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如此做法有点不靠谱
先看两则新闻,新闻一:【中評社香港11月29日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早前訪港時宣布,容許港生以文憑試成績報讀內地大學。明報報道,教育局昨宣布,包括北大、清華等一線名校的63間內地大學,正式設立聯招平台,明年取錄本港文憑試和高考學生,學額最多3150個,每年學費最高9000多元,相當於本地大學學費約兩成。收生要求與本地大學一樣,至少要在核心科考獲“3322”成績,內地大學將於下月來港推廣,講解收生詳情。……】,新闻二,【教育部28日公布了内地63所大学到香港免试招生的方案,合计提供3000多个招生名额,受到香港各界欢迎。有香港媒体评论称,新政策不仅纾解了香港资源不足给学生带来的升学压力,教育接轨内地更为学子们提供了广阔的求学空间。不过也有专家提醒说,港生北上升学应做足功课,考虑清楚能否适应,并要有刻苦的心理准备。
“惠港措施”受到欢迎
据香港《星岛日报》29日报道,国家教育部28日公布对香港学生免试招生的内地院校,由现在的北大、清华等5所增至63所。下周末,这63所院校将在香港举办“内地高等教育展”,考生可于明年2月开始网上报名。对港生的录取则将依据其中学文凭考试或高级程度会考成绩。……】。哈,是同一新闻,视角不同而已。也有称为“为缓解香港升学压力 被港媒赞为‘破格之举’”的好事,教育部对香港格外开恩了吗。
香港,是在GDP世界第一时的大清朝租给英国人的弹丸之地,本来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一举收复香港仅是举手之劳,毛朱周们却暂时未收回香港,为什么?为了将香港作为新中国对外交流、国际物资运输的一个窗口,看一看在新中国成立后从香港进口到国内的大量物资、人员的进出等贡献就知道了暂不收回香港的重要作用。毛朱周们不仅未武力收回香港,还对香港的生存继续努力,对香港提供淡水、电力、粮食、原材料等的支撑。当然了,这个时候,香港是要向英国缴许多税提供许多就业机会的。
到了九七年,按照租约,香港顺利回归了。应该说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后,香港不再具有特殊的窗口的地位了,应该从殖民地回到祖国的怀抱里和祖国的其他各地的人民同享共同的社会主义制度了。不曾想,竟然会出现让香港维持资本主义制度,并且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在祖国出兵保卫之时,不见香港向自己的祖国缴纳税费。不仅如此,在祖国继续向香港输送淡水、粮食、物资之类的同时,香港留着大量的菲佣、阿三、洋鬼子,祖国其他地方的人去一下却是受到诸多限制的,更有游行示威阻止内地的人到香港生育说内地的人到香港生育影响了香港人的生育方面的福利的。
应该说香港的繁荣是靠祖国支撑的,香港人的幸福生活是祖国提供的,假如祖国停止一天向香港提供淡水,那香港立马成为臭港了。当然了,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维持香港的幸福还是很容易的,但看看十几亿人口的中国人幸福么?
说重新将新的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的头上了,其中的一座大山就是教育。中国人为了下一代读书或者说是读书能读到好的大学从而找到好工作可以说是费尽心机费尽精力耗尽钱财,花钱让孩子上好的学校、请家教让孩子取得好的成绩,孩子是熬近视了双眼拼命考取名牌大学争取找到好的工作。一个地级市几千万人口算参加高考的学子可能也有上百万了只能拼了命挤啊挤的仅有百人挤进北大清华,可再一看,原来香港的学生可以免试入学北大清华。什么世道啊,难道香港这块殖民地高人一等?
不仅如此,现在教育部竟然出台了“对香港学生免试招生的内地院校,由现在的北大、清华等5所增至63所”,不知道教育部看到中国除香港以外的其他地方的学子们熬红的双眼么?
俺以为,教育部的做法不靠谱!
要说免试上北大清华,那请对全国人民免试上北大清华!
但俺还是知道的,如此说教育部,教育部无所谓。看看现在每年安全生产并不安全,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死亡几十人,铁锤敲打几个“你们是如何做好监管的?”也就过去了,事故依然。看看每年嚷嚷教育投入不足,来年还是教育投入不足。看看裸管们依然榨取民脂民膏时刻准备着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纪律啊,监管啊,一纸空文。因为什么?无人担责。如果出现一次死亡几十人的矿难,那请铁锤一撸到底下井干活;如果还有老百姓吃到地沟油,那请负责食品安全监督的一撸到底去提炼地沟油;如果还有老百姓的孩子还上不起学或者上学吃不起午餐,那请教育部长一撸到底到最贫困的学校教上几年书,或许还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