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反“大国空巢”者解释的清楚这几个数据么?

火烧 2009-11-10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列举中国当前实际生育率低于1.3,远低于计生委目标1.8,预计70年后人口降至5亿以内,老龄化严重。反‘大国空巢’者需面对这些数据,解释未来人口危机。

前段时间一直在外面跑,关于“大国空巢”的辩论只能放下了。今天回来一看,某位网友的批判系列居然还在一直出。只可惜,说的越多,荒谬越多,譬如其对“HDI影响生育率”的质疑,我除了好笑还是好笑,接下来慢慢的给他揭掉装模作样的伪装。

今天时间不多,先来个小菜垫底:引几个已有的数据,让那些反“大国空巢”者学习一下。其实就是两条:

1、目前的实际生育率低于1.3,远远达不到中央的要求,也达不到计生委的设想,按照计生委自己的说法,这样的生育率下已经完全不用计划生育;

2、按照目前的情况,70年后中国人口就减少到5亿以内,到时候是重度老龄化和极度劳动力缺乏化国家。类似的情况再持续两百年,中国人口归零

以下主要内容基本上引自《大国空巢》一书或者易富贤的有关论述,一方面省的我费脑子,另一方面也算我行行好,你压根就不看人家的书还要大放厥词,批的很多东西根本就不是易富贤的观点。我转贴一些来,免得你晕头转向不知道目标。

第一,关于中国当前的实际生育率和官方设想的生育率

首先介绍两个背景,

背景一: 中央1990年提出的2000年13亿人口目标;1996年再次提出2000年13亿人口目标; “十五规划”提出的2005年13.3亿人口目标;“十一五规划”提出的2010年13.6亿人口目标﹐按照上述数据推演,则90年之后的生育率需要稳定在1.9-2.36左右。或者说,需要生育率保持在2.1左右。

背景二:计生委官方的宣传(包括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组的研究),则认为中国目前最合适的生育率是1.8,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合适(注意:计生委自己也承认“过低不合适”),这个1.8的生育率需要保持二三十年。

先不管计生委是不是违背了中央精神,起码我们知道一点:生育率再低,也不能低于1.8了,这是计划生育的底线和目标。而中国90年之后的实际生育率是多少?下表非常的清楚:

年份 国家统计局 国家计生委 全国人口普查
1990 2.17 2.29 2.37
1991 2.01 1.77 1.8
1992 1.86 1.59 1.68
1993 1.71 1.52 1.57
1994 1.56 1.41 1.47
1995 1.43 1.45 1.18
1996 1.55 1.36 1.36
1997 1.46 1.27 1.31
1998 1.11 1.34 1.31
1999 1.45 1.29 1.23
2000   1.45 1.22

上述数据,统计局的数据来自各年国家统计年鉴;人口普查是“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计生委的是自身开展的全国调查原始数据。这三类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了。尽管各个来源给出的不一致,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出:生育率始终是递减的;90年代中期之后生育率已经降到1.3左右。这两个大趋势是没有问题的。可见,目前的生育率不但远远低于中央的要求,连计生委的目标都没达到,明显属于“过低”。

第二,关于理想生育率

然而到了计生委对外正式公布的时候,现实生育率被一律调整到了1.8!也就是说,计生委认为现在的实际生育率符合理想要求。那么计生委调整的依据何在?

还是先介绍两个背景:

背景一:关于政策生育率。所谓政策生育率,即在当前计划生育政策下,所能允许的生育率。北京大学郭志刚教授与国家计生委规划统计司司长张二力等人合作完成过研究,认为中国的政策生育率是1.5左右(1.46-1.47)。这个数据被主流学者认可,并作为计生委制定政策的基础之一。

背景二:关于生育意愿。所谓生育意愿,即育龄妇女希望生育的平均数量。根据计生委《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现在全国生育意愿平均只有1.73,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分别只为1.78个和1.60个。未婚育龄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只为1.46个

关于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出的1.22的生育率,计生委和主流们是不同意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政策生育率已经有1.5左右了,实际生育率怎么可能只有1.22?!比如《人口研究》杂志常务副主编陈卫说:“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原始数据计算出的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22,大大低于政策生育水平。这种结果显然不合乎逻辑。因为按照中国现行生育政策,如果全国没有一例计划外生育,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即政策生育率)也应该为1.47

到底是谁不合乎逻辑?

