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什么是管理

火烧 2011-07-16 00:00:00 网友杂谈 1034
文章通过面试经历探讨管理的定义与实践,分析面试中管理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强调管理不仅是理论,更是实际操作与领导艺术的结合。

什么是管理  

                                      

前段时间我去面试,这是一家民营企业,主要是研发、生产、销售电梯。目前公司旗下有四家分公司,正在招聘总助、办公室主任等职务,我去面试后者。去的人较多,房间太小,显得拥挤,面试官是该公司的副总,约五十多岁,每面试一个人大约需要十多分钟到半小时不等,我们就在那里干耗着,听他面试别人,面试方式是清一色的一问一答,问的问题概念性很强,从文学到管理,天南海北,涉及面广,听众就感觉在上课,被面试的人回答就显得吃力,因为书本上的概念,一旦没有理解透彻,记忆力又差的话,你是记不住的。去面试的大多是四十老几的人,平时工作又忙,可能没许多时间记那些概念,在我前面的几个面试者,大都回答的不理想,我去了以后,同样没回答几个问题,最后我直接说这个问题我不知道,面试遂告一段落。问我要多少薪水,我就顺便问了两个问题:你们公司的年销售额是多少,利润空间是多大?结果他问别人一套套的,这两个问题基本上没明确回答我,销售额可能是十七八个亿,利润没说上来(他说有高有低,就有高有低年,终总结的时候各种产品的利润是多少个百分点?平均利润多少个百分点,总利润多少?都没有数?如果没有,来年计划怎么做呢?当然,也不排除不愿意告诉我)。后面面试是什么样子我不知到,但在这里我想断章取义的说一说。你找高管是去讨论概念,还是管理公司的?这里姑且承认他招高管,首先看他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但大谈概念就一定泾渭分明吗,他问一个律师什么是文章(面试者有一个曾经是律师)?让他回答了很久,也没把这个概念回答好,我回来之后仔细想想,这也与管理有关啊?我就在想:究竟怎么来理解管理,怎么做管理,怎么做高管。  

外国人对管理是下了无数的定义: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管理就是一个组织为达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一切措施的过程;管理就是管理者为完成任务、实现组织目标所采取的手段;管理是······中国也讲领导权威与领导艺术等等,我私下以为:  

1·管理是要想过河自己先下河。老子说:‘行不言之教’。重在行,不在言,重在自己品德高尚,不一定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当然能够知识渊博那就更好了。以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引导、带动大家。是为上策,一个有伟人的地方,人们就崇尚高远;一个有学者和贤人的村庄,那里的人们都善意好学,亲孝守礼、和睦相处;一个有武艺家的地方,人们都尚武,争强斗勇;一个有侠客的地方,人们就任侠、仗义;一个有商人的地方,人们都学习经营之道、敛财(过去的晋商,现在的潮商、温商、渝商等);一个有大盗的村庄,那就大多偷鸡摸狗······我们那里有一句话:‘跟好人学好人,跟着师娘跳假神’(师娘就是农村的巫婆)。这就是榜样的作用,模范的影响力。当然事无绝对,也有八月风荷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枝不蔓;也有百花开尽后,菊花独傲霜;也有俏也不争春的腊梅,傲霜雪而迎春绽放······但是,这毕竟是少数。以上现象还可看出,伟人贤人德高望重,对人们的影响深远,于家于国,兴旺发达悠远长久之首要,家国之宝。才者,医师百工,技艺之流,生发之根基,然而,如果有才之人无德,越有才对社会破坏力越大。所以《帝范》里说:“夫设官分职,所以阐化宣风。故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辕,曲者以为轮;长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栱角。无曲直长短,各有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不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机,尽其所有。然则函牛之鼎,不可处以烹鸡;捕鼠之狸,不可使以搏兽;一钧之器,不能容以江汉之流;百石之车,不可满以斗筲之粟。何则大非小之量,轻非重之宜”。可见《帝范》也是说,首先是“禅化宣风”,然后才是量才施用。当然,我们没有唐太宗那么卓越,但还是可以借鉴的。  

