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有什么理由说毛主席时代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火烧 2009-10-10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探讨毛泽东时代中国经济是否濒临崩溃,通过工业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医疗保障等数据,展现其经济成就及对后续发展的奠基作用。

有什么理由说毛主席时代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2009-10-02 08:28  

建国之初,中国除了东部和内陆中心城市的纺织和一些轻工机械等,根本没有值 得一提的工业基础,甚至连灯油要靠进口。经过二十七年的高速工业化,中国成 功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1952年,工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农业占64%(三年实现经济恢复,1949年没有详细资料,可以肯定会非常糟);而到1975年,这个比率颠倒过来了,工业占国家经济的72%,农业则仅占28%了。在毛领导下中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了三十倍。即使“文革”十年期间,工业总产值也翻了一番,从1965年的1402亿元发展到1976年的3207亿元。而经济崩溃的所有先兆如:物价飞涨、失业增加、收支状况恶化等全部没有踪影,让人 不仅要问:“何处不是崩溃的边缘?”以下是几个重要产业的发展数据:

从1952年至毛泽东时代结束(以1978年为截止年,因1976年至1978年是毛泽东时代经济的自然延续。毛泽东时代的大型基础建设和重工业项目也在1979年前大部分投产),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了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6亿1700万吨,水泥产量从300万吨增长到了6500万吨,木材产量从1100万立方米增长到了5100万立方米,电力从70亿度(千瓦小时)增长到了2560亿度,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发展到了1亿零400万吨,化肥产量从39000吨上升到了869万3千吨,农药从2千吨增加到53万吨[1]。同时,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规模庞大的航空、航天、原子能及门类齐全的军工体系,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巨大成就。至毛泽东逝世时,中国已由一农业国发展成为从喷气式飞机、运载火箭、核潜艇到工业成套设备和所有农业机械无所不能造的工业大国。中国在1976年 时的工业门类齐全程度、技术水平和开发能力在发展中国家中是首屈一指的,并在部分领域接近甚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的经济实力在全球排名从1949年的第13位上升到1976年第六经济大国(这在海外学者中被认可,虽然有汇率的争议,但如果按照货币购买力来计算,这个位置并不离谱。只要按国际市场价格算一 下当时能源、原材料、冶金、农业等基础领域的产出就能明白这一资料的可靠性 。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完成了八十多万公里的公路(不包括遍布乡村的非油面道路建设),两万多公里的铁路,其中绝大部分是穿越于群山峻岭和戈壁沙漠,使云南(除了早期的一条窄轨)、广西、四川、贵州、青海、福建、新疆、宁夏 、河套平原等结束了没有铁路的历史(甘肃省在解放初期的铁路只有陇海铁路到天水段,解放后延伸到兰州,并建设兰新线)。在水利建设方面,完成了主要大江河的治理工作,兴建了五万多座水库,库容在20亿立方米以上的31座超大型水库中,30座为49年后所建。仅淮河治理就修建了3400座水库(现在即使建3400座标准游泳池也是一个浩大的开支)。为毛泽东之后从容发展经济创造了条件。

在医疗卫生建设方面,各县城和公社建立了卫生院,并培养了遍布乡村的赤脚医生队伍(这真是个世界独一无二的伟大创意)。城市居民实现免费医疗,农民看病也收费低廉,发烧感冒类打针吃药费用只相当于几个鸡蛋的价钱。相对完善的医疗保健体系,使得1976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达到男人为六十六岁,女人六十九岁,这在发展中国家中几乎居于最高水平。这从一个方面赋予毛泽东时代中国政府及其执政体制的人道主义的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些成就是在国际环境恶劣、大战不断的情况下,通过自力更生实现的。在毛逝世时,即没留下外债,也无通货膨胀,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极 其罕见的。毛泽东时代还留下大量外汇储备,截止1977年共有黄金储备1280万盎 司和外汇储备23.45亿美元(请记住:70年代毛逝世前还引进了几十亿美元的飞机和工业设备)。为华国峰和邓小平时代大规模的技术引进准备了条件。

即使邓小平也承认:“三十年来,不管我们做了多少蠢事,我们毕竟在工农业和科学技术方面打下了一个初步的基础,也就是说,有了一个向四个现代化前进的 阵地”,“总之,我们还是建立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以及“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来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

这是到了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了吗?  