首先,按照北京大学郭志刚教授与国家计生委规划统计司司长张二力的原始数据,全国允许生1孩的占35.4%,允许生1.5孩(头胎是女孩的可以生二胎)占53.6%,允许生2孩的占9.7%,允许生3孩的占1.3%,假设出生性别比为107。那么尝试推演如下:1000个妇女,有354个只允许生1孩;536个妇女生1.5孩,以性别比107计算,第一胎生277个男孩和259个女孩,生女孩的259个妇女每人可以再生1个;97个妇女生2孩,共194个孩子;13个妇女生3孩,共39个孩子。1000个生育妇女(其中631个妇女只允许生育1孩子)合计可以生1382个孩子,平均每个妇女可生育1.38个孩子。可见中国的政策生育率只有1.38。

郭志刚教授为什么从1.38提高到1.5左右?因为他乘以“1.06之后变成1.46,然后再四舍五入到1.5”,即人为的折算一个1.06的系数。对于这种调整,郭志刚教授在和易富贤的当面探讨中,亲口解释如下:

你对我们计算政策生育率的1.06调整的看法是有道理的。我们实际上给政府留了更多余地,也是为使我们调整政策的依据处于更保险一侧。当时我做这些时,本来只是想说明自1990年以来,总和生育率不是像计生委说的那样是多年稳定在1.8上,而是在向政策水平接近。政策当然是总和生育率降低的一个原因,奇怪的是一些政府官员和学者,一边认为超生严重、政策形同虚设,一边同时力保维持现行政策,一边还能大谈计划生育成绩。”

因此,所谓的1.5左右的政策生育率,本身就是一个“注水肉”,连其始作俑者都已经承认!

其次,计生委和主流在推崇1.5的政策生育率、1.8的实际生育率的时候,始终在忽略不孕不育人群。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的不孕率发病率上升了10倍,单身、丁克、晚育比例也在急剧增加。用当前国际上的不孕率标准口径对2001年计划生育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中国原发性不孕率高达17%。再考虑到女性生育意愿本身就很低,全国才1.73,再扣除不孕群体、单身群体,在这种前提下,还怎么可能有1.8的实际生育率?

综述以上,可以归纳如下:

1、按照中央的规划,推导出目前的生育率要保持在2.1左右(1.9-2.36);

2、按照计生委的说法,生育率要保持在1.8,而目前的实际生育率就是1.8;

3、历年来各种途径的调查数据都显示,实际生育率已经降到1.3以下;

4、计生委不认可实地调查的数据(包括最权威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把出生率调整到1.8;

5、目前的政策生育率只有1.38,考虑不孕、单身群体,要达到1.8的实际生育率,需要农村已婚有生育能力的家庭100%超生:71%家庭超生1胎,29%的家庭超生2胎。就算以计生委认可的1.46政策生育率, 要达到1.8的生育率,农村生育家庭中100%超生,其中85%的家庭超生1胎,15%的家庭超生2胎.......100%的超生,这可能是事实吗?如果这是事实,计划生育这么些年不是毫无意义么?;

用计生委法规司长于学军的话来概括:“如果是1.2,中国就不用搞计划生育,就不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了。”。只不过,要让某些人承认1.2,看来根本没有指望!

第三,关于合适的人口数量

上面已经证明了,所谓的1.8现实生育率是站不住脚的,真实的生育率只有1.3、1.2了,甚至可能更低。这就意味着,现实生育率比计生委认可的理想标准(1.8)低了27.8%以上,换言之,每年有数百万婴儿被毫无必要的“计划”掉!

