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从当年的“到江河湖海中去游泳”到今天的“严禁下湖游泳”

火烧 2011-07-1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对比过去提倡游泳与现今禁止下湖的转变,探讨自然水域安全问题及青年体能下降,反思教育方式与政策影响。

从当年的“到江河湖海中去游泳”到今天的“严禁下湖游泳”  

——漫话45年前毛主席畅游长江的壮举  

江渚渔夫

1966年7月16日,毛主席已73岁高龄,以无产阶级革命家大无畏的气概同滚滚长江波涛搏击了两个多小时,并向全国青年发出了“到江河湖海中去游泳”,“到大风大浪中去经受锻炼”,“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号召。

毛主席一生喜欢游泳,除了黄河没去,长江、湘江好多大河大湖都去游过。“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多么豪迈的气概!为什么毛主席敢于藐视各种艰难困苦,和从小就直接和大自然搏击练就的坚强意志不无关系。为此,他老人家才向全国青年发出“要到江河湖海中去游泳”,“到大风大浪中去经受锻炼”,“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号召,其意义除了让青年掌握一种野外生存本领外,也提高了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在自然江河湖海中游泳毕竟有几分危险的,这是游泳池中绝对体会不到的。记得那时每年7月16日,全国各地都要组织群众到所在地的江河湖海中去游泳。笔者所在地市领导也总要举行横渡蠡湖(太湖内湖)的活动。所以我们那时生长在江湖边的男孩没几个不会游泳,不会游泳的男孩会被取笑的。笔者地处太湖湖滨,以前每到夏天,总要去太湖湖滨游泳,那时太湖湖滨设有湖滨浴场用木桩把浅水区和深水区分开,基本上一直很安全。而且那时学游泳基本上都是到自然河里去学的,很少到游泳池去的,那时到游泳池去游泳是一件很奢侈的事。那时到了夏天,无论是学校还是单位都要组织游泳活动,也很少发生溺水身亡事件。

可惜的是,现在自然河道大都严重污染无法游泳,又都是独生子,加上政府再也不提倡“到江河湖海中去游泳”,笔者所在地太湖湖滨现在到处张贴“严禁下湖游泳”,但是年年有人下水游泳,当然也有溺水身亡者。作为政府无视民众的需求,一方面游泳池人满为患,一方面不利用自然资源为民众创造一个纳凉消暑的场所,而是一味采取堵的形式,今年别出心裁地在湖边种满水葫芦以防止人们下水,就是铁了心不让人们“到江河湖海中去游泳”。理由是湖底情况复杂,深浅不一危险,不适宜游泳。既然可以种这么多水葫芦,为什么就不可以花些力气把湖底整治一下,也象以前一样设置深水区、浅水区,再配以救生人员,这种利民之举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怕出事故,怕负责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种事对政绩有害而无益。

毛主席培养后人的方法是先从人类基本生存能力做起,比如“到江河湖海中去游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继而鼓励青年勇于参加三大革命实践,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今我们培养后人的方法似乎只要会考试,能拿文凭,学校里不要说夏天组织游泳,平时连正常的体育课都可以挤掉,现在的学生体能大多不如父辈,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鄙视体力劳动,更不用说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再也不提倡“到江河湖海中去游泳”,所以会出现09年10月发生在湖北荆州地区的轰动全国的大学生救落水儿童而溺水身亡的事件,那么多大学生没几个会游泳。我们现在的青年人面对大自然是这么的无能,野外生存能力如此之差。我不知以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接班人如何去参加国际竞争,如何肩负民族复兴的重任。更有什么资格去指责毛主席的“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进取精神为只知道整天“斗”、“折腾”?开国领袖培养后人的方式及深远意义岂慎小谨微的平庸之辈能领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