   

再看毛主席时代的大事记!有什么理由说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2009-10-02 08:30   

[ 赤壁兰亭 ]    

   

一、1966年   

   

 1月28日  中共中央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 同日 我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2月19日  主席指出,用25年时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  

 2月21日  中共中央决定增加对资本主义国家出口。  

 3月4日  贵昆铁路比原计划提前9个月接轨。   

 5月3日  我国第一批“红旗”高级轿车出厂。  

   

 10月8日  我国制成第一批1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10月15日 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  

 12月23日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二、1967年   

 1月5日  我国石油产品品种和数量自给自足,勘、采、炼技术登上世界高峰。   

   

 1月16日  我国第一台载重150吨中型平板车造成。   

   

 4月15日  春季广交会开幕。   

   

 6月17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7月1日  成昆铁路建成通车。   

   

 7月7日  全国夏粮丰收,比去年增长一成。  

   

 7月26日  我国第一台100吨矿山铁路自翻车研制成功。   

 9月5日  中国援助赞比亚政府修建坦赞铁路。   

   

 10月5日  我国第一台晶体管大型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10月15日 我国第一台自动化立体摄影机研制成功。  

   

 11月15日 广交会开幕 。  

 11月29日 我国最大的无线电望远镜安装调试成功。   

   

三、1968年   

   

 1月8日  我国第一艘万吨巨轮“东风”号建成。  

 1月11日  《人民日报》发表《“自由市场”是杀人不见血的屠刀》。  

 2月23日  我国特大型轴承制成。  

 4月15日  根治淮北平原涝灾的大型水利工程――新汴河工程开工。   

   

 6月20日  我国夏粮丰收。  

 8月18日  我国早稻丰收。  

   

 9月3日  我国研制成第一批液压传动内燃机车。  

   

 11月20日 万吨远洋巨轮“高阳”号下水。   

   

 12月25日 富春江大型水电站建成发电。  

   

 12月28日 我国成功进行一次新的氢弹试验。   

   

四、1969年   

   

 2月21日  《人民日报》宣布,截止到1968年底,我国国内公债已全部还清,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级没有内债,有没有外债的强大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   

   

 4月2日  第一艘万吨油轮“大庆27号”下水。  

   

 5月5日  我国研制成具有独特疗效的抗菌素――“庆大霉素”。   

   

 6月13日  决定在上海、天津、大连6个船厂新建8个万吨级船台。   

   

 6月30日  《人民日报》报道我国麦类作物丰收。  

   

 7月8日  十年时间建成河南红旗渠。   

   

 9月13日  丹江变电工程提前完成。   

   

 9月25日  药品大幅度降价,比年初降低37%,比1950年降低80%。   

   

 9月26日  无偿援助越南5.56亿元。   

   

 9月30日  北京燕山炼油厂全部建成投产。   

   

 9月30日  我国第一台十二万五千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建成,标志我国奠基制造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0月3日  我国第一台5000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诞生   

   

 10月4日  我国第一座旋转氧气转炉投入生产。  

 10月28日 加速第二汽车厂建设。  

   

 11月14日 加速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   

   

 11月16日 我国农业丰收   

   

五、1970年   

   

 4月26日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月1日  各地新建一大批化肥厂。   

   

 7月17日  农村中小型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当于过去的20年的两倍。  

   

 10月16日 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新疆哈密矿务局露天煤矿投产。   

   

 10月17日 中国援助朝鲜13.14亿。   

   

 12月25日 葛洲坝一期工程开工。  

   

六、1971年   

   

 1月2日  我国轻工业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3月3日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   

   

 5月15日  开展工业学大庆活动。  

   

 6月27日  第一艘两万吨货轮“长风”号下水。  

   

 7月8日  转发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工作报告。  

   

 9月27日  中国无偿援助越南36.14亿元。外援金额70亿,建国来最多的一年。  

   

 10月2日  追加基本建设投资51亿。  

 10月25日 联合国恢复中国合法席位。   

   

 11月18日 新华社报道,全国建成1800多座小水泥厂。   

   

 11月18日 西部地区进行了一次新的核试验。  

 11月30日 调资28%。   

   

 12月7日  新华社报道,全国年度水利建设50亿立方米,增加农田3000万亩。   

   

