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温公挖土豆与愚公挖山

火烧 2009-10-20 00:00:00 文艺新生 1032
文章通过温总理挖土豆与愚公移山的对比,探讨其背后的政治寓意与象征意义,强调亲民形象与传统寓言的结合,展现领导人的决心与民众力量的结合。

温公挖土豆与愚公挖山

原载 人民网: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boardId=2&treeView=1&view=2&id=95195891

    10月17日 ,温总理来到凤翔镇南川万亩马铃薯基地,查看生产和收获情况。庄稼地里,人们正忙着挖土豆。温家宝健步走进地里,从正在收获土豆的村民郭涛手中接过铁锹说,让我也挖一颗巴。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  

                                   10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甘肃定西、兰州等地,走访农户,考察市场、企业、研究所,就扶贫开发、生态建设、改善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为此新华网以《温总理挖土豆 》为题进行了报道,温总理亲民爱民的光辉形象,再次跃入咱老百姓眼里。  

   

    作为位居人臣的一国之总理,亲自要挖出一颗土豆出来,除了展示一下他亲民爱民的光辉形象以外,他还要告诉什么呢?由此,草民想到了古时愚公。  

   

中国古代有个寓言,叫做“愚公移山”。说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住在华北,名叫北山愚公。他的家门南面有两座大山挡住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决心率领他的儿子们要用锄头挖去这两座大山。有个老头子名叫智叟的看了发笑,说是你们这样干未免太愚蠢了,你们父子数人要挖掉这样两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说:我死了以后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毛主席借此愚言,写下了著名的文章,《愚公移山》,并引深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一个愚公,一个草野山民就给了我们如此伟大的意义。那么,作为一个政治人物,他决不只是单纯为了帮村民挖出一个土豆,肯定另有目的,另有深意,会让很多人羞愧脸红。比如,马英九骑行车环岛行,为了煅炼身体吗?不是。又比如9千9百9十9里+1里同志,座着轮椅到天津各处,是为了晒太阳吗?不是。那么,温公挖土豆的意义何在呢?草民不仿斗胆试解一下。  

   

或许是告诉世人:全人类优秀的价值观念,就象这颗土豆,平日里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把之挖堀出来,就可吃可用,全人类都可共享。  

   

或许是告诉改革者:目前改革已进入了攻坚克难阶段,遇到了阻力,如通钢改制和政改,但不要有畏难情绪,要发扬“三无畏”精神,就象挖这颗土豆一样,只要下决心奋力一挖,改革成果就象这颗土豆一样,就显现出来了。  

   

或许是告诉大家:美国经融危机不可怕,我们买的2万亿美元资产,虽然就象这颗土豆一样,埋在土里,但只要坚信“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坚信美国这个大资本家“流着道德血液”,我们就会象挖这颗土豆一样,把2万亿美元资产挖回来。  

   

或许是告诉“待富者”:富裕只是时间问题,就象这颗土豆,埋在地里,从胚芽开始长,一至长大长成熟,到时只要一挖,就有了丰收和富裕。  

   

或许是告诉天下所有有困难者,如失学者,下岗者,失业者,乞讨者,无房者,有病者……. 只要望着星空, 想着长远, 就能象挖出这颗土豆一样, 一切都会变美好.

   

    我相信温公挖土豆与愚公挖山一样, 一定会深深地长远地影响着中国与世界, 给子孙后代以警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