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推动中国“社会透明”前行等5则
动车追尾事故损害中企形象
动车惨剧警示“安全大于天”
动车事故撞痛中国增长模式
中国必须正视道路安全问题
微博推动中国“社会透明”前行
参考家园 2011-7-28 17:52:13
【香港《南华早报》 7月27日报道】题:网民利用微博就列车惨剧向官员施压
动车追尾事故损害中企形象
参考家园 2011-7-28 17:58:21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7月26日报道】题:中国未留意铁路安全警告(记者贾米勒·安代利尼发自北京)
动车惨剧警示“安全大于天”
参考家园2011-7-26 15:05:35
“一味追求速度”遭诟病
数年来,国内外专家一直警告中国说,中国的高铁网络正在驶向灾难。
然而,一味追求速度的中国铁路部门忽视反对者的意见,坚持认为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最终能使列车时速达到500公里——相当于小型飞机的速度。
这种勃勃雄心在23日晚浙江省发生动车相撞事故后严重受挫。事故现已造成至少39人死亡,另有约200人受伤。
一直有迹象表明,中国在努力实现到2020年新建高速铁路达到1.6万公里以上的目标之际放弃了安全。
此外,许多专家认为,高铁建设速度太快。铁道部还在制定建设标准,而承包商已开始铺设铁轨。在中国,建设300公里高铁只需要两年时间,而在其他国家则需要10年时间。
一名运输问题专家24日指出:“中国应停止一味追求速度。放慢速度会更安全些。我的汽车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但那并不意味着我会以这样的速度开车,对不对?”
【韩国《朝鲜日报》网站7月25日报道】中国动车事故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时速达350公里、号称全球最快的武汉至广州高铁在过去一年里发生了8起大小事故。本月1日开通的世界最长的北京至上海的京沪高铁也在一个月内因各种事故连停6次。
中国高铁事故大多因雷击和暴雪等引发电力供应中断而发生。另外,自动运行保护系统和运行控制系统等安全行车保护装置也常出故障。专家说,中国高铁动车虽然速度称霸世界,但安全装置落后。
【台湾《联合报》网站7月25日报道】北京一再宣称,大陆高铁速度超越日本新干线,超过欧洲,还要输出高铁,但管理和技术跟上了吗?用“大跃进”思维搞出的中国高铁奇迹,虽速度不差,但安全呢?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7月24日报道】中国的高速铁路系统在规模上位居世界第一。该高铁系统多年来备受争议,原因包括,其设计抄袭了欧洲和日本的技术,以及该国曾以创纪录的速度铺设轨道。
周六发生的事故给公众的印象是,这是国耻。
安全事故频发引关注
【日本《读卖新闻》7月25日社论】题:中国高铁轻视安全性酿成惨祸
中国引以为傲的高铁列车脱轨坠落桥下。惨剧之中,车身上的“和谐号”字样格外令人叹惋。
因雷击停驶的列车遭后发车辆追尾造成了这起事故。不得不说,中国对安全行驶的管理存在重大缺陷。
高铁开发承载着中国的国家威信,中国还计划向美国等外国出口高铁,这一事故对高铁的出口战略造成的打击之重可想而知。
居住于中国的外国人士、海外游客、商务人士都可能乘坐中国的高铁。以此次事故为契机,中国应对各线路列车和运行系统的安全性进行彻底检查。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24日报道】题:中国严重火车事故引发安全疑问
周末在中国东部地区发生的火车事故让该国民众更加觉得,安全的重要性而今已让位于蔚为壮观的基础设施建设。
除此次重大事故外,中国近来还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公共交通事故。22日凌晨,一辆超载的长途客车在河南省境内起火,导致41人死亡。
本月早些时候,北京某地铁站自动扶梯突然出现故障,导致一人死亡、约30人受伤。7月以来,中国多个城市有4座桥梁发生垮塌、断裂。
为显示对公众持续增加的不安情绪的关切,中国政府周六发出政令,要求加大努力,防止出现重大伤亡事故。
【日本《朝日新闻》7月25日社论】题:中国必须彻查高铁事故原因
人们对高铁安全隐患的担忧变成了现实。
事故原因在于列车本身出现了问题,还是信号和控制系统发生了故障呢?原因尚不确定。中国政府似乎急于恢复动车运营,但它更应该全力查明事故原因。
在中国,因忽视安全而发生的重大事故屡见不鲜。
22日,河南省发生一起严重超载的双层卧铺大客车突发大火燃烧的事故,造成41人死亡。动车相撞事故发生在中国政府发出“进一步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通知不久后。
中国在各个方面迅速推进技术革新,对国内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次事故反映出在应用新技术上操之过急的危险。
中国政府必须与日欧等国合作对事故进行彻查,确立安全第一的基本理念。如若不然,人们不仅会怀疑交通领域存在安全隐患,甚至会对各个领域的技术安全问题产生担忧情绪。
【路透社香港/北京7月25日电】周末中国发生的致命火车相撞事故让人们对该国快速发展的铁路网的安全性产生了担忧,并可能影响中国出口高速铁路技术的计划。
上海证券的分析师杜军(音)说:“这次事故可能会对高速铁路技术的出口产生影响,因为海外客户显然会对质量和安全问题产生怀疑。然而,在他们查明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之前,下结论为时尚早。”
