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向不纠正,会出问题的
今天与各位随便聊聊。本文所说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文科类专业的大学生。这不是我戴有色眼睛来看待文科专业,而是如今的许多文科类专业,已经脱离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
点击阅读:教育与阶级斗争
我由于职业的原因,跟相当多的大学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不仅有普通大学,也有所谓重点大学的学生。其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尤其是所谓的优秀学生,他们往往极端利己,非常精致,不可不察也。
首先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小看教育的作用,不能小看大学生的作用,今天的他们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明天的他们就是各行各业的主力军。今天他们的思想,仅仅是在草稿、试卷上的笔墨文章,明天他们的思想就是整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大学教育,是培养杰出人才和国家领袖的领域,这是直接关系全体人民切身利益的事情。苏联的修正主义教育,培养出了苏联历史上最年轻、最优秀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也就决定了苏联必将灭亡的历史结局。因为这里的“优秀”,恰恰是私人的、狭隘的“优秀”,是站在群众对立面的“优秀”,是修正主义教育培养出来的“毒树之果”,也就必将反噬苏联人民。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所以,我们必须对教育领域发生的一些倾向作出判断,从而避免或阻止将来可能发生的涉及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以及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坏事的发生。
现在的高校评价机制令我很怀疑,我接触过非常多的所谓的优秀学子,他们的履历都是光鲜亮丽,挑不出一点毛病的。但是,与之深入了解之后,我才发现,这样的“优秀”,反而是害人的。
我在这里总结几个此类优秀学生的共性:
第一,为达目的誓不罢休,非常善于利用各种手段、途径,为自己获得所谓的学分、绩点以及荣誉。
第二,敌视同学,唯我独尊。内卷的教育,造成互相敌对的同学。同学不似战友,而是敌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第三,对于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表现出自己的冷酷与强硬,似乎成为了一种新的时髦。
第四,即使是在自己已经取得竞争优势的前提下,还是要打压、嘲讽其他的同学。对弱势者落井下石,似乎能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快感。
第五,对上胁肩谄笑,对下冷酷无情。善于经营自己的“人设”,待人虚伪。
第六,表演性强,善于伪装自己。心胸狭隘,睚眦必报,没有超越一己之私的大胸怀、大格局。
可以这样说,北大中文系的钱理群教授之前总结的那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概念并不是空穴来风,甚至还可以对其加以填充,成为一种典型的社会类型。因为这些精致的利已主义者的存在太过广泛了,已经远超人们的想象。
这一些精致的优秀学子,他们将来如果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以他们在学生时代形成的冷血、无情的性格,他们如何会善待、体恤群众?
在我看来,由于被阉割了对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信仰,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全都优秀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私事和杂事上。他们的打听别人私事的功力竟完全不逊色于封建社会的阎婆惜。而正是由于正统意识形态的缺位,谨小慎微的个人主义思潮才逐渐填补了这种空缺,这种个人主义甚至构成了许多大学生的基本性格特征。
我认为,只有回归毛主席的教育思想,才能够及时止损。必须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和劳动教育,才能悬崖勒马。
推荐阅读:重温主席的“教育要革命”思想,很有必要
不知各位认为如何?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