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人民怎样才能善待自己?——读容桂宏《我的母亲》

火烧 2010-08-11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文章通过《我的母亲》探讨人民如何善待自己,讲述母亲的苦难与坚强,展现革命历史与孝义文化,启发后人传承美德。

人民怎样才能善待自己?

——读容桂宏《我的母亲》

银蛇蜡象

   

  

  

  茂名孝子容桂宏饱蘸沙琅江的日月精华挥就的传记文学作品《我的母亲》,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秦村的人杰地灵,曾掀起了如潮好评。作品里的主角母亲王英是一个极平凡但又具有英雄气质的妇女,作者说“母亲的苦难、坚强、善良、刚正不阿的精神伴随并激励着我,使我自强不息”,因此,母亲深为作者爱敬。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表达对母亲的孝义,警醒年轻人,懂得母亲这两个字的真正含义和分量,以启迪后人——让天下母亲美德长存,愿世界儿女尽孝母之义。  

  

  “母恩难忘”。然而,怎样才能善待母亲,说到底是一个人民怎样才能善待自己的问题。  

  

  母亲是南中国边远农村的一位极其普通的劳动妇女。她诞生于辛亥革命后,一直活到九十年代中,经历了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镇反、合作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她和亿万人民一起支持了革命,她是一位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来人民革命历史的老人。  

  

  她是一位平平凡凡的善良母亲。她先后生下过十个孩子,在黑暗和战乱的年代,有六个孩子不幸饿死或病故,十二岁的桂春更惨死在日寇的枪口下。她爱孩子,捧着、呵着心中的小太阳,鼓励和支持他们进步成长。她不仅爱自己的子女,而且爱他人的子女,爱乡亲,爱周围的人。她无私地援助和她一样悲苦的人们,收留孤儿寡母,成全他人婚姻,宁愿挨饿也要献出口粮救人,在穷苦姐妹生孩子的时候,她宁可自己背上阎王债,也为产妇送米送鸡蛋;用自己的胸膛温暖因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边缘的妇女冰冷的身躯,将自己的油盐钱送给别人家的孩子交学费。甚至仁慈地收留曾经投毒害自己的仇人,直至将对方彻底感化。  

  

  她又是一位敢作敢为的英雄母亲。她知道黑暗的社会不会长久,她诅咒吃人的旧社会,她向往革命,盼望共产党早日来到家乡。她积极从事抗日工作,救护游击队伤员,为游击队送情报,怒斥恶霸地主,怒斥伪乡长,敢与伪甲长斗争。在解放战争中,还召集村里一批妇女,把丈夫写的革命标语,趁黑夜贴满了街头巷尾。当受伤的交通员要赶往目的地送情报时,她动员丈夫一起连夜护送他前往,为革命立下了汗马功劳。刚解放,当地主婆试图以小恩小惠贿赂她时,她严词拒斥。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了,推翻了剥削人民“孝义”权的制度。多数人尊严体面的新中国代替了少数人尊严体面的旧中国。母亲才有了自己的名字。分到了土地,成为自己土地的主人。她感觉生命刚刚开始,新社会给母亲带来了生命的春天。母亲更是用心去呵护人民的胜利果实。  

  

  社会主义制度唤醒了人民群众的主人公意识,激发起他们极大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幸福、欢笑、光明和快乐中,母亲积极地参加了土改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她辛勤劳动,为国家的经济恢复出力。她夜以继日地开动纺车为志愿军纺线。她的互助组远近闻名,她本人也是远近闻名的劳动模范。在抗洪斗争中,她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凭着勇气、魄力、坚毅、果断和智慧保住了沙琅江的大堤。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解放后她一次又一次地站出来,跟农村工作中的官僚主义错误作斗争,这是她异乎常人的非凡之处,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和勇气!国家的健康发展突出表现在母亲积极昂扬的精神风貌上。  

  

  “山泥奉献给人们的不仅是鲜花,还有果腹的果实”,默默无闻而又颇多奉献的山泥花是对母亲那种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的无声颂扬。平凡朴实却体现着中华民族最优良的品德,母亲是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中国劳动妇女中的一员,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和优秀之花!  

