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也说《刘少奇说:“对立统一”》一文感

火烧 2010-11-2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刘少奇对对立统一理论的通俗解释展开,结合周俊鸣的故事探讨其是否符合唯物辩证法本质,同时引用列宁和毛主席著作进行对比分析,强调对对立统一法则的深入理解。

也说《刘少奇说:“对立统一”》一文感

 

近偶读《报刊文摘》此文,始读标题,以为是刘少奇在论述“对立统一”理论学说。在全文读后却大惑不解。其文是上将军刘源“回忆父亲刘少奇是如何学习的。”刘源说:“父亲对学习着重强调两个方面:一个是深入浅出,一个是学以致用。”其中特别说到“第一个就是要真正学懂、弄通、抓住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然后用最朴实、最通俗易懂的话表达出来。”以此例刘上将引用了“原新四军二师参谋长周俊鸣向刘少奇学习哲学的一个故事。”周俊鸣对他说,“一次刘少奇同志和李先念、陈少敏和我聊天。我问刘少奇同志,老说对立统一,什么是对立统一啊?当时房子里正好有一副对联。刘少奇同志就指着对联说:”你看这就是对立统一。一个上联,一个下联,它是对立的,它们组合起来,加一个横批,构成了完整的对联,这就是统一”。“他这样一说,这一辈子我就记住了:任何事情都是对立的两方面,而且这两方面还是一体的,是不可分的。”(原文摘自《报刊文摘》2010年10月21日第二版)  

读罢此文我想了很久,究竟应该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辩证法有关“对立统一”之论呢?为此,我重新翻阅了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和毛主席《矛盾论》等专著,对照刘少奇所论,周俊鸣所解,感到很难用一副对联之例论定“对立统一法则”。  

先说,刘少奇以一副对联为例解说“对立统一”问题。此说虽通俗,但并不能说明“对立统一”的本质。(即事物自身内在的矛盾的对立与联系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统一而已。说得深一点,即是形而上学的见解。很难使人真实地理解“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实质。甚忽将人们引向简单化、庸俗化的误解。就以刘少奇借对联之说:上联与下联相组合,再加上一个横批,就可成为完整的对联使对立统一起来。按“对立统一规律”是以“统一物分而为二及我们对矛盾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本质。”——列宁语。本来对联是两联为一副,但说不清两者对立中如何统一起来,因此借来“横批”去完成“三者”的统一。这样实际上在形式上已成三者的统一,而不是两个对立面的统一了。这里刘少奇似乎误用了“三段论”认识法。所谓“三段论”即把一个事物的认识分为三项——即为大项、小项、中项。“以一个共同概念联系的两个性质判断句作前提,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句作结论的推理。”“两个前提出现的共同概念叫中项。在结论中做主项的概念叫小项,在结论中做谓项的叫大项。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把小项和大项联系起来,必然推出结论。”摘自《简明社会科学词典》此认识法纯属唯心主义的概念游戏,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毫无关联。  

再说,就学者周俊鸣所解,也并未真解其意,也是形式上的庸解。其只知“事物有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这两方面还是一体的,(并自己加上了一句):是不可分的。”更把事物凝固化了。  

就此,略对列宁和毛泽东同志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学说”,着重地作一些摘录,以供共学。  

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并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解释和发挥。”  

为此,毛泽东同志就遵循列宁所论的基本理论原理作出了《矛盾论》的专著。详尽而周密地论述了:“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并告诉人们,“我们研究这个结论时,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对这些问题,他在《矛盾论》中提出了: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等六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更着重论述了“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问题。”他说:“一切对立成份,因一定的条件,一方面互相对立,一方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这种性质,叫做同一性。”  

同时他并说:“然而单说了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双方有同一性,而能够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样还是不够。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的事物的互相转化。这是说,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去了,向着它的对立面所处的地位转化去了。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个意义。”也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最难解,也最重要的哲学问题。也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者与唯物主义对立的根本问题所在。  

最后略说:关于“学习”,在战争年代的当时,人们缺乏理论书刊,也无更多时间坐下来学习理论,就一些高级干部亦然。但作为中央高层的领导同志,相对地说因工作急需,还是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寻取必要的理论书籍,进行废寝忘食的刻苦学习。在此问题上,毛泽东就是我党的学习典范,他的大量革命理论和实践的著作,也都是在炮火的硝烟中著成的。许多高层领导也在仿效。  

而当今在毛泽东同志《矛盾论》一书已发表七十多年的情况下,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其基本论点大有所识,当然也有些人好像至今无知。这也该成为“故事”了。可作为刘源上将军,却不加思考地、盲目推介“父亲刘少奇说《对立统一》之论。”其情与“唯物辩证法之对立统一的本质”相去甚远。登在报刊上必然贻误青年。此“故事”如本人误解,那就应该登报纠正,挽回影响,否则是对“其父刘少奇的贬损。”而又用于指导军科院的工作,也将会必然至成失误。  

我只是一名普通老兵,哲学理论更是门外汉,就作为一点建言供探讨吧!  

                 亦   兵  

                            2010年11月23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