤的劳动,精湛的技术,周到的经营服务,等等,确实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财富,同时他们自己也得到了社会价值的认可,获得了较高的报酬,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这些通过勤劳致富的人们,是广受人民群众赞誉的。  

   

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南巡讲话”以后,政府官员们耐不住了。

有些人民群众先富起来了,官僚们落后了,怎么办?

“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要再大一点,步子要再快一点。”

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员们,这下如得了“圣旨”一般,纷纷大显身手。“下海”的下海,“承包”的承包,最差的也要兼职个顾问什么的。总之,要捞一点实惠的资产。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X等人大盖帽,吃了原告吃被告。”

等等市井俚语,传遍大街小巷,让老百姓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

这样通过权力致富起来的人,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唾弃。  

   

九十年代后期,深入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改革,即“国退民进”,让各地国资委的官员们赚了个盆满钵漾。

毛主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辛苦建立起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体系,产权当然是属于全国各族人民的,理应由全体人民来处置。  

全体人民的企业,不是国家的企业,也不是政府的企业,更不是国资委官员们的企业。

如果要卖掉全民所有制企业,可将所得补充进全民社保基金,人民或可答应;如果是中饱私囊,不知所得何去,人民如何能答应?

对于靠这样手段致富的人,人民不但鄙视他们,而且一定会起来反抗。  

   

马克思主义的“量变引起质变”,体现在群众致富方面,有两层含义。  

一种理解是,人民的生活水平是逐渐提高的,由贫穷到不穷,由小康到富裕;  

另一种理解也许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全部人富起来。  

   

这两种理解,在中国到底那一种是正确的呢?  

还是两种理解,都正确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