【《日本经济新闻》7月25日报道】对于一直在推进高速铁路网建设的中国政府而言,浙江省发生的动车相撞事故无疑带来了巨大打击。中国政府希望推动实现高铁出口产业化,但今后将不得不作出战略调整。
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超过8000公里。今年6月底,连接北京和上海的1300多公里高速铁路开始通车。中国政府计划到2015年建成1.6万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
中国高速铁路自2007年开始采用“自主研发”的“自动停止系统”。
不过,由于中国高速铁路发展速度过快,国内不少人开始对高铁的安全性能提出质疑。一位前铁道部干部指出:“中国高速铁路运行技术较为欠缺,这一点让人不放心。”部分中国媒体也指出高铁运行管理系统存在问题,质疑“为何后续列车未能收到前方列车突然停车的通知”。
6月底开通的京沪高铁在最初两周内发生了三次紧急停车的情况。运行安全管理系统可以说是高速铁路的生命线,如果这一方面存在问题,那么高铁出口产业化的梦想必然渐行渐远。
【美国《时代》周刊网站7月24日报道】题:致命撞车事故增加了人们对中国高速火车的担忧
中国发展高速铁路网速度之快引起了一些西方人的嫉妒。但最近数月,中国引人注目的、加速发展的铁路建设失去了一些光彩。今年2月,负责雄心勃勃的高速铁路建设的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遭免职,随后因涉嫌腐败被捕。
早些时候,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开通的高铁饱受断电和其他故障的困扰,使列车晚点,乘客被困在车厢之中。专家说,这些麻烦不足为奇, 是正常的小问题,在新铁路线等任何大型复杂系统的运行中都会不时出现。但如果23日的撞车事故有何启示的话,那就是:中国铁路系统面临的麻烦远比发展初期的困难要严重得多。
动车事故撞痛中国增长模式
参考家园2011-7-27 15:49:14
铁道部长出面道歉
【路透社北京7月26日电】据中国国家媒体今天报道,中国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已下令对铁路运营进行两个月的安全大检查,同时为23日发生的造成39人死亡的动车相撞事故道歉。
这是中国政府在动车相撞事故引起网民如潮评论之后,为平息民众的愤怒而作出的最新努力。此次动车相撞事故是该国自2008年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铁路事故。
盛光祖说,铁道部已命令铁路部门官员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深入运输一线,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安全大检查将以高铁安全和客车安全为重点。
23日的动车相撞事故,引起人们对中国快速发展的高铁网络的担忧。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26日报道】中国东部两列动车发生严重追尾的路段已恢复通车,当局正力图安抚公众对安全及事故处理的担忧,以及对备受关注的中国高铁系统未来命运的不安。
投资者周一纷纷抛售香港和上海股市与中国高铁系统有关公司的股票,反映了公众对这次灾难后果的普遍担忧。
中国铁道部已就此次事故公开致歉。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多数人对有关部门的处理“非常不满”。部分民众猜测,有关部门正试图掩埋列车残骸以掩盖事故发生的原因。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说,因为事故现场下面是一个泥潭,令施工很不方便,所以把车头掩埋了,便于抢险。
【日本《产经新闻》7月26日报道】针对动车追尾事故,中国有关部门急于清理现场,将尽早恢复通车置于查明事故原因之前。这种善后方式在网上引来批评,日本专家也称“实在难以置信”。
中国有关部门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尽早平息事态,以为此次事故“画上句号”。然而,此举可能适得其反。
事故发生不到一天半就恢复了通车。这种行为招致外界的强烈指责,被指“过于轻视事故原因调查了”。
中方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了通车,还掩埋了事故车厢。日本专家纷纷指出,从查明原因和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角度看,这种善后处理方式令人担忧。
负责日本铁路、航空和船舶事故调查的运输委员会官员大仓正义对此提出质疑:“就调查事故而言,头等大事是保护现场。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掩埋车厢)的。”
对2005年福知山线脱轨事故负有责任的西日本铁道公司的一位员工说:“在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后,竟然在尚未落实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便恢复了通车,实在令人惊讶。”
追尾谜团仍待澄清
【日本《朝日新闻》7月26日报道】题:为什么会追尾?
