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低俗!低俗!根子在哪

火烧 2010-07-0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低俗现象根源,指出其与社会文化、信仰缺失密切相关,分析赵本山小品及凤姐事件中的低俗表现,强调需从社会层面着手解决。

低俗!低俗!根子在哪  

   

      

记得2010年春节晚会后,本网民写了一篇评赵本山小品的文章,是说赵氏小品的积极方面在于有的有反腐的意义,缺陷在于表演过于低俗。  

   

当时,本网民的文章说:“赵本山的小品,有那么一点的思想性,揭‘短’、反腐等。但是,本网民对此不看好!我嫌他表演过于俗、下、丑。我猜度,赵,之所以被部分人热笑,与我们国人昨天的红色信仰、革命热情被资改者重重毁击,今天有的人精神有点颓靡有关。顺便说一句:金庸小说受捧,大体也属此类原因。”  

   

记得,那篇文章中,还揭示赵氏表演俗、下、丑的几个“瞬间”“典”形:  

   

1、破帽歪戴;  

   

2、无尽的尴尬;  

   

3、没完没了的惊诧状;  

   

4、行走总是拐腿、打颤;  

   

5、嗲声嗲气地“拉倒吧!”;  

   

6、只要有机会就“跌倒 ”……  

   

还记得,有一个叫[任_翔]的网民,对本网民的这篇文章大为不满,不满之甚,已达——语言动粗的程度。见此情状,本网民也就作罢了。因为,人民内部的批评嘛,言者无罪,闻者足诫;知则改之,不知者,姑且行之若素……大不必大动肝火的;况且,低俗之风,根子并不在文艺,而在于社会。  

   

今天,又见有人批评“凤姐”低俗,便想再说两句。不过,这次,批评的面要更大更广些。  

   

本网民以为:“凤姐”是间接承认自己有点低俗的,但正如她自己所说:“不管通俗还是低俗,这都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我是网络红人,我是社会大众捧出来的,是一个个网民顶帖顶出来的,所以这并不是我个人的低俗,而是社会。你今天把我罗玉凤按下去了,明天就有下一个这样的人冒起来。我觉得他们应该从整个社会文化着手,而不是打压我们这些混口饭吃、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可怜人。”(凤姐回应广电总局:自称不低俗而是社会低俗2010年07月04日18:14新华网)  

   

凤姐这里说得有点痛楚,真实性如何?不得而知。但她说“不是我个人的低俗,而是社会”,这说对了。  

   

当整个社会“昨天的红色信仰、革命热情被资改者重重毁击……人精神……颓靡……”长期以往,对很多人来说,此时不浮躁、不低俗,就很困难了,——甚至完全不可能。  

   

在以上文字中,实际上已列说了多种低俗现象:一是一些人文艺表演因媚俗而变得低俗;二是评论、辩论中的一些人动辄“动粗”,趋俗;三是红色信仰、革命热情被毁而变得趣味低级,沉缅于神仙鬼怪、圣武魔侠的虚幻刺激,亦大俗;四是“凤姐”这一类“表演”,小俗也。  

   

本网民在国外,感觉有些国人已不被外人尊重,探问其原因,有人坦率回答说:中国人本是信仰“克己奉公、克己为人”的,——再往前是信奉“君子重义轻利”或“君子爱财,取之于道”,近三十年,灰溜溜地大转身,俗!!一下子崇拜孔方兄,如今——很多人却靠低劣的炒作、造假,钻钱眼,太俗。更有人笑说:中国人总是年轻,七老八十,总是一头乌发,不管春秋冬夏的什么埸合,都是西装笔挺(要知道,中国人的“国”装并不是西装;西装最适合于体形高大者;再者,西方人也不是经常穿西装的),“包装”——并且——过分,真是俗不可耐……  

   

这让本网民另想起多年前,有一个大人物,原本是一头坚鬃发,上了高座后,立即烫发成“大背头”(大概是其人认为:领导人的头发向后梳理“才有气派”,才不土气),而其人头发实在太硬,强行“背头”,并不自然。对此,有人脱口一个字“俗”!  

   

……  

   

有这样众多而涉面极广的“俗”,就不纯粹是某个人的事了。鉴于此,本网民不想去批评“凤姐”。结语:今之国人“俗”,根子在社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