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上访市长”给我的点滴启示

火烧 2011-07-2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上访市长’事件展开,探讨事件真相与背后的社会问题,涉及维稳副市长、家庭上访、媒体调查及政协常委等关键词,引发对官商勾结与权力监督的思考。
“上访市长”给我的点滴启示

文/大漠鱼

昔日维稳副市长举家上访成“不稳定因素”

维稳副市长举家上访罗生门

六盘水前副市长否认因女儿被强奸举家上访

大家应该看到了,上面的这三个标题,我都给加缀了链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读者能更好地了解引发舆论纷争不息的,有关“上访市长”事件的来龙去脉,以便做出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第一篇的作者是来自“凤凰周刊”的“商华鸽”,第二篇来源于“南方人物周刊”,第三篇稿源人民日报,作者“龚金星 汪志球”。三篇新闻稿的刊发日期分别是:7月6日、7月15日和7月20日。从内容上来讲,报道的篇幅与详尽度依次递减,从信息来源看,威望度逐渐递增,如果一定要给他它们作个简明扼要的标题说明,应该是“事件由来”、“八卦调查”、“有力证明”。

从我的了解中,凤凰周刊是最早披露这起事件的,报道引述了对当事人的采访纪实,详尽地描述了事件的来龙去脉。第二篇也有对当事人的采访记录,但所涉及的当事人中,态度似乎发生了改变。比如,田万昌市长一再强调“我只有两个女儿”(笔者注:文中被“强奸”的主角田小龙是其继女),自己也没有上访过。可是田小龙却说,因为记者的报道,其母亲可能要被开除了;“(父母不同意公开这件事?)不是不同意,是不敢同意…上访村长不是被杀了吗?”、“他们被(六盘水政府)监控了”。同时,田小龙还说,因为父亲刚刚手术,所以事情的后续就没有告诉他。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就是,田小龙已经答应接受记者的采访,可是被母亲训斥一顿后爽约了。而第三篇报道则简要了很多,基本可以概括为,田万昌不承认知道有女儿被强奸这个事情,自己一直住院,没有过上访。所以最后给出的结论是,此事完全是无中生有。

从三个不同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将成为又一次以“辟谣”收尾的事件。
那么,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是真的造谣,还是受害家属迫于无奈,不敢把事实继续深挖下去,这恐怕就要留给公众自己判断了。因为人民日报
的“有力”证明,虽说不能像云南高院那样“大义凛然、斩钉截铁”,但其威严是绝不容挑战的。
不管怎样,最后我还是想把自己的看法表达一下。也许,事件的绝对真实性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是省政协常委委员与当事人发生性关系这点是已经证实了的。还有“上访”一事,也绝不会是无中生有,就算是当事人父母没有直接参与上访,但决不至于他们不知道自己家庭中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尤其是田万昌市长,在后续的报道中,居然再三强调“只有两个女儿”,不承认继女也是女儿的事实,这不但从伦理道德上说不过去,从领导意识这个层面,也不是个合格的党员干部。如果田市长认为我这是在污蔑,那只能说明,要么是自己对媒体说了假话,要么是媒体做了不实报道,没有其他选择。还有周世立,这样一个流氓成性的商人,是怎么混进省政协的,并且还做了常委?政府不是有一套完整的进入机制吗?是谁选举他做常委的?事件发生后,周常委从容退出政协,并在京城高调渲染自己的性行为,不曾受到任何来自政府方面的处分和教育,这是不是说,所有的政府官员都享有绝对的行政豁免特权?进一步延伸,中国还有多少这样的商人披着“政协委员”的合法外衣,依靠“政治庇护”行不法之事?说其中没有寄生着官商勾结的腐败,你会信吗?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

2011.7.20

评论:副市长从“维稳将军”到“不稳定因素”的蜕变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