2·管理就是上下同欲。战国时的吴起,每次行军打仗,纪律严明,兵过一处,秋毫无犯。当部队安营扎寨时,士兵的帐篷没有搭好,自己不先休息;士兵没有吃上饭,自己不先吃。休息和吃饭都在最后。结果是每次打仗都只赢不输。尽管行军打仗取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吴起的部队,“上下同欲”就是取胜的根本原因。可见上下同欲的威力。如果我们的企业,也能够学习古人,与下面的员工打成一片,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而不是片面的学习国外的那些管理理念,激励方法,业绩、目标一定可以实现。中医学上有一种亚健康状况,我们平时所说的浑身乏力、拖脚不起,就是指的这一种。在中医眼里,这个病就能治,开两副中药,基本是药到病除,外国人眼里,你这个不是病、没有病,因为打B超、抽血检验,是正常的。中国的医术考究病因,然后通过望、闻、问、切对症下药,标本兼治。而外国的医生基本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有器质性病变就可以治,亚健康就无能为力了。同理,外国的企业以制度为主,以人心为辅,尽管他在提倡人本主义,其结果口号多于实际。但是能行,因为国外的人文环境就是法治的。中国就不行,不论你有多么好的制度,人心没有向你,你的企业就浑身乏力,乏力久了就会得大病。无药可治,外国优秀的企业如果和中国真正优秀的企业比较,他的业绩水平没有我们的高,可惜中国企业真正优秀的太少。就像中国人民解放军,无论是体制、风貌以及战斗力都是超一流的,特别是毛泽东时代,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就是例子。可以看出,中国的任何组织,只要得人心就优秀,寿命也长。外国企业制度流程完善就优秀。但外国企业得人心的话就更优秀。所以,人心才是本,制度流程是标,只有标本兼治,才是成功之道。你能上下同欲,何愁民心不得?  

当然,役使哑巴跳岩也是一种管理。自己站在崖边,对员工说:“这个岩不高,下面还有厚厚的柴草,跳下去不会有危险,如果跳下去,你可以被评为英雄,奖励也很丰厚,有鲜花、美酒、钞票、美女。并且我相信你有胆识、有能力做好这件事情。最重要的是我信任你,你是我最好的伙伴和朋友,这份殊荣我费了好大的劲才给你争取到,你不要辜负了我哟,给我一个面子”。员工一听很激动,结果就跳下去了。跳下去以后你就想:  ‘孙猴子再厉害,也逃不过如来佛的手掌心。你摔不摔死与我何干,奖不奖励你那是以后的事,让你跳下去我费了很大的周折,你这个人不怎么听话,合作意识也不强,就不值得奖励’。员工上来了,就找你要他该得的,这时候你就打官腔:“这个事你完成的不错,只是还有哪些哪些不足,继续努力。关于奖励的事情有严格的规定,这个事情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我们对你的问题讨论以后再决定,回去等消息吧”。员工悻悻的走了,这时候他就在想:“你还想有下次吗?拿着鸡毛当令箭,而且这匹鸡毛还不是尾上的长鸡毛,是腋下的绒绒毛”。这就是官僚思想:“我只要当了大大小小的头,哪怕是班组长,你员工在我面前就要行方便,你就是我役使的对象,你就要听话,不听话就没有你好果子吃”。等到最终要业绩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现实:“员工看起来很累,也努力了。为什么事情做的一点也不理想,下料的总是浪费,做产品的总是返工、报废,做出来的产品基本合格,优秀率几乎没有,本来通过计划是可以按时完成的,但现在加班都赶不上工期”。还让你想不出哪里不对劲,员工上班按时,也没早退,你看到的是:“他们还在不停的干活,对你也尊重客气,你发火都没地方”。物料、人力成本骤然上升 ,质量也不好,工期无保证。本来利润就不高的行业(中国企业普遍利润空间不大),你又怎么做得好?我说的这个现象,可能是普遍存在的,就像《零缺陷疫苗》里讲的隐形工厂。当然我这个观点可能是以管窥豹,见一斑而知全貌,也可能是瞎子摸象,各执一端。而且是基本属于后者也未可知,望方家指正。  

   

                         2011年6月26日夜于杭州塘栖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