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对中共党史第二卷的一点质疑

火烧 2011-07-28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质疑中共党史第二卷将血统论对联归为破四旧引发行为的描述,指出其不符合历史事实。强调血统论对联早于破四旧出现,且未被中央文革肯定,而是遭到批评。

  关于文革初期的“血统论”对联《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件事,在中共党史第二卷(以下简称新党史)中是这样描述的:

“八月中下旬,北京的红卫兵冲出学校,走向社会,开始破“四旧”…….一部分红卫兵以血统论相号召,狂热地鼓吹《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迫害被认为是“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和青年,……。  

这些由破“四旧”引发的行动得到了林彪和中央文革的肯定和赞扬。”

新党史的上述描述把狂热地鼓吹《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列为由“破四旧引发的行为”之一。由于“这些由破“四旧”引发的行为得到了林彪和中央文革的肯定和赞扬。。“所以,也就等于“血统论”对联得到了“林彪和中央文革的肯定和赞扬。”  

新党史这样的描述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第一个要澄清问题是:“血统论”对联是“破四旧”引发的吗?

“破四旧”是8月中下旬才开始的,而“血统论”对联早在7月底就产生了。试问还没有发生的“破四旧”如何能引发“狂热地鼓吹《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迫害被认为是“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和青年,“这样的行为呢?  

第二个要澄清问题是:“血统论”对联与其引发的行为属于“破四旧”范围吗?  

“血统论”对联涉及的范围主要是学校,对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和青年的迫害也主要发生在学校特别是在一些中学。而“破四旧”运动则是在社会进行的,抄家行为的矛头指向是”黑五类”分子本身,而他们的子女并不是主要目标。  

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来看,“血统论”对联与“破四旧”都是根本不同的两件事。  

由此可见,把“血统论”对联列为“由破四旧引发的行为”之一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第三个要澄清问题是:“血统论”对联得到了中央文革的“肯定和赞扬”吗?  

中央文革对“血统论”对联的态度根本不是“肯定和赞扬”,而是在对联刚一出现就提出了批评意见,请看历史事实:  

7月29日,北航附中的红卫兵贴出了一幅对联:
上联:老子英雄儿好汉
下联:老子反动儿混蛋
横批:基本如此  

8月1日,北航附中的红卫兵们将这些对联分别贴到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北京的高等院校内。  

8月2日清晨,陈伯达接见红卫兵代表,对“对联”提出批评,指出这副对联的意思是“不全面”的,认为“老子反动,只要儿子是革命的就要团结他”,陈伯达建议将对联改为“父母革命儿接班,父母反动儿背叛  理应如此”。  

8月6日,江青在天桥剧场关于对联的辩论大会上反复声明同意陈伯达的意见,矢口否认了对对联的支持。  

在大量的关于文革历史文章中对此都有类似的描述,尽管在具体细节上有些出入。  

有文章说,江青在7月27日一次会议上对对联表示了支持。我认为,即便这件事是真的,也不能证明新党史上述描述是正确的。因为早在“破四旧”运动开始前的8月6日江青就改变了对对联的看法,由支持变反对了。因此不能说在“破四旧”运动中江青支持“血统论”对联  

综上所述,中央文革最先对“血统论”对联进行批评这一事实,是不容置疑的。  

  “实事求是”是党史研究的生命,构建在虚假事实基础上的党史研究,无论逻辑多严密,观点多正确,终究也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