七、1972年   

   

 1月13日  从国外引进化肥、化纤成套设备8套,以后又提出引进43亿美元成套设备和单机的方案(即四、三方案)。   

   

 1月28日  解放军落实五七指示,发展农副业生产,许多部队做到肉菜自给。   

   

 2月21日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双方同意互相发展贸易。   

   

 5月13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电子工业进一步发展,1971年收音机产量相当于1965年的4倍。   

   

 8月21日  从联邦德国、倭国进口 一米 七轧机,建在武汉钢铁公司,领有设备在北京、上海、四川、唐山。   

   

 9月10日  40万知识青年到农村和边疆安家落户。   

   

 10月13日 连接中南和死难地区的重要干线湘黔铁路通车。   

   

 11月26日 月住越南抗美26.57亿元。   

   

 12月26日 我国第一辆载重300吨的大平板车问世。   

   

八、1973年   

   

 1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新年献词,农业夺取好收成,工业生产上升。   

   

 1月2日  国家计委提出进口43亿美元国外设备的方案。   

   

 2月13日  新华社报道,1972年是解放以来电力发电站装机最多的一年。   

   

 3月7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发展组合机床取得显著成就。   

   

 3月20日  部分企业和县社试办出口工业品专厂、专车间、出口农副土特产生产基地。   

   

 4月10日  决定建设邯邢钢铁、煤炭基地。   

   

 4月15日  春季广交会开幕,与我国发展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40多个。   

   

 5月4日  中国倭国共同投资施工建设中日海底电缆。  

 6月18日  国际大米价格上升,中国增加出口100万吨大米换回小麦。   

   

 6月28日  我国成功进行了一次氢弹试验。   

   

 7月16日  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8月1日  新华社报道,夏粮丰收,这是建国以来第二个大丰收年。   

   

 8月5日  全国环保会议召开,制定《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8月16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水田农业机械化取得新进展。   

   

 8月26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电子工业迅速发展。   

   

 8月27日  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9月3日  我国第一台天文测时、测纬光电等高仪研制成功。   

   

 9月12日  新华社报道,全国钻井进尺和建设投产的油井生产能力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9月26日  国务院重申对外贸易的重要原则。   

   

 9月30日  新华社消息,我国化肥产量比1965年增加一倍以上。   

   

 10月15日 秋季广交会开幕,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贸易往来。   

   

 10月25日 西藏发现几十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   

   

 11月1日  新华社报道,几十座大中型水电站建成投产,小型水电站5万多个,遍及全国。   

   

 11月8日  西藏军区在海拔 3800米 高寒地区大规模种植冬小麦丰收。这是西藏历史上农业发展的重要变革。   

   

 11月13日 国务院转批环境保护若干规定。   

   

 12月20日 新华社报道,中国航空线80多条,连接全国70多个城市,于100多个外国航空公司建立业务往来。   

   

 12月22日 新华社报道,5年来,800多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12月26日 新华社报道,同我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50多个,其中50多个国家同我国签订了贸易协议。   

   

九、1974年   

   

 1月12日  为在本世纪内实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用几个五年计划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水平的战略思想,国家计委提出《关于拟定长远计划的报告》。   

   

 1月21日  国务院要求跟抓计划用粮、节约用粮、严格控制粮食销量等四点要求。  

 1月22日  国务院提出在今后三五年内,从国外进口一批大型化学肥料、化学纤维和连续式钢板轧机等设备。   

   

 1月30日  国务院批示防止沿海水水域污染。   

   

 2月17日  新华社报道,胜利油田去年创年钻井进尺 150105米 的全国石油钻井最高纪录。   

   

 2月19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农村掀起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   

   

 2月24日  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建成。   

   

 3月23日  我国西南交通干线成昆铁路建成。   

   

 3月30日  地热发电站在河北怀涞建成。   

   

 4月2日  我国第一艘二万五千吨级的浮船坞“黄山号”建成。   

   

 4月15日  第三十五届广交会开幕,规模为历届之最。   

   

4月31日 我国第一台医用电子感应加速器研制成功。   

   

 5月15日  华北滨海地区又建立起一个新油田――大港油田。   

   

 7月17日  我国冬小麦产区推广优良品种,占全国小麦播种面积的80%以上。   

   

