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性”催化腐败,学术腐败
史无前例“文革”,已被党、国家、人民所否定。“文革”虽然已过去数十年。作为“文革”的重灾区“航天”,大多数“派头头”,骨干斗士筋疲力尽休息、长眠了。但“派性”阴魂未散乌烟瘴气笼罩“航天”,权力(5)、权力(6)相互较劲牛顶,权力(5)、权力(6)坑壑一气与学术交媾融合合一,滋生腐败,学术腐败、学术造假。不学无术遗老遗少们还利用手中权力拉帮结“派”,挑动 “派性”排他,合我意则拉,违我意则打。例:一院有位尚工同志勾心斗角不择手段你死我活争名夺利。老一代航天人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独立自主(向前苏联够得A1似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V2)开创的航天事业遭到实质性伤害,后果不良。难以创新,难以再辉煌。
航天事业已经历58个春秋应该有所作为或大有所为。但依然是守成大于变化,从模仿到模仿,模仿也难{自1991年向前苏联购买12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近日(2014年11月)才称之模仿 “成功”,长达23年},再买再模仿,囫囵吞枣,难以消化。低水平的重复与简单的线性放大长期困扰“航天”。发现地球引力、电阻定律是伟大的,重复验证地球引力、电阻定律是初中生试验台上的玩意儿。自认模仿也为“创新”,出现“豆腐渣工程”、“烂尾工程”。更可悲的,将重复国外否定试验奉为至宝,投入巨额经费且以创新允许失败而终了。使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困惑,感到受骗。人民的血汗不清不白的流向何处?
究其原因,违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是党的领导集中体现,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从而失去党的领导,导致用人不当,例违规评定职称自1988年以来从个别、少数到群体愈演愈离谱。评定职称不谨是激励措施,更是用人之道,使用人才的评判标准。如:一院炫耀声言“有1000多位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年龄在31-33岁之间(2013年)。根据国家和航天部评定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的标准,其核心条件是获得或等同国家级三等奖以上成果,才可能评定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请问!有多少位符合此核心条件?拔苗助长,东倒西歪,枯萎夭折,既不中看也不中用,违反科学发展规律。又如: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有位“章同志”大专学历,职称外语考试不及格,在攻关某项目时“章同志”不会也不懂如何查阅本专业国外文献资料,某指标暂时达不到设计要求,“章同志”失去信心,认为不行。脱离去从事失败的方法。在某指标超过设计要求时“章同志”竟然谎称此项目第一完成者,竟然评定为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享受政府津贴,这就是航天人才呐,合法性在哪里?伪造,篡改。是不符合1988年、也不符合1991年国家和航天部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的条件和享受政府津贴条件。偏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还能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就南辕北辙了。
从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必然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已不能适应国内外形势要求。学术腐败、学术造假是糖衣毒药,无疑是自杀。关系到航天的命运和前途,还自吹自擂“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是当前“航天”的拦路虎。首先要消除拉帮结派、消除“派性”,增强党性,对顽固坚持“派性”要处理。团结广大群众,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治理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的根本策略是恢复健全的学术共同体,首先要有真正的同行评议制度,评议人不再是行政的附庸,而是学术共同体的代表,不仅保证职称评定的质量的关键环节,更是保证用人之道,实现“科教兴国强军”的先决条件。只有切实做到评定职称制度公开、透明、民主、科学。把评委,被评定职称者业绩成果公布,按国家和航天部评定职称条件独立审核,如评定研究员必须获得或等同国家三等奖以上成果才可进行投票,否则不合法,从程序到实体违规。评定过程置于同行,群众有效监督下,方能阻断私相授受的链条,而用所谓“投票通过”、所谓“保密”(不公布评定名单),实质掩盖腐败、造假,造成既成事实。长此以来“航天”从独立自主演变成购买模仿、停滞、甚至落后的事实。还谈什么“科教兴国强军”?拿什么去回答钱学森之问?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坚持反腐败、反学术腐败、反学术造假。深化改革提高效率,优化结构,建立研制体制新常态。才可能走出模仿、停滞、落后周期,或赶上世界水平。要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争气,实现“中国梦”。
张 良 201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