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朔:马英九兼党主席,福祸仍难料!
南方朔:马英九兼党主席,福祸仍难料!
10月17日,国民党第18届全代会登场,马英九也正式就职兼任党主席。就台湾的政治发展而论,这乃是继陈水扁之后,再一次党政权力集中于一人之手。
在台湾,「以党领政」早已被污名化,因此陈水扁独揽党政大权,他称之为「党政同步」;马英九独揽党政大权,则说成是「以党辅政」。但不论修辞如何美化,党政大权集中一人之手则是不易的事实。而人类的政治行为里,通常都是权力愈集中,便宜行事的空间也就愈大,愈可能「绝对的权力造成绝对的无能和绝对的腐化」,因此,马英九独揽大权,是不是会成为他权力之路由盛而衰的开始?或是像马团队所宣称的,将是利用绝对权力为人民谋福利的开始?这是个开放的问题,值得人们密切的观察。而无论如何,他会走回党政权力一把抓的这条老路,本身就不是个好的征兆!
首先,去年「五二○」马英九就职后,即多次公开表示不会兼任党主席的基本态度,但为何到了后来马核心的人物却又亟力鼓吹要兼党主席,甚至以放话的方式逼退吴伯雄呢?据我个人所知,乃是在于马上任后即企图由「泛蓝共主」变成「蓝绿共主」,因此他在内阁人事、监察院及考试院的人事任命上都大量任命独派的绿色人物,并因而造成国民党籍立法委员的极大不满,许多马钦点的人物因而在立法院行使同意权时被刷掉。他行使权力的这种挫败,使他下定决心要兼党主席,俾能以主席的权力来号令国民党内部,以贯彻他成为「蓝绿共主」的权力意志。其次,则是他不兼党主席,在两岸关系上即不能完全掌控国共两党的两岸「党政平台」,为了不让自己在两岸事务上大权旁落,遂决定党政权力一把抓。由于他兼任党主席乃是基于权力的考虑,希望让国民党的意志朝向他的意志集中。这种「唯权力论」的思维方向,当然也就不太值得全面肯定。
而无论如何,尽管台湾舆论界和政治界有许多声音不主张他兼任党主席,但权力永远是向有权力的人这边倾斜,他兼任党主席之事终究还是无法阻挡的成为事实。但马英九兼了党主席之后,真的会在他的权力之路上更加得心应手吗?答案显然并非如此。
首先,他10月17日党主席就职,再两个月后台湾就会有县市长选举。由于马政府在过去一年多里政绩欠佳,马政府的支持度已严重滑落,因此县市长选举可说是马英九集中权力后的第一次信任投票,在台湾每一个权力周期都由县市长选举、立法委员选举,以及大选这3个选举所组成,由过去两次权力周期,已可看出它乃是「连三胜」或「连三败」之局。陈水扁2004年当选后,接覑就「连三败」。因此今年底的县市长选举若国民党大败或中败,即可能是「连三败」的开始。因此马在党主席就职谈话时,已明言将以这次选举为首要目标。不过,马团队在过去一年多里,为了合理化他兼任党主席,早已形成了一种说辞,认为国民党的地方政治人物都是「地方派系」。这是一种很典型的「非政治性的政治」(Apolitical Politics)——这是近代拉丁美洲政治常见的说辞,有些政治人物为了获得权力,会用一种道德性完美的名词来非法化别人。当政治被这样的道德化,政治就变成不可能的事,谁掌控了定义「道德」的权力,谁就可以为所欲为,这就是拉丁美洲式「新专制主义」(Newdespotism)的起源。马团队就很有这种特性,这也是今年县市长选举,国民党的地方人物对党中央不满,到处都挂起叛旗的原因。国民党地方的不服中央,国民党未来的政绩挑战仍然极多(例如台湾财政亟速变化,人民贪穷人口快速增加等),这些都将成为马英九最大的挑战。
其次,马英九在就职谈话里为了制造形象,提出了「党产归零」的说法,国民党过去有庞大的党产,早已成了国民党最大的痛脚。对此,马英九在上次担任党主席时就已说过要在2008年前解决,他开的这张支票并未兑现。这次他旧话重提,宣称要处理党产,扣除党工退休金、党务经费、党的中山奖学金,剩下的将捐为公益之用。他处理党产的拖泥带水,完全不符民意——民意是要国民党无条件的将党产交回国库。因此,马英九重提党产问题,其实只不过让自己再成为公众箭靶。
而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后最大的挑战可能就是他的两岸政策了。这次就在国民党「十八全」同一天,马核心的人士在一场与美国「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合办的研讨会上,以形同正式放话的方式将马的两岸政策做了宣告。在该放话中表示,要两岸政治对话前,必须先做到「ECFA*与MOU**完成签署」、「台湾内部达成共识」,和「国际社会,特别是美日要接受」这三项先决条件。马核心人士的这项放话,其实非常值得注意﹕
(一)马核心一向主张「先经济,后政治」。他们所谓的「先经济」,乃是要藉覑ECFA的签订,进一步和东协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议,意思是说要在经济上取得独立国家的利益。北京对此一向有所疑虑。由这次放话,相信北京方面的疑虑将会更深。
(二)这次放话,已将台湾「内部共识」做为两岸政治对话的前提。而目前在台湾,马政府从不努力去创造共识,因而台湾政治话语权早已落到台独手中,所谓「共识」也者,纯然变成了马政府拖延两岸政治对话的借口。
(三)由这次放话,已可看出马政府企图将两岸问题外部化,变成美国和日本的问题,此举之目的覑实值得玩味。
由这样的放话,其实已可看出马政府和马主席在两岸问题上仍是过去那种经济利益不能放弃,政治问题则能拖就拖并设下许多棚栏。他们这样的放话,相信对两岸关系不曾泼上了一盆冷水,而更值得注意的,乃是两岸近年来谈问题,态度及用辞其实早已丕变。北京方面仍然坚守「九二共识」的「一中各表」。马英九就职主席,胡锦涛的贺电就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既有政治基础上」这样的字眼;而国民党的回电里,就已不再有「九二共识」这样的字眼。在政治上,用字遣辞经常都反映了态度的改变。由目前形势的变化,两岸关系似乎已到了一个新的冷却期。这也是如其马英九兼任党主席就以为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开展,大概是过度的一厢情愿!
注﹕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
MOU**﹕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