  

  在历史受到歪曲,人民遭遇不公的时下,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和如画的笔墨,如描如绘地刻画、歌颂了这一位可钦可敬的伟大母亲和那一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有着十分珍贵的认识价值。  

  

  滔滔沙琅江,问江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从娘胎娩出,我们从历史走来。尊重母亲就是尊重历史,善待母亲就是善待革命,这位老人,这段历史是值得我们去接受、继承的。至于孝母。由于社会上对“孝”争议纷纭,这里采用“善待”这个词代替。  

  

  母亲是谁呢?陈毅元帅说,“他(人民)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共产党的领袖也常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而雷锋又说“我把党来比母亲”,殷秀梅唱“党啊,亲爱的妈妈”。其实,人民群众既是儿子,又是母亲,既是善待的施与者,又是善待的接受者。  

  

  父慈子孝,母慈子孝,人民内部讲究平等,既然“善待”是双向的,就可以把善待理解为现代歌曲中唱的双向的“好好爱我”,或是毛泽东主席说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现代社会应该讲爱,一个爱人民的人才是大孝之人,人民的安危冷暖要时刻挂心上。  

  

  所以,善待母亲说到底就是善待人民,怎样才能善待母亲就是人民怎样才能善待自己。  

  

  怎样善待母亲?母亲含辛茹苦,言传身教,培养作者成为成功人士,作者以自己的成功和三十多万字的“母亲颂”回馈母亲,并且声明:我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我的母亲”。孝义之举,一时传为美谈。  

  

  然而,中国人民怎样才能善待自己的题目就大得多,难得多。作者也喟叹:当今社会,一个“孝”字难写。  

  

  都说“孝”是物质上、情感上的关爱和关注。行“孝”包括爱惜自己,对子女的抚养和对父母的赡养,这些都需要有物质基础。但是当今,人民没有人去善待了,钱都不知道去向何方了。现今社会重利轻义,拜金主义盛行,人性削弱,仿佛已回到从前。  

  

  王英母亲看不到,今天呀,今天怎么样?  

  

  三十年前潘晓“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大讨论启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之端,到汶川地震范跑跑的“母亲也不救”,客观上起着主流人生观的导向作用,诠释了当今社会冷酷的客观现实。  

  

  我们来看看乌有之乡论坛郭松民的文章《政府应该为谁做“孝子”?》吧:“湖北省广水市政府为海峡对岸的连战先生当了一回孝子贤孙:投资人民币一千三百余万元,对连先生的先祖北宋连舜宾的陵墓进行了修复。但是,广水市“仅特困学生就有4200多人,孤儿170多人,无人供养的学生94人。”“因怀疑自己患上绝症,担心花费巨额医疗费,给家庭增加沉重负担,湖北广水籍一名女子在武汉市东西湖区荷包湖农场一深水塘投水轻生”。  

  

  再看另一则消息,《南京63岁老妇当街脱裤 用裤子抽晕交警 》,“昨天下午1点左右,在南京市中央门立交桥下,一名骑电动三轮车的女车主张某,因骑反道违章带客撞到一骑自行车行人。交警六大队的一名交警赶来处理事故要求暂扣车时,该女车主突然脱掉裤子,用裤子抽打交警,直至将交警打昏在地。”当观者请老人穿上裤子时,老人说“我不穿,我怕哪个?我63岁的老太婆怕哪个,我大儿子要靠我老太婆养,我怕哪个?”执法者动辄没收、毁人财物,绝人生计。行同旧社会的警察,军阀作风令人深恶痛绝!  

  

  有一个最奇特的孝子,想方设法把老爹弄进监狱安度晚年,因为“老家太穷”。广州这个改革开放的前沿又爆出新闻,孝子劫持人质筹钱救病母。当穷人靠抢劫尽孝的时候,这个社会对谁尽孝了?  

  

  桩桩件件,足见当下中国人民生存状况之艰危。  

  

  亿万农民工颠沛流离,田地荒芜胡不归。因被欠薪跳楼跳桥的报道不绝于耳。下岗失业人员既是儿女又是父母,儿子要父母下岗而且不让争论,视父母为地雷阵、蠢猪笨狗,必欲毁灭之而后快。私有化、雇佣劳动制度更是万恶之源。当年王英母亲还为曾经投毒害过她的人着想“他回来了,地没有分给他,他怎么过日子”。可是有人为下岗失业者想过吗?离开了生产资料,没有生活来源怎么办?“满负荷工作制”,超时加班自愿论,精英主义的“二八法则”肆虐,劳动者工作有尊严吗?体面吗?退休金双轨制违背天理人伦。把社会保障改为社会保险,取消人民公费医疗、合作医疗、福利房、全民基本免费教育、公平可靠养老的社会保障体系。幼儿园、学校、医院等等都产业化。未涨工资先涨物价。世博会把转基因食品列为有毒食品,禁止食用,专家也不食用,凭什么偏要平民百姓去吃?  