为什么后续列车会与停在前方的列车追尾?中国有关部门强调事故系雷击引发的“天灾”,但越来越多的人质疑这是由管理和运作失误引起的“人祸”。
最大的谜团在于为何自动控制装置未发挥作用。该装置的作用在于,发现与前方列车的间隔等出现异常时立刻使运行车辆减速直至停驶。
有些日本官员甚至怀疑“动车司机可能关掉自动制动系统,对列车进行了手动操作”。人们还注意到当天的列车运行出现了混乱。根据时刻表,追尾的D301次列车本应行驶在前,该车司机可能为赶时间被迫进行了异常操作。不少乘客表示,该列车在未减速的情况下直接与前车追尾。
有人指出,中国高速铁路网迅速发展,但人才培养没跟上。中国媒体曾报道一名高铁司机的事迹,提到当时一个德国教练强烈主张必须学习8个月,而这位中国司机只用10天就学会了驾驶高铁列车。
【韩国《朝鲜日报》网站7月26日报道】题:韩专家提质疑:中国动车事故令人费解
就中国动车事故,韩国铁路专家指出:“只有驾驶员和调度员全部失职,同时系统故障严重,才会发生如此罕见的事故。本次事故按常理无法解释。”
估计驾驶员和调度员在列车紧急停车时,根本没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交通研究院铁路研究室室长李载亨(音)说:“火车停下后,驾驶员应把情况通报给控制站,如车载电话不通,也应用手机紧急联系。但估计当天根本没采取这些措施。”
有分析认为,总调度中心的指挥也让人无法理解。总调度中心对动车运行情况随时监控,一旦列车突然停车,就会命令其他车停下。如果说这次驾驶员在全然不知的情况下按原速行驶长达25分钟,就证明调度中心根本没采取任何措施。如雷击时所有电源都中断,列车从雷达上突然消失,无法确定准确位置,调度中心就会通知所有列车中断运行并查明原因,但当时没采取这些措施。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7月25日文章】题:中国列车相撞之谜
中国高速铁路上的列车致命相撞,再次引发了对于铁路网络迅速发展过程中的腐败与安全监督的质疑。
这起事故也成了一个腐败的象征。铁道部前任部长因涉嫌腐败被捕。有人指责高铁系统建设材料以次充好。网上把这次灾难与管理不善联系到一起。这起事故可能会促使党的领导人重新关注廉政。
急于赶超酿成悲剧
【韩国《朝鲜日报》网站7月26日报道】题:高铁事故暴露中国“超速增长后遗症”
“日本新干线以240公里的时速运行40年后才将速度提高到340公里,而中国刚开始就以300公里的时速运行。这种操之过急的做法酿成了悲剧。”25日,一名旅美中国人在微博上发表了上述言论。
中国国内外普遍认为,此次事故是中国一味追求“世界第一”而酿成的悲剧。中国2004年开始开发高铁,2009年就在试运行中将最高时速提至近400公里,并为这一速度而自豪。
在一味追求“世界第一”的同时,安全被抛之脑后。发达国家虽然开发出时速达四五百公里的高铁,但考虑到安全和经济效益,还是以300公里的时速运行。中国非常清楚这一点,却不当回事。
中国在其他领域也表现出“世界第一强迫症”。伦敦花150年构建地铁网,上海只用了15年。北京在很短时间内蜕变成摩天大楼鳞次栉比的现代大都市,但郊区还有很多村子连自来水和下水道都没有。
香港媒体称:“原本没有时间观念的中国人现在变成世界上最急躁、最没耐性的人。”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院院长姚树洁说:“当今中国就像世界最大的暴发户。暴富的速度很快,但发展的质量太差。”
【日本《朝日新闻》网站7月26日报道】中国网上的帖子称,动车事故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中国急于成为世界第一,甚至不惜以安全为代价。一个帖子写道:“对普通百姓来说,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没有任何意义。”
据报道,铁道部前部长刘志军曾吹嘘说:“中国高铁总里程居世界首位。高铁技术最为完备,高铁性能最强,速度最快,目前在建里程也最长。”
【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7月25日文章】导致重大伤亡的追尾事故让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安全缺陷暴露无遗。中国的高铁,尤其是其快速完工投入运营的速度,让中国人感到骄傲。
关于其安全性的质疑也在“高速”增多。追尾事故很遗憾地证实了这种质疑。中国已开始重新考虑高铁建设计划,放慢发展速度,提高安全性。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7月26日报道】花旗银行预计,中国动车追尾事故可能成为中国增长模式的转折点,此次事故对官员们而言是个惨痛教训。
花旗银行称,中国政府可能会有意放慢GDP增速,在长期高速发展后把经济增速逐步稳定在7%至8%,并花更多时间解决高速发展带来的问题。
中国必须正视道路安全问题
参考家园2011-7-28 17:51:12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7月27日文章】题:中国道路安全问题构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