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退耕还林——道不尽的哀怨辛酸。能上天涯为什么不能上焦点访谈??

火烧 2011-07-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讲述退耕还林政策实施后,农民生活困苦,补贴缩水,养老问题严重,反映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农民的真实处境。
退耕还林——道不尽的哀怨辛酸。能上天涯为什么不能上焦点访谈??
[
作者:忘记什么叫回忆

在下家住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上游,水位蓄到160M时,我家小河里的水一动不动……

百度勾一下“湖北退耕还林”,显示硕果累累,生机勃勃等等形式一片大好我都不好意思说。

山青水秀天高云淡的场景确实是有的,那是旅游者眼里的,可能出去游玩的你怎么也想不到曾在那里辛勤劳动的人民现在在做什么。

  事实是现在老百姓大多都没田可种了。

  2010年我们村才通公路,目前还没铺水泥路,退耕还林十年了,我们山区夏天的洪涝灾害并没有减少多少,洪水夹杂泥沙一如既往拥向河道,所经之处攻城掠池所向披靡,所以说铺了水泥路还不如不铺。去年过年,姐姐家买了车,听说老家通公路了,姐夫硬是要开回家晃一晃,结果走近路步行只要半小时的他们开车硬是用了两个小时,后来泊车又半个小时,那天还好,村里的车匪路霸没有为难。

  没有多少田地了,村的老百姓,大多外出务工去了,我爸妈56岁了,在神龙架打工,一年难得回几次家,为人子女,有时我也觉得自己很失败,姐姐劝我多想想村里其他的老人,我也觉得坦然了,在城市里我们也被称作新市民,从农民工一下子升级,自我感觉好极了,家族荣誉感大多时间放在九宵云外,只是偶尔会心痛一下。

  关于养老,村里人根本没有概念,只听说过低保,我爷爷奶奶今年83了,托老天爷的福,老人家身体不错,去年托人办了低保,一年二老有700块。我个人对低保的理解是:拿很低的钱还要人托人保托保才行。至于网络上关于低保的传说,我宁愿相信只是传说。

  说说退耕还林吧!

  十年前,响应国家政策,漫山遍野载上了槐树,我至今也想不通载那个树有个什么鸟用?反正上头说那个树可以造纸用,以后村里人可以把树卖给造纸厂创造经济效益,事实上十年过去了,夏天只有摩托车才能勉强通行。当然即使你七八年前路经宜兴公路,也是到处绿树环绕,生机勃勃。那树长的太他妈快了,有时我都怀疑是不是有人拔苗助长了。

  退耕还林的补贴办法十年前是:每亩良田300斤谷子。上级政府为老百姓着想,就把谷子兑换成了大米,合200斤。本着再次为老百姓着想的角度考虑,就把200斤米换成了200块钱,那时最便宜的米是0.70元一斤,好一点的1.00以上。少了我们肩挑肩扛的精力,也是为老百姓着想,拿钱也是一样,反正政府说只能给钱你,要米没得,爱要不要,我们省了劳动力,他们坐在办公室里动动指头钱就到我们帐号里来了,也省得父母官上山下乡舟车劳顿,省下时间也可以为老百姓做更多的好事。作为连养老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平头百姓,这钱要还是不要呢?

  其实老百姓也不是傻瓜,大米价格从0.3元一下子飙到0.7元,好像中间连盹就没打一下吧?我们对这事记忆犹新。后来的事实也再一次证明:大米从0.7元飙到1.3元也就是一晚上的时间。

  退耕还林开始到今年已经十年了(开始说的是补贴八年,后来又改成了十五年),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我只感觉这磨石太他妈厉害了,眼下的大米最便宜的2.2元一斤了。把去年退耕还林的补贴拿来买米才突然发现,主粮亩产上千斤玉米的良田价值现在竟然只能换到90斤最差的大米了。作为老百姓的我们,从十年前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个数字一年年刷新记录而无力回天。后来有了电脑才明白一点CPI是什么东西。我个人理解为:这玩意越高老百姓的皮带就越紧。这玩意年年飘红,发展到现在,我们村的老百姓普遍反映说应该再在皮带上钻几个孔了。

  村里有个退休的老教师,还教过我,现在也快八十岁了,年轻时才华了得,写一手好毛笔字,传说“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坑多路不平”这样的千古佳句就是出自他的笔下,文化大革命时期挨过整,后来平反了,他现在每个月拿着两千多的的退休工资无所事事,有空就往政府里跑(他子女都是国家干部,也教出过不好国家干部,一般人都给他面子),他就是为退耕还林补贴这事来的,可是他名下的责任田早就因为他是国家干部而拿掉了?从0.7一斤的时候开始到现在,每回回家都有听说他的新闻。最爆的一次是乡间传闻说他已经写信到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去了,当时我就想:就凭那一手胜过庞中华的钢笔字,这事儿一定能引起关注了。几年过去还没消息,后来我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人家都改用伊妹儿送信了,要是把写大字报的水平拿出来没准儿人家还回个信,信纸写的人家拆都懒得拆吧??
  
虽然他教过我,但这一点都不妨碍我在内心里对他说:高科技时代,不知天高地厚!

  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实在是很惭愧,因为我没有填过选票。如果有机会亲笔填而80岁还能执政的话,我会义无反顾地写上他的名字!

  我们只能看着90斤的数字一次次刷新直到四年后彻底结束,虽然我们的记录没有刘翔那么举世瞩目。但那真真实实是我们自己的记录,我们能再刷新四年刘翔还能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