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的北大精神
我认为的北大精神
今年是北大建校110周年。我不是北大的学生,但北大一直也是我敬仰的一所学校。走进北大,会让人产生一种浓浓的历史感。
许多人认为北大的精神是自由和蔡元培先生的兼容并包。这当然也是北大的特点之一。但是自由、兼容是几乎是每一所大学都有的特点,甚至不能够叫做特点,因为大学都是这样的,学术自由可以说是一个惯例。为何单单北大在中国这样的突出,这样的响亮。
我认为北大精神除了自由还有更加深的一层含义。从鲁迅先生给北京大学设计的校徽,可以看出一些意思。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大学,因大师而大,更因大学生而大。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北大的许智宏校长说,真正的“大”学,学术之大,责任之大,精神之大,尽在其中。
正如校徽所表示的,北大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和作为大学的责任。北大之所以成为今天的北大就在于她有一批像李大钊、陈独秀这样以天下责任为己任的老师和学生,为民请命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世界充满了人文的关怀和责任,他们同情弱者、关心国家的发展,不惜牺牲自己照亮别人。也正因有了他们才让北大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锋。从此,中国明确了自己的道路,把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自由民主、实现民族复兴作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任务。
以人为本、胸怀天下是北大精神的实质。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要以人为本,做到人文与科学精神的结合。离开了这些自然科学就会变成双刃剑,人文科学就可能会成为被滥用和异化的理性或权术的诡辩。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