 8月9日  伞式太阳炉研制成功。   

   

 9月12日  国家计委提出增加石油、棉花、部分钢材、化肥进口。   

   

 9月12日  我国第一个5万吨级码头建成。   

   

 9月15日  黄河青铜峡水利枢纽建成。   

   

 9月30日  新华社报道,大型油田――胜利油田建成。   

   

 10月3日  我国最大竖井钻井研制成功。   

   

 10月23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地方小煤矿去年产量比1965年增长两倍多,占全年28%。   

   

 10月26日 无偿援助越南11.17亿元物资。   

   

 12月19日 三门峡水电站建成。   

   

 12月27日 新华社报道,大庆至秦皇岛输油管道建成。   

   

 12月31日 中央要求切实着金计划生育工作。   

   

十、1975年  

 1月13日  周恩来提出,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1月14日  新华社报道,四川省开发天然气取得新成就。   

   

 1月15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红麻、黄麻实现自给自足。   

   

 1月25日  降低半导体收音机零售价格。   

   

 2月3日  景山发电厂首次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10万千瓦燃煤气轮发电机组成功。   

   

 2月4日  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建成。   

   

 3月29日  高能加速器研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5月30日  我国第一次发现古生界地层油田。   

   

 5月31日  国务院界定出口黄金,引进铜、铝、橡胶、涤纶等原料。   

   

 7月5日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   

   

 7月8日  秦皇岛至北京输油管道建成。   

   

 7月19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化肥产量显著提高,上半年增产的化肥可增产粮食100多亿斤或3000多万担棉花。   

   

 7月28日  新华社报道,全国铁路上半年货运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8月8日  河南地区特大暴雨,国家拨7亿元救灾费。   

   

 8月19日  国务院决定2亿美元进口。   

   

 8月19日  无偿援助柬埔寨6亿元物资。   

   

 8月30日  新华社报道,最近三、四年来,每年有一大批电站建成投入生产。   

   

 9月1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今年早稻丰收,单产、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9月3日  新华社报道,截止到1974年底,我国小水电发电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9月14日  新华社报道,一亿只广播喇叭连接千村万户。   

   

 10月7日  水稻培育出新品种,亩产达千斤左右。   

   

 10月27日 我国成功进行一次核试验。   

   

 11月17日 我国原盐丰收,创历史最好水平。   

   

 11月26日 我国成功发射回收式地球卫星。  

 12月24日 焦枝铁路通车。   

   

12月39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农业连续13年全面丰收。   

   

十一、1976年   

   

 1月21日  又一艘万吨级浮船坞“华山号”研制成功。   

   

 3月13日  大型火力发电厂――莱芜电厂投入生产。   

   

 3月22日  邮电部门发展传真通讯技术。   

   

 4月15日  广交会开幕   

   

 4月21日  京沪杭载波电缆投产。   

   

 4月24日   6011米 超深井打成。   

   

 5月1日  从事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人数比1965年增加7.5倍,调查工作发展到黄海、东海和南海。   

   

 5月12日 邮电职工建成全国微波通信干线。   

   

 6月6日  第一座现代化10万吨深水油港大连新港建成。   

   

 6月29日  上海黄浦江上第一座公路、铁路双层铁轨建成通车。   

   

 7月6日  人工培植的小黑麦在我国西南、西北、华北推广。   

   

 7月6日  滇藏公路建成通车。   

   

 7月22日  新华社报道,全国夏粮总产量创历史新水平。   

   

 7月23日  沿海铁路干线津沪复线工程提前接轨。   

   

 7月28日  唐山地震。   

   

 8月7日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修复。   

   

 8月23日  第一艘五万吨级远洋油轮“西湖号”在大连下水。   

   

 9月9日  毛泽东同志逝世。   

   

 10月5日  现代化化纤联合企业――福建维尼纶厂建成。   

   

 11月16日 新华社报道,全国80%以上的县建立水泥厂,产量比1965年增长4.1倍。 12月10日 江南9省已探明的某谈储量比文革前增长了2倍。   

   

 12月11日 大型通用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欢迎光临古彭万俟轩网易博客,并期待您的精彩点评!    

http://wangjiting88.blog.163.com     

转载:  十月东方红    

           于 2009-10-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