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兽性
人性与兽性
人是动物的一种,所以有动物的共性。如自私贪婪,弱肉强食,贪生怕死等等。有人把这些叫做人的本能,其实就人的动物特征,简称就叫兽性。作为有文化的高级动物,人又有自身的特点,如善良仁爱,有羞耻心,有同情心,追求公正,公平,合理等等。这就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而特有的属性,简称人性。
人性与兽性共同存在于人的思想中,并不断地斗争与变化着。当一个人的人性占了支配地位时,他就是所谓的“好人”,当一个人的兽性占了支配地位时,他就是一个“坏人”。当一个人的思想已经基本清除了兽性时,他就是一个“高尚的人”。所以,一个人的一生一直进行着两条路线的斗争:一个是生与死的斗争,一个是善与恶的斗争。由此可知,“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对每个人都是非常必要的,除非你天生就想当坏人。
资产阶级喜欢混淆人性与兽性,其实质是把兽性当人性,因此,很多人受其误导,已经分不清人性和兽性。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到“弱肉强食”,就是资产阶级把兽性当人性的最典型的观念。
一个人看到别人的漂亮老婆就垂涎三尺,并想方设法搞到自己怀里,有人还说这是人的本性,其实不对,这就是兽性,因为你为了自己的快乐而侵犯了别人的利益。
夫妻恋爱结婚时海誓山盟,保证互相忠诚,不离不弃,白头偕老,过了几年,一个有了外遇,就有人为此找借口,什么“七年之痒”等等的新名词都出来了。更严重的,一个因病成了植物人,另一个怎么办?首先就要进行思想斗争,一个声音说:我要负责任,不能背信弃义。另一个声音说:这样过一辈子不是太亏了吗?这时旁边就有专 家 教授之类的权威说: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和一个植物人过一辈子是对人性的压抑。于是,这个人就理直气壮地抛弃了配偶,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了。可是,当初的誓言哪?婚姻的责任哪?如果那个植物人是自己,你希望对方如何?
过去的教育,由于提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灵魂深处闹革命”,而被批判为“不讲人性”、“压抑人性”,其实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混淆人性与兽性。那时虽然不提人性,却是最讲人性的。“大公无私”就是最普遍的人性,“大公”就是公正、公平、公开、透明,“无私”就是不能因自己的私利而侵犯别人的利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则是对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和干部的更高要求。在这种教育下,出现了刘胡兰、江竹筠、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欧阳海、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一大批英雄人物。而卖淫嫖娼、吸毒赌博等丑恶的兽性则彻底绝迹。
后来进行的教育,虽然强调人性,要以人为本,但实际上却是混淆人性与兽性,其实质是把兽性当人性,把人教育成了野兽。
从物质刺激开始,唤醒了人们灵魂深处的欲望,接着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树立起物质享受的榜样,看到先富起来的大款们坐汽车、下馆子、左拥右抱,人们似乎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并对自己的过去开始反思,觉得自己过去“太傻了”,于是,过去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被逐步否定,取而代之的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当“弱肉强食”的观念都能被人们能接受的时候,黑社会欺男霸女也就不足为怪了。贪官污吏横行,假冒伪劣泛滥,要钱不要脸,笑贫不笑娼,国行长携款外逃,范跑跑理直气壮,。。。。。。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源于一种理论的指导吗?
如今的社会,有钱才是硬道理,不管你这钱是贪的、是骗的、是抢的。“作风问题”不但无人追究,而且成为土得掉渣的词语。相反,情人则成为时尚话题,“通奸”现在叫“外遇”、“婚外情”,听听,多么浪漫、多么令人神往!甚至情人的数量也成为炫耀的资本。徐厅长有146个情人,真是把兽性发挥到了极致!杨书记用MBA的理论来管理情人,可谓是兽性与时俱进的典范,不法分子可以在学生宿舍里、长途汽车上公开实施强奸,与野兽有什么不同?导演的潜规则,教授的潜规则,不过是比较隐蔽、比较“文明”的兽性而已。
这一切的一切,足以证明兽性教育的成功。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神州大地将会成为比非洲大草原还要壮观的动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