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孙子情报分析方法与毛泽东情报分析方法比较研究

火烧 2009-09-25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本文对比孙子与毛泽东情报分析方法,探讨其共同点与差异,强调情报分析需结合客观事实与主观能动性,对现代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摘 要]孙子与毛泽东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二人对情报分析方法都有比较深入地研究。本文从探讨孙子情报分析方法与毛泽东情报分析方法的共同点、不同点以及启示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情报分析既要尊重客观事实,又要合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又要有新的突破。

  
  《孙子兵法》堪称世界第一部军事谋略学,不但产生历史最早,而且军事谋略思想最为精深,在本书中多处包含了对情报分析方法的运用,值得后人借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情报活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情报分析的科学方法,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他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第一次提出这个情报分析的“十六字诀”,揭示了情报分析研究的思维规律。孙子与毛泽东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他们在军事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在情报分析方法上,不仅体现了继承性,又突出了各自不同时代的特征。
  
  一、孙子情报分析方法与毛泽东情报分析方法的共同点
  
  (一)孙子与毛泽东都十分注重情报分析工作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其中情报分析方法是其情报思想的精粹。例如,在第一篇《计篇》中孙子提出要对情报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要“经之以五事”,即对“道,天,地,将,法”这五大方面的情报综合分析,然后对敌我双方“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七个因素进行了全面比较,“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在第六篇《虚实篇》中又提出了四种敌情分析方法:“作之”、“形之”、“角之”、“策之”。可见孙子对情报分析方法的重视。
  “指挥员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做出计划——这是军事家在做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的计划之前的一个整个的认识情况的过程”。在红军时期,毛泽东规定每打下一个县城,要把报刊、书籍都尽可能带回来,以便作为行军打仗时的参考之用。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同志对情报分析在整个情报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二者有共同的哲学基础
  孙子与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在他们的军事理论著作中蕴含着重要的哲学思想,在情报分析过程中都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军事辩证法。孙子的唯物主义观点一方面体现在孙子的情报分析方法中孙子提出了要“经之以五事”即对“天”、“道”、“地”、“将”、“法”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天”是指“阴阳、寒暑、时制也”,是自然的天不是神化的天,这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在毛泽东的十六字诀中,强调客观世界的事物是复杂而具有多种属性的,我们要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以客观物质世界为基础,对外界事物和各种情报进行分析和研判,这正是毛泽东同志情报分析方法唯物主义观点的体现。
  在孙子与毛泽东的情报分析中还灵活地运用了军事辩证法。不论是孙子提出的“作之”、“形之”、“角之”、“策之”的敌情分析方法,还是毛泽东提出的“十六字诀”情报分析思想,都体现了用联系、全面、发展的观点观察、认识战争,进而把握战争规律,获得战争指导上的自由权。
  
  二、孙子情报分析方法与毛泽东情报分析方法的不同点
  
  (一)二者的情报分析方法的形成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
  毛泽东对孙子的情报分析方法虽然有继承性,但是二者的情报分析方法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有其各自的特点。
  春秋时期,战争连绵不断,中国逐渐由奴隶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诸侯国内部统治阶级这个集团与那个集团之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大大小小的战争从未停息过。战争锻炼了军事家,也凝聚了军事理论。孙子的情报分析方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毛泽东军事情报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思想体系中属于第三层次和分支思想。毛泽东情报分析思想的形成也有一定的时代背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了失败的惨痛教训,深刻认识到:没有革命的军队,便没有革命的一切。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和特点就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于是,在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其他的武装起义。1928年5月4日,我党第一支自己的军队一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成立,并建立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从此,我党便进入了工农红军的创建和土地革命时期。我军军事情报工作也随着红军的创建逐步由下而上建立起来。作为我军最主要的缔造者和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随着革命斗争的实践和需要,其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便逐渐产生,作为其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情报思想也随之逐渐产生,情报分析思想也应运而生。
  (二)毛泽东情报分析方法的新发展
  毛泽东情报分析方法在继承了孙子的情报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发面:
  1.哲学上的发展
  毛泽东情报分析方法与孙子情报分析方法虽然都体现了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和军事辩证法,但是毛泽东在借鉴了前人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毛泽东军事情报思想是对中国革命战争中侦察情报实践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有关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情报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情报分析研究的“十六字诀”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认识论相统一。毛泽东提出的“十六字诀”反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意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法,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具体化。
  2.时代上的发展
  毛泽东同志在更高层次上抓住了“彼”“己”之间本质的联系。他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从战争敌对双方所处的历史条件、地形条件等多方面入手,对战争进行整体把握,进而全面地认识、分析研究敌对双方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文化的、
  心理的等诸多因素与特点。
  
  三、比较孙子、毛泽东情报分析方法对现代化信息战争的启示
  
  (一)用二者的情报分析方法指导现代化信息战争
  在高技术局部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中,隐真示假的情报相当普遍。在海湾战争中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军实施连续38天的突袭,然而,被摧毁的伊军指挥中枢、导弹发射架、机场、坦克等80%是假目标。事实给我们以启示,在高技术和信息化的战争中坚持情报分析“十六字诀”的原则,坚持用孙子的情报分析方法来指导现代化信息战争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运用正确的情报分析方法,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情报,保障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和作战指挥,从而保障部队打赢未来任何形式的战争。
  (二)对二者的情报分析方法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
  首先,孙子与毛泽东的情报分析方法对信息时代的战争人仍具有指导意义。例如《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中孙子提出要对情报进行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要“经之以五事”,即对“道,天,地,将,法”这五大方面的情报综合分析,然后对敌我双方“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七个因素进行了全面比较,“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在信息时代的战争中,虽然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手段使情报侦察系统实现空间的立体化,但是我们对天气、地理环境、人员、作战规律等的综合分析仍然是情报分析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因此,前人经验的总结或多或少会对我们的军事情报分析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第六代战争对情报分析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并不意味着照搬照抄。在新的第六代战争中,起决定作用的将不再是规模庞大的陆军部队,不是核武器,而是精确制导的常规突击武器和防御武器以及新物理原理武器。由此可以看出,在第六代战争中,情报分析一旦失误,决策者错误的发动了战争,那么带来的损失和危害将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分析人员要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指导下建立新的情报分析系统,以寻求在立体战争中发挥优势,以实现更好的为情报工作服务。以上我从三个方面对孙子情报分析方法与毛泽东军事情报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情报分析既要尊重客观事实,又要合理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又要有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张晓军:《武经七书军事情报思想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袁德金:《毛泽东军事思想教程》,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俄〕弗•伊•斯里普琴科:《第六代战争》,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