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明:台上清廉台下贪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前日,中纪委“晒”出了年度反腐成绩单。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底,已结案处理或正在立案审查的中管干部99人。与中纪委打“大老虎”的力度相比,31个省份打“小老虎”的成绩单同样出色。初步统计,自十八大以来至2014年底,31个省份立案调查的厅局级及以下官员达656人。(新京报网1月9日)
十八大以来,中央通过两年多时间的大力反腐,取得了空前的效果。从文中反映出来的数据显示,上至中央,下到地方的企事业单位,“老虎”、“苍蝇”被揪出了不少,使党的队伍得到了纯洁,受到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虽然腐败犹如过街之老鼠会受到人们的追打,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腐败分子存在呢?是什么让他们有恃无恐呢?他们是以何种心态在应对国家和人民呢?
初掌权者,对工作认真负责,开始遇有谋私的机会时还谨小慎微,唯恐身陷其中而影响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利为主的环境熏陶下,久而久之,就习惯成自然了。反之,在办事的过程中,如果自己个人没有利益所得,就推三阻四,设置重重障碍,久拖不办,一旦利益到手,就算是违规违纪的事情,也无所顾忌,大开方便之门。台上振振有词,大讲清廉,台下唯利是途,肆意妄为,把党纪国法置于了九霄云外。只要有金钱开道,全都来者不拒。
随着打“老虎”、拍“苍蝇”行动的进一步继续,腐败分子也越来越狡猾,行贿方式越来越隐蔽,许多官员台上大唱清廉高调,台下仍然顶风作案,违纪违规甚至违法的行为始终难以终止,还自以为无人知晓。但无论其如何遮掩,其实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人们并非生活在真空之中,人民的监督是客观存在的,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腐败分子最终会自食苦果。
要想彻底撕开台上清廉台下贪的假面具,除了广开民众的监督窗口外,还需要继续从政策管控上加以完善,个人及家庭成员的财产申报公示、举报奖励措施的落实、巡视制度的常态化、违法惩处力度的加强。这些都是让腐败行为恐惧的手段和措施。只有打好了全民皆兵的硬仗,都会达到使腐败无处藏身的效果。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