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春导演《析网络用语:打酱油》
《析网络用语:打酱油》
张晓春导演
我一点也不怀疑,互联网在庶民们手中,将创造人类新文化!
随便举一个网络用语:‘打酱油’。
‘打酱油’是名词吗?‘打酱油’是动词吗?‘打酱油’是形容词吗?
‘打酱油’是一个事件,是一个故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故事。
出事了,我是在‘打酱油’的路上偶然遇上的。
我可以在‘打酱油’不着急的情况下表态,也可以我忙,家里菜下锅了,不表态。
我光怕不要摔了酱油瓶子,没注意发生了什么事,说不清。
当看到大多数人都说一个观点时,哪我也许恰恰在事情发生时,忘了看酱油瓶子,却看到了事情的整个过程。
就是遇到天大的事情,我是在‘打酱油’的情况下、在每个家庭都能够遇到的‘打酱油’的情况下看到的,我绝不是有意的、专门去的。
倘若遇到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还可以轻易补就:我当时跟售货员为了一毛钱的事,吵糊涂了,记错了。
‘打酱油’几乎每个人都有体验,根本不缺激活想象力、创造力的契机。
如果再根据每个人的职业、年龄、家境、贫富、性格、甚至学历,有无穷无尽的表达方式,肯定显得异常真实生动、自然真诚。
一脸的诚实!
‘打酱油’,太主动啦,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这就是庶民们的智慧:
你有千条妙计,我只不过‘打酱油’。
但是,您还别高兴的太早了,不要以为现场的真相我真不知道?我可是当时就在现场‘打酱油’!
就是事情过去了三十年,我可是当时就在现场‘打酱油’!
你就是反党也好,不反党也好,我可是当时就在现场‘打酱油’!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
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什么叫汪洋大海?什么叫‘打酱油’的汪洋大海?!
同庶民相比,精英们差的远:
平了反了,钱也补发了,看气候变了,张牙舞爪了,无法无天了,找不找北了,不‘打酱油’了,明目张胆地反攻倒算了。
您连酱油都没打,您还狡辩个啥?!
您没有任何理由哇?是不是?
您再这么无理搅三分,我就明确告诉您吧:
我当时就在现场‘打酱油’!
2010-09-15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