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经济危机--出路在哪里?
7月份的CPI是3.3%,8月份还剩半个月,如果目前的价格水平维持到月底,不涨不跌,那么粗略估计8月份CPI在3.4%到3.5%左右。
CPI上涨对经济复苏是不利的,CPI上涨将导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实际购买能力下降,同样的钱买到的东西更少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就是普通老百姓没钱买东西,厂商的产品积压卖不出去,产能闲置过剩。CPI上涨将加剧过剩。
另外CPI上涨将导致加息的压力。CPI上涨超过银行存款利率将招致存款人的强烈不满,因为他们的财产被银行转移给了借款人,他们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加息与政府刺激经济政策背道而驰,而且加剧资产泡沫破灭的风险。2009年以来执行的数万亿元投资项目是没有收益的,钱都来源于银行贷款,加息将使这些投资项目债务缠身。另外,房地产价格环比已经开始下跌,中国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低利率政策 已经见顶,不能再膨胀了,未来中国房价将转入下降趋势。
价格与供给的关系并非如西方经济学供给曲线描述的那样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平滑曲线。实际情况是,在价格上涨过程中,会有大量的供给量退出流通,囤积起来,在价格下降过程中,囤积起来的东西又蜂拥进入市场。2008年第四季度,我走在街上,走一段就有人拦住我,要将房子卖给我,房子多得卖也卖不完。2009年由于政府刺激,房价上涨,几个月前还严重过剩的房子突然不见了,房子供给不足、土地供给不足之声四起。目前,空置房的争论充斥着媒体,要求政府给出准确统计数据。实际上,只要房价保持目前这种环比下跌趋势,空置房就会蜂拥进入市场。
政府连续加息应对CPI上涨,将加速房地产泡沫提前破灭。我国房地产开发贷款和购房者抵押贷款8万亿元,加息1%就是从这个行业抽走800亿元。
美国经济又走坏了,失业率在上升,美国真实的失业率不是公布的9%,而是综合失业率16%。由于市场充斥着大量失业劳动力,市场供求决定的工资在下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在下降。政府投资项目支出绝大部分以利润的形式进了老板的腰包,加剧了贫富两级分化,不是促进而是延缓经济复苏。刺激经济政策导致财政赤字加码和政府债务危机。欧美各国都在压缩福利支出,这样做的结果是普通老百姓的购买能力进一步降低,凯恩斯主义走向穷途末路。
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宽松货币政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导致欧美国家CPI大幅度上涨,但是最终命运早已经被弗里德曼算好了!在中国,宽松货币政策已经导致2009年能源、原材料和房地产价格大涨,大涨为投机者提供了机会,加剧了贫富两级分化,绑架了房奴及其家庭的消费,也为今年许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和未来房地产泡沫破灭打下了伏笔。
前途在那里?开发新市场、杀死竞争对手走向垄断和科技产品创新是必然选择。本来,我认为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可以通过增加劳动者工资应对经济危机。但是,一看统计数据,中国78%的劳动力在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国家和劳动者要求增加工资是与虎谋皮!对此,我们难道没有切身体会吗?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