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打折与信任的危机
商品的打折与信任的危机
暑期的上海自然的更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形色匆匆的人们,与天空的炎日交相辉映的都是一份火热的激情。当然热情的焦点还是“世界博览会”,日流量四、五十万的游客就是一个不言的证明。
适逢盛时,笔者亦短暂跻身于这国际大都市。但是却不是为“世博会”而来,更无心扎堆于“世博会”的“排队”、“留念”的游戏。闲暇之余在同行者的游说之下,遛街逛了逛商城。不用排队,没有拥挤,中央空调还令人十分惬意。既权当休闲之旅,又聊作“淘宝”之行。
这既无目的,又无主题的“商业旅行”,“宝”是没有运气“淘”的,休闲倒还有几分。在恒温的空间中作漫步、观赏状,上下扶手电梯无运动游移,也确实轻松自在。走走停停,听听看看,平生就不爱逛街的我也颇为深刻的感觉到了个中的趣味与学问。
凡是我所目及到的商品其挂牌价的性比价着实让人咋舌,而有经验的购物者一番唇舌间的较量——讨价还价,达成交易的成功。这就是打折!电脑、手机、家用电器;锅碗、盆瓢、床上用品;皮草、服装、比基尼;金银、珠宝、工艺品……一统有折扣所打。一折到九折,就看嘴皮子的功夫了。然而,买的再精明,也不如卖的如意算盘打的精细。卖家是狠狠地抬价,温柔地折价。即便是一折,仍然是有利可图的,给你温柔的“一刀”。因为出货方是要进钱的,他不可能做赔本的买卖。同行者在一首饰柜前留连不去,把弄着一条项链左看右摆,爱不释手。可是价目表上分明清清楚楚地标着“13000、00元”。推销员似乎看到了商机,谦恭、热情、大方地又是夸耀,又是恭维,短短十来分钟的时间折扣从八折陡然而下,七折、五折、四折。最后三折左右也同意出售,只是说给老板打电话请示一下而已。坐在一旁的我看着这折价的戏剧性滑坡,便阻止了这桩以欺诈骗取满足购物者打折心理为销售理念的不正当交易。其实,往往物之所值本身就是30%的利润价〔打了三折还有相当利润的价位〕,商家却要增加70%作为挂牌价或喊价。即令是所谓的“清仓”、“换季”的“大甩卖”都是暗藏玄机的,说不定这些东西还是“垃圾商品”呢!这就是商品经济的市场自由化的普遍表现,也是恶性竞争的必然现象。看似公开、公平,其实质却是被掩盖了的欺诈,其美丽的面纱就是“打折”。这其实就是社会性的信用贬值!
当我们来到火车站时,离登车时间还有三个来小时。于是,我们来到了站内的一家咖啡馆,既补充水分又作休息候车之地。可这家咖啡馆只有咖啡、柠檬汁什么的洋货,竟没有最普通不过的矿泉水。我历来不喝饮料,尤其是喝一口茶水就要过敏,怎受用得了那些洋玩意?正当同行者喝着冰镇的咖啡而我无可奈何之时,坐在背靠背旁边的一位看似大学生或刚就业模样的年轻女性递给了我一瓶矿泉水。这突然的举动让我既诧异又感动。可是,瞬间的感动之后,许多的为什么骤然又促使我冷静了下来。影视中的故事,媒体上的案例,网络间的介绍,蜂拥而至,干扰着我的大脑——这瓶水会不会有问题?会不会有什么注射物?一种反信任的情绪强烈地冲击着我。我把矿泉水瓶正立着仔细观察,又倒立着仔细检查,都没有发现丝毫的破绽。会不会用什么把针眼堵上了呢?会不会瓶盖拧开后放了什么东西进去又给胶上了呢?总之这瓶水不能喝!我走出咖啡馆,装着上洗手间的样子走进了一家超市,重新买了一瓶矿泉水,那瓶反复被我检查而并没有发现任何端倪的矿泉水还是被毫不犹豫地弃之于不锈钢垃圾筒里了。
一个陌生人的一瓶普通矿泉水,条件反射般地产生了这么多的“信任逆反”情绪,是我个人的防范意识,心态阴暗,还是整体社会“不要和陌生人谈话”的人际间信任危机在人们个体中的折射?并不遥远的“想当年”:“同志,请喝茶!”是一件社会生活中十分平常、极其普通的现象与行为,今天我们的社会怎么了?人——我们,还是我们——的思想意识又怎么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怎么在阶级斗争“熄灭”后了的今天,阶级敌人“没有”了,可却也没有了“朋友”,没有了“同志”了呢?!
在商品社会,一切都从毛细孔里透着商品意识,人,关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都直接或间接地凸现出了商品的价值关系。“打折”也就不足为奇,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了!信用贬值了,信任当然也被顺理成章地“打折”了。
但是,对那位陌生人和她的矿泉水,也许我是亵渎、乃至有所玷污了的。如果真的是这样,我还虔诚地祈祷——真的但愿如此!
那么,我——愿意忏悔……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