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变化,很是忧虑
中学语文教材发生重大变化,多篇经典文章被剔除,新增内容引发广泛讨论。删除原因涉及政治、社会影响,引发对教育改革方向的担忧与质疑。
各地语文教材变化:
剔除:《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雷雨》《南州六月荔枝丹
》《陈焕生进城》《廉颇蔺相如列传》《触龙说赵太后》《六国论》《过秦论》《病梅馆记》
《石钟山记》《五人墓碑记》《伶官传序》《项脊轩志》《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
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牛郎织女》
新增:蒙田的《热爱生命》、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余华的《十八岁出
门远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蔡元培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杜甫的《咏怀古
迹》、柳永的《望海潮》、苏轼的《定风波》、辛弃疾的《水龙吟》、戴望舒的《雨巷》、卞
之琳的《断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教育是政治经济的一部分,为什么要删除这些文章呢,因为“血馒头”让人会联想到现在
的医疗改革;“阿q”们继续阿q才能和谐;“刘和珍”们是左派啊;“陈奂生"们“屯里有米,橱
里衣”,抽空还可以进城卖农副产品,这与我们现下宣扬的“黑暗的30年”不一致啊;“五壮
士”们影响中日关系啊;“鲁智深”们影响社会稳定啊;“朱德的扁担”已经没有官员愿意去
挑了。
很赞哦! (1029)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