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要会说“家常话”
文章强调领导干部要掌握说家常话的能力,用民众听得懂的语言沟通,提升影响力。结合历史案例,指出领导干部需注重语言表达,实现理论与实践统一,增强群众共鸣。
大学课堂上,许多教授专业功底深厚,传道授业,高屋建瓴,然而学生们虽然高山仰止,却往往不明就里,甚至昏昏欲睡。受学生们欢迎的,是那些用生活的语言讲专业的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讲起来深入浅出、厚积薄发,如涓涓细流,激情流淌,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令听者“仰着嘴、张着嘴、瞪着眼”,陶醉其中又深受启迪和教益。
领导干部亦是如此。要想动员群众,凝聚力量,引领风气,改造社会,很重要一个基本功就是会说“家常话”,即民众听得懂,听得进,记得住的话。
毛主席学识渊博,却注重说话深入浅出,他说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支持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自己的人搞得少少的!他还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而邓小平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等,都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在老百姓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然而,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却不大会说话,被批评为“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人说话,给顶了回去。”究其原因,是他们不会讲实事求是的话,不会讲能说服人的话,不会讲与时俱进有生命力的话,说到底,就是不会讲“家常话”。要想讲出水平、说出道道,就必须关注群众的切身感受,就必须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统一,善于用事实说话,用形象说话,用思想说话,让语言平易而精彩,让思想朴素而深刻,让感情真挚而充沛。唯有如此,才能使人得到思想的启迪、形象的感染、情感的熏陶。
相关文章
- “领导干部要更加亲民”等杂谈三则
- 从“林则徐赴任”说起
- 好书记都是“晒”出来的
- 领导很忙:女市长研究班“很受用”?
- “因势利导”是领导干部的必要素质
- 人民群众怎么才能批评领导干部?
- 人民日报:领导干部不能全盘否定下属失误 致影响事业
- 领导干部应当走下神坛
- 领导干部要做好“年检”
- 群众期盼:领导干部要好好学“习”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