不过,我相信某些人是无所谓的,对于他们来说,哪怕生育率是0.3都无所谓,某网友前两天就说了:中国人口降到4-5亿比较合适,然后再考虑调整(大意)。

降到4-5亿难么?一点都不难!按照目前的生育率,大约只要70年,中国人口就会下降到5亿以内。你看,离某网友的胜利已经很近了嘛。

但是,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口结构是怎么样的呢?65岁以上的老人占35%以上,一个老人对应的劳动力还不到2个(现在是9个),不仅是重度老年化,而且是高度劳动力缺乏化!这种国家的前途何在?

第一个问题,此时的中国靠什么搞建设、发展生产?一方面老头子遍地,一方面劳动力极端缺乏,谁来种田,谁来做工?某网友可能要说了,靠技术进步科技发展嘛!到时候都自动化了机械化了,不需要那么多人了嘛!我倒想问问,您老人家就能确保70年后中国一定能用高科技弥补上劳动力的缺乏?万一,届时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提高的科技无法弥补人力的空缺,请问您准备用什么办法保持经济不下滑、社会不倒退?这可不是写科幻小说,随便天马行空,麻烦您给个靠谱的计划出来。

如果某网友承认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的提升之类的东西,是要遵循客观规律,无法随意幻想意淫的,那么你就不能轻率的把未来解决劳动力短缺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科技进步上,最起码的,劳动力的减少必须与科技的进步协调好,否则,前者减少的幅度一旦过大,那就是经济下滑社会倒退。这又回到了原点,这个“协调好”,敢问某网友有没有什么现实的,而不是口号之类的东西来保证?

如果某网友认为靠喊口号就能解决问题,只要设想将来科技进步,就可以不管人口的减少,那我完全可以说,70年后科技进步了,能源、粮食都不是问题了,中国就算养活100亿都可以,干吗计划生育?某网友千万不要跟我这里装模作样的分析资源短缺之类的话题,既然你可以设想科技进步来保证机器去弥补几亿劳动力的缺乏,为什么我就不能设想科技进步来保证大批新矿产新能源的开发?!

第二个问题,某网友准备如何让70年后、4-5亿人的中国提高或者维持生育率?我非常遗憾的提醒某网友,类似这样的工作,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地区当生育率低于2.1之后都在做-----直接或者间接地鼓励生育------但是没有一家成功的!!!没有一家把生育率提升到2.1以上的,甚至连提高0.1个点的实例都很少!!!日本、韩国、台湾、新加坡,都是我们身边的例子。而一旦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旦生育率持续在2.1以下,当某网友倾心的“4-5亿合适人口”实现后,接下来就是继续的减少,不要三百年,中国人口归零。这就是某网友终极设想么?

空谈没有任何意义,某网友可以直接了当的说,到了70年后,到了合适的人口数量后,怎么去提高生育率,怎么去保证人口不要一直减少到灭亡?您有可操作性的,而不是口号式的办法么?届时提高不了,那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消亡,同样意味着所谓的“4-5亿人口”的荒谬。

奖励生育?补贴养育费用?提高孕产妇社会地位?宣传人口增加的重要意义?.......很抱歉,这些东西都没用,都被实践检验过了。当然,您一定要说在中国就肯定管用!我也没话说,面对不讲理的人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最后总结一下,无非是这么两个数据:

1、目前的实际生育率低于1.3,远远达不到中央的要求,也达不到计生委的设想,按照计生委自己的说法,这样的生育率下已经完全不用计划生育;

2、按照目前的情况,70年后中国人口就减少到5亿以内,到时候是重度老龄化和极度劳动力缺乏化国家。类似的情况再持续两百年,中国人口归零。

那些反《大国空巢》者,诸位解释的清楚这几个数据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