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逆差与外汇储备
贸易顺差、逆差与外费储备
当今时代,无论是在经济论坛上,还是在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以及所有与经济贸易有关的话题都要说到“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外费储备”。我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政府工作人员。不懂经济,也不会经济走势分析,更不懂全局考虑。目前我看了几本关于经济的书,在这里信口雌黄的说几句。
书上所谓贸易顺差无外乎就是,出口大于进口,卖出去的东西比买进来得多。贸易逆差就是进口大于出口,也就是买进来的东西比卖出去的多。无论是卖出去多还是买进来多,本身并不能表示赚不赚钱。外费储备,我个人蠢想也是为了便于贸易、调节贸易而预留的一部分活动资金。因为世界货币是美元和欧元,不能不储备一点。同时储备也可能有股票一样的功能,可以逢高就抛逢低吸纳。如果是这样,也是为了赚钱。也不知我这样理解是不是正确。
贸易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如果不是为了赚钱我卖东西干嘛,我有买东西为何?我想国家和家庭是一样的,如果我的东西能卖个好价钱,我就会倾囊销售,同时,外面的东西比我自己的都便宜,买了划算,我就买,倾其所有使劲的买,因为我储备的有钱。
当金融危机的到来,美元大幅度贬值,同时就说明人民币相应在升值,这个时候国家还在强调顺差,那我们不是卖一回亏一回吗?美元一贬值,我们如果利用外汇极大限度的扩大进口,是不是可以赚钱呢。当然进口与出口牵涉到就业等等原因。当你出口利润比原来变小了,外汇又在不断地贬值,这两下的损失加在一起,利润就没有了,我还在出口是不是劳命伤财呢,我们不失业不倒闭,对整个国家利益上来说,又有何意义---白忙活。尽管不生产面临失业、倒闭诸多问题。但可不可以改做其他,中国什么都还刚起步,基本建设也还差得远,比如山、水、林、路等的治理就大有文章可做,况且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同时工业造成的污染一天天患及子孙,这些里面也大有文章可做,还要去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难道最简单的原因就是为了开放吗。开放这些年又真正为中国谋取了多少福利?究竟为老百姓带来了什么?这是个发人深省的问题。改革开放这些年,走是走出去了,我们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一个领域是可以站上世界舞台的。引也引了进来,就是把中国变成了世界最大的加工基地,变成了三废的排放地,污染在我国,利益大部分被外国拿去了(现在的老百姓,不管买什么东西,都提心吊胆,怕有毒)。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把赚来的那些钱用来治理全国的污染,还不一定够,还不一定能返回到七八十年代的蓝天白云,小溪潺潺,流水清清、捧手可掬的样子。
在我的家乡,七八十年前有一户陆姓人家,祖祖辈辈都是给人当长工、做佃户,为人忠厚老实,省吃俭用,通过两三代人努力,机会来了,我们附近有一家地主翁死了,他家的地种不完,就拿出来卖,相当便宜,陆姓人家就倾其所有,卖猪卖牛,还把自己的女儿送去给地主家当一年丫鬟,倾其所有的储备就买了二十亩地。这一年日子过得清苦,当家人说:“我们苦一年就可福及子孙,咬咬牙就过去了”。一年过后他家就不差吃的,两年过后,他就送自己的儿女读私塾,最多的读十年,最少的也读了六年。解放后由于他的地只能自给,便不是地主,他的儿女们也个个有文化而成为社会重用之才。直到现在,家业兴旺,福寿绵绵。乡下人尚可如此考虑,国家是不是也应认真考虑。终观古今,就统统是富人买东西,而贫困人卖东西、卖儿、卖女。中国不穷(从某种意义上说,外汇储备几大万亿,),何不能买?还要努力扩大出口,产品卖了还好。怎么连矿产资源也卖了?那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基业啊!卖完了,我们的子孙怎么过日子?国家经常讲可持续发展。那么我们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哪里,我们安生立命之本在哪里?几万亿美元、欧元的外汇储备,随着欧元/美元的每贬值一次,我们就损失一次,最终可能要失去一半甚至更多,那是我们仅有的一点血汗钱啊,那是卖儿卖女存下来的,就这样被一次一次的洗去了,不知当局怎么想。我们哪有那闲钱装坐犁(方言:本身就没有钱,还请个木匠再装一个犁,放在那里当备用),我们还有那么多的事没有做。比如环境的治理,山水林路的治理,就没有怎么起步。不妨说以下两个事实。
一·路的问题。好多乡村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老百姓还过着肩挑背背的日子,农民一年四季面朝黄土背朝天干农活,才能过个基本的日子,,他们中间还有大部分人,一年难得进一趟县城,因为到一趟县城交通不方便,要一两天时间才到得了。花费也大,既花钱又费劲。这些事情比比皆是。现在的城口,还有好多比这还难过日子,他们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有米饭吃,平时绝大部分时间只有玉米,红苕、土豆,生活的很凄苦,当一少部分人在日进斗金的时候,他们却在为一日三餐而发愁。网上有一则笑话:说一个云南人在深圳打工,小伙子长得漂亮,就谈了一个女朋友,过年的时候,女朋友想去他家,就问怎么走,他说,首先火坐车两天到昆明,从昆明坐一天的车到大理,再从大理坐一天的车到我们县城,再从县城坐三天牛车就到家了,这女孩就没去,朋友也告吹。这本是笑话,但也是在现实生活客观的存在着。这些年来交通也没根本改观,就以一亿美元一公里路计算,把那些外汇储备拿来搞交通也可以修它几万公里了,也不至于让小伙子的婚姻告吹。
二·绿化的问题。现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树木缺乏,光秃秃的一片。如果拿这些外汇储备来治理沙漠,植树造林,让沙漠变绿洲,让荒山穿衣服,减少水土流失,减少荒山石漠化,这样既改变了环境,多出了土地资源,同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好的平台,而树木本身也是荫及子孙的可再生资源。同时也刺激和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现在强调多赢,这才是真正的多赢。林治好了,山也变绿,水土流失就少了,山就不会石漠化,沙漠变成了绿洲,北方就不会有沙尘暴,全国也不会有不旱就涝的恶劣气候。到处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环境变好了,赖以生存资源也随之而增加。这才是千秋大业。
就是这两件事情,要真正做好,就要一两代人的不懈努力。如果做好了这两件事情,窃以为,才真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其他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其实这也是根本的,似慢实快的方法。
中国人有句俗话:“生意不会做,本钱是师傅”。拿着自己的血汗钱,放在那里,眼睁睁的看着他缩水,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高招。当然国家的高瞻远瞩,远不是平民所能理解的。更可能我所说的,是每个人都早已想到的,并且比我想的更周全,只是不愿说,而我在这里瞎咋呼,可算是不伦不类,也权算是抛砖引玉吧。
2011年7月25日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