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宋鸿兵再推出《货币战争2》再掀货币霸权争夺战?

火烧 2009-09-03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宋鸿兵推出《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深入解析300年欧美金融势力演变,揭示银行家族对历史事件的影响,引发对金权网络的广泛关注。

宋鸿兵再推出《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
再掀货币霸权争夺战?

(2009-09-01)

● 黄涓
【书市走一回】

  中国财经著作《货币战争》自2007年问世后,连续两年在华语世界掀起销售热潮,此书并被翻成多种文字,在其他语文地区亦引起注目。此书的畅销,为冷门的华文财经书籍创下销售奇迹。三年不到,宋鸿兵日前又推出新作《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参阅5000万字 梳理金融业关系

  宋鸿兵在《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自序透露,他以三年时间阅读了上百部各家族史、各国经济史、各类文献、地图、杂志、报纸、网络文章等,总阅读量超过5000万字,从中梳理出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同时还包括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得出了世界“17个主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图。

  宋鸿兵自认为《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的“信息量是第一本的10倍以上”,其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200人以上。他说:“这两本书的逻辑完全能够自洽,大量史实相互印证,许多重大历史谜团都会有一个合理和统一的逻辑支撑。”

  先说《货币战争》之所以能够风行一时的原因,其中重要因素是,宋鸿兵对某些财经现象和事件做出了准确预测,例如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所面临的次贷危机就如书中所料。宋鸿兵甚至还列出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市场“崩盘”的“引爆时间表”,而后来美国真的爆发次贷危机,印证了书中预言。

  但《货币战争》也引来不少争议,甚至有人指出《货币战争》有篡改历史,误导读者之嫌。该书引起争议的其中一点是,评论者指出,《货币战争》将美国史上所有总统的遇刺事件,全归结为国际银行家争夺“货币发行权”的阴谋,有难于叫人采信之处。

  《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就如书名,谈的是“金权”,书中时间跨度300年,阐述欧美金融势力集团的“形成、发展、排挤、冲突、联合与制衡”。

德国:国家银行家的发源地
  书中第一章就指出德国是“国际银行家的发源地”,也是“国际银行家最密集的出产地”,而“这张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金权网络实质上在操纵、掌控和决定着欧洲错综复杂的国家内政外交、战争与革命、政权和阴谋。从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强势崛起、德国统一进程、1848年革命、丹麦危机,到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无不与这张法力无边的金权网络息息相关。历史也在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之际惊心动魄地演绎着。”
英国:

金权的制高点

  第二章指出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英国银行家终于发现了信用的秘密,预期成为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为后盾,英国的金融能量被高倍放大。信用革命、工业革命与商业资本主义全面结合,财富创造达到了前所未见的惊人程度,终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强大的日不落帝国”。

  作者认为,躲在帷幕后的17个英国私人银行家族在英国史上控制英格兰银行运作,甚至到1946年英格兰银行国有化之后仍是如此。其中的突出代表就是巴林、罗斯柴尔德、施罗德家族。他们掌握着英国乃至欧美各国债券发行的金融渠道,垄断着世界资本与信用的流动方向。在取得庞大财富后,他们逐步影响政府外交与内政决策,甚至“私下挑动国家争端,大力扶持军事工业,两边下注资助战争,上下其手挑动政变,里应外合打理战争赔款。”

法国:两大集团金权割据

  说到法国,作者说,在法国史上,主要的银行家族分成两大势力集团。一派是清教徒银行家,他们多来自瑞士,这些家族从18世纪后期开始兴起,他们是法国大革命幕后的积极推手。当革命发展脱离他们的控制时,他们又开始支持拿破仑掌权以便“恢复社会秩序”。拿破仑以同意他们建立法兰西银行作为自己上台的对价,纵容他们全面控制了法国的金融系统。

  法国另一派金融势力是19世纪初崛起的犹太银行家族,其中最主要的家族包括罗斯柴尔德、福尔德(Fould)、斯登(Stern)、沃尔姆斯(Worms)等。在犹太银行家的内部也存在激烈的竞争,其中主要是罗斯柴尔德为核心的私人银行体系与贝列拉、福尔德代表的法国动产信贷银行这一股份制创新的模式之争。

美国:金权的“圈里人”

  宋鸿兵认为,美国“没有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商业资本主义时代就已经完成的原始资本积累,也没有欧洲大陆几千年创造出的市镇、乡村、港口、桥梁、公路等基础工程的家底,这是一个几乎永远都无法满足其胃口的资本与人力需求极度旺盛的市场。”

  书中也指出,19世纪美国崛起国际银行家族,最为眩目的就是犹太国际银行家族,这些家族包括:赛利格曼(Seligman)、贝尔蒙特(Belmont)、希夫(Schiff)、库恩(Kuhn)、雷波(Loeb)、沃伯格(Warburg)、斯佩尔家族(Speyer)、雷曼(Lehman)、高曼(Goldman)和赛克斯(Sachs)。
  但他也指出,这些“圈里人”家族有个显著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全部都来自德国。宋鸿兵说:“如果我们说今天的华尔街90%的金融权力都掌握在犹太银行家的手中,那么这些家族就是他们力量的根源。明白了他们的来龙去脉和相互之间的人脉关系,我们才能对今天所发生的金融海啸和其他国际金融动向有一个基本判断。”

  本书或许有一些看法值得读者思索,书中如此说:“金融从诞生之日起,其本质从来就不是空洞虚幻的理论探讨,而是冷酷精确的情报实践。金融家的境界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上寻找、发现、捕捉套利的机会。金融家的最高境界则是创造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上干扰、欺骗、迷惑其他参与者的思维与判断,从而制造套利的机会……”

  又说:“仅有财富是不能熄灭超级富豪的渴望和贪欲的。相反,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利用自己丰沛的财富,以及这些财富带给他们的影响力去攫取更大的权力。此种权力之盛,是早年间的暴君和专制者们连做梦都不敢想的。这是一种支配世界的权力,不仅支配世界的财富,也支配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