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无法掩饰的尴尬看《辉煌六十年》有感

火烧 2009-10-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辉煌六十年》展开,反思毛泽东领导作用及历史事件,探讨文化大革命与建国初期发展,强调历史评价与现实对比。

辉煌六十年,展现了建国后前二十七年的社会历史面貌,展现了当时社会人文的精神风采,再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无与伦比的理论水平。他那宽广坦诚,一切为了中华民族,一切为了天下最广大普通民众未来着想的胸怀。他那不计得失,勇于承担责任,不夸张个人作用和能力的作风,足以使后来的领导者报羞汗颜。

    片中有意识地以抬高其他领导人作用的做法,却怎么也离不开围绕以领袖为中心的氛围,显得尤其可笑。相信每一个有思想意识和历史观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试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二十八年的沥血历程,如果离开了领袖毛泽东的个人作用。哪来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领袖在建国后,历经二十七年所夯实的全面国家基础。又哪来的这三十三年的稳定和发展?说句不好听的话,当初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若是没有毛泽东的领导,将不复存在。还谈什么辉煌三十年?从1840年到1949年百余年间,中华民族的悲哀和苦难。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华民族才露出了曙光。有了毛泽东的领导和指挥,才显现出希望。然后在毛泽东以大无畏的雄韬胆略的引领指挥下,才有了今天可圈可点的辉煌六十年大庆。

在片中以加重语气的方式,来述说领袖的错误,简练却又寓意深刻。却为什么不能详尽地以历史环境和事实为依据,把当时的各个重要领导人所担负的领导职位和讲话精神,完整地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由现在的观众自己从中去分析评价,不是更好吗。到底从哪里、哪个地区或那位重要领导人先刮起的共产风?庐山会议倒彭前,各重要领导人的讲话纪要在哪里?文化大革命起因和所谓内乱,为什么没有影响到党在广大群众间的威信?十年啊!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啊!对人生历史来讲,可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一个人的一生总共才有几个十年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当时(1976年)讲的是“文化大革命胜利结束”!而不是后来所讲的“失败”!看看片中前二十七年各个历史时期,人民欢庆鼓舞意气风发的场面吧,特别是粉碎“四人帮”和宣布“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时,人们的精神面貌是何等的清爽和热情,组织有序且精神勃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这种全民性的精神面貌再也看不到了。

在历数“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和悲哀的同时,还不忘加进去我们和世界差距拉大一说。那么请问,1949年共和国成立初和之前的时候,中国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差距有多大?和历经工业革命一百多年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具有可比性吗?还是跟那些早已独立,却还跟在发达资本主义屁股后面跑的国家,具有可比性?不客气地说,共和国成立之初,只跟那些深受资本殖民压迫才独立几年、十几年的国家,才有一定的可比性。

在抨击了领袖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的同时,又羞答答地并且骄傲地宣称;我们在那个时代“大跃进和文革”,取得了工业、国防、科技和外交等等一系列巨大成就,并彻底打破了列强的封锁。这是多么自相矛盾的解说!

片中所忽略不提的两个重要时期,更耐人寻味。一是:“四清”运动;二是:领袖逝世后,中央领导人产生过程;这又为什么?这可是共和国六十年中的大事件,怎么就能以不了了之过去呢?难道说前者是因为拿不上台面,有为领袖的做法开脱之嫌?后者可能对以后邓的领导权的合法性,产生质疑吗?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那也显得现在掌握话语权的人,太不光明磊落了吧。

片中已相当长的篇幅过分渲染三十年的辉煌,似乎这三十年的政策一贯正确。

在共和国建立不久,我们曾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国土上,基本上消灭了社会丑恶现象。而在八十年代初短短几年的时间,所有的社会丑恶现象全部回归复燃,且比旧时代的中国有过而无不及。这又怎么解释?在片中却以社会丑恶现象又出现,而轻飘飘带过。好一个“又出现”的用词!

   

历史有可能被忘记,甚至被篡改,但是现实是有目共睹的。整体社会意识全面滑落;共产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在他的领导下荡然无存,党的基层组织机构形同虚设;法律、法规随权力舞动,无德之官僚比比皆是,造成全社会道德滑坡,致使官僚一代比一代敢捞能贪;社会上下为了钱和权,都已到了丧失人性的地步;黄、黑、赌、毒遍及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角落,且相互盘错连接官僚部门难道这一切是“文革”造成的吗?事实上毛泽东时代结束之时,还少有甚至没有这些乱象。本片的编辑和掌握话语权的人们,请解释给全社会人们听听。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