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删帖小故事

火烧 2009-11-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用户因使用‘反华’被删帖,改用‘反中’后通过,揭示腾讯审核中‘反华’为敏感词而‘反中’不敏感的现象,反映网络言论管控的复杂逻辑。

  网络大民主,深受网民欢迎。但现实“删帖”现象又让人不甚满意。尤其莫名其妙的“删帖”,遭人愤恨。现将本人刚在腾讯网遇到的一次“删帖”故事写出,以资交流。

    我几乎每天都跟帖参于凤凰台的“时事辩论会”,以散布自己的观点。与此同时将帖子放到自己的QQ空间上。11月6日的辩题和跟帖如下:

    1106辩题:国际流行恐华症,中国需要反思吗?

就爱挑凤凰辩题的毛病,希望凤凰反思。
国际流行恐华症吗?有一帮反华势力总在散步“中国威胁论”,为了升温度,猛报李光耀言论,搞点民意测验,再组织几个辩论会,大肆渲染“都在恐华啊”,“非常流行啊”,这就是“推波助澜”!所以辩题应该改成“又有人宣传中国威胁论,中国该怎么应对?”
用“反思”也不妥,好象预定我们错了,是乎中国就是威胁别人了,该检讨了!?
至于论题和选项,往往不匹配,让人无法选。我们没有威胁别人,干吗认错(反思)?我们当然需要不断思考“如何塑造和平崛起形象”,我选那个?更何况如[光膀子]网友所说“中国人需要反思,是自己进步的要求,跟国际上是否流行恐华症、是否流行猪流感等没有必然的联系。”

    当我把此帖转到腾讯网QQ上时,总审查不通过,示曰“有敏感词汇”。我反复修改可能的“敏感词汇”,如恐华症、“中国威胁论”、李光耀、“反思”等,都无效。 好在帖子不长,最后让我试出来了,把“反华”改成“反中”就通过了。

    让我纳闷,“反华势力”这个常用的、揭批敌人的词语,怎么能算“敏感词汇”呢?又为什么“反中势力”不算“敏感词汇”呢?

    啊!我努力想,想出来了:腾讯网是“可以反中”,“不能反华”。也就是说,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可以反的;而中华包括了台湾、海外华人,不能都反。反中的,华人不少,如腾讯人,所以不能反华。“反华”就成了“敏感词”,删帖;“反中”便顺利通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