  

  老诗人李瑛看到生活在云南乌蒙峡谷中的贫困山民饥寒交迫,写了《饥饿的孩子们的眼睛》,“他们的眼睛/和他们空空的碗/……静静地望着我/从我的骨缝直刺进心窝……”这类人惊醒过来悔之晚矣!  

  

  只见广州机关幼儿园的“皇子皇孙”们每年人均享受政府财政补贴2万元的孝敬。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普世价值”的月光永远也照不进寻常百姓家。  

  

  三十年过去了,“人民既得利益”悉被“擅自变更”。人民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他们能有多少“物质基础”去相互善待?只有健康的社会才能培育出健康的民风,在公平缺失,民生凋敝的社会,人民如何善待自己?人民的尊严和体面不能靠别人赐予,必须靠提高政治觉悟自己争取。只有通过斗争才能争得善待自己的权利。马克思说过,“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去争取”。  

  

  王英母亲的斗争就很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她对国家,对集体始终抱着主人公当家作主的态度。她为钟书记、梁书记的换批撤职想不通,时时担心生产队的年景,为盲目冒进的生产运动着急,更反对虚报产量。她大声疾呼:“我们不能骗共产党呀,共产党是最讲实事求是的!”  

  

  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人民群众。要建立领导要看群众脸色的民主制度。王英母亲一再斗争并且取得胜利,是因为当时有纠错机制,当时许多人在提出正确意见被采纳后会得到重用。1973年,毛泽东主席收到李庆霖同志反映下乡知识青年生活困难的信件后,当即回信,“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并且马上安排“统筹解决”。  

  

  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没有这种权利,劳动者的工作权、休息权、受教育权等等权利,就没有保证。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首先就是劳动者有没有权利来克服各种敌对势力和它们的影响的问题。人民自己必须管理上层建筑,不管理上层建筑是不行的。我们不能够把人民的权利问题,了解为国家只由一部分人管理,人民在这些人的管理下享受劳动、教育、社会保险等等权利。  

  

  什么时候能够坚持正确的,及时纠正错误的,我们的事业就前进。什么时候官僚主义占了上风,不受监督,就出问题。官僚主义统治的时间越长,革命损失就越大,人民就越痛苦,党和政府的威信就越下降。母亲当时可以批评,不断批评,大胆批评,而且批评奏效,足见当时是鼓励批评,比较民主的。当时提倡“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政策的好坏对错,底层的百姓感受最深。当我们党的具体领导在实施政策过程中出现偏差时,母亲随时挺身而出。无怨无悔,实事求是,头脑清醒,敢说真话。这份正气和勇敢使她在村里赢得很高的威信。最感人处莫过于她在一种压倒的潮流面前无惧无畏地说出真话。土改时,工作队有人把对革命有大功的十一嫂当地主婆来斗,王英上台抗辩,并找县委书记评理。大跃进时期,她敢于指斥浮夸风,不怕引起干部忌恨。她多次跟官僚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维护了村民的利益和党的威信。  

  

  本书作者桂宏也传承了这一美德。困难时期,桂宏眼见救济粮被扣,乡亲们只能每天得到一两粮,惨不堪言,于是毅然提笔上书地委,为民请命。当其时,母亲不是劝他明哲保身,而是夸赞他:“桂宏懂事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本书作者桂宏为数千农民工,数百业主和材料供应商,坚持以公天下对抗私天下的“海外花园”官司,像一颗明星升上南粤维权斗争的天空。  

  

  在现今社会,能够通过个人奋斗扬名声,显父母的毕竟不是很多。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条件参与“竞争”,他们只能通过集体奋斗,进行集体“竞争”。王英深深懂得,“砸碎这个旧社会光靠一部分人不行,要靠大家”。要以集体的竞争改变生存地位,要靠全体人民,经过斗争优化社会制度。有可以依靠的组织就依靠组织,没有可以依靠的组织就自己团结起来。农民没有了农村的生产组织。农民工靠单枪匹马闯荡江湖面对社会单打独斗,环境异常险恶。路,靠走路的人自己蹚出来。  

  

  在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身上,集中而又强烈地体现了中国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身上的许多传统美德,如勤劳、勇敢、仁慈、善良、诚实、忠厚、宽容、大度等等,处处都闪耀中华民族美德的光辉,其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对当前在苦难中抗争的中国人民无疑还有很深的启迪作用。  

  

  沙琅江滔滔汨汨的河水,流淌着英雄母亲的伟大精神;三大河轰轰烈烈的涛声,激励着有志晚